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述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蚕桑生产的发源地,相传黄帝正妻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蚕桑文化成为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分支,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之中一条绵延不断的溪流。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现蚕、桑、丝等象形字,青铜器物上铸有蚕形图像,并发现有平纹素丝和菱形图案的丝织物遗迹,周代丝绸生产已有较大发展,据《尚书》的《禹贡》记载,当时中国九个州中有六个州都有丝绸贡品。《诗经》305篇诗歌中,有27篇与蚕桑有关,《大雅》《秦风》《魏风》《卫风》中均出现有关桑、蚕及丝绸的诗句。《孟子》中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话,《史记》则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和“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等,这些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公元前11—公元前4世纪),黄河中下游流域蚕桑事业已相当发达。

秦统一中国后,农业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蚕桑生产发展迅速,逐渐向南传到长江流域,以至闽、粤一带,向西传至川、滇。云南气候良好,种桑养蚕自然条件优越,一年可多次养蚕,至唐代云南已有较发达的养蚕业,并能缫丝织锦,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今洱海以东有丝、麻、布幅七寸,正月蚕生,二月熟。自曲靖州至滇池,人水耕。食蚕以柘。蚕生越二旬而茧,织锦缣精致。”但那时云南的丝织技术相对而言仍然落后,《蛮书》十卷记载,直到太和三年南诏从四川掳掠巧儿及女工,才使云南纺织绫罗的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保山蚕业历史回眸

保山蚕业历史悠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对云南永昌郡有如下记述:“哀牢地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说明西汉年间保山种桑养蚕已很普遍。据《华阳国志》记载:“孝武帝时通博南山,渡兰沧水、浑耆溪,置嶲唐、不韦二县。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对此,《保山县志续编》也有记载,并且说:“吕氏宗族原为大商贾后裔,自能将其生产知识贸迁技能流传到边疆,为生存计。即当辟土种田,栽桑养蚕,置机纺织,积之又久,本地哀牢人亦渐习之,并推而广之。”

据《史记》载,西汉年间保山已是四川经云南进入缅甸、印度,古称“蜀身毒道”,今称“西南丝路”上的一个重镇。保山、腾冲是这条西南丝路的必经之地和物资集散地,栽桑养蚕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东汉时保山蚕桑已很发达,《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永昌郡“土地沃腴,(有)黄金、光珠、琥珀、翡翠、孔雀、犀、象、蚕桑、锦、绢、采帛、文绣”。另据《云南古侠书抄》之三载,永昌“郡特好蚕桑”。

至唐宋时,保山蚕桑及加工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云南纺织工艺远溯及东汉,《后汉书》云:哀牢土地肥美,宜五谷蚕桑,知染彩文绣……云南纺织当唐文宗时已能仿效内地矣。”由于南诏从四川掳掠众多巧儿及女工,使云南纺织绫罗的技术突飞猛进,惠及永昌,所以旧时出产的干崖五色锦、保山永昌绸、大理赵州丝,以及滇缎曾驰名于世。

清朝年间,永昌丝绸产品甚多,质地堪与川丝媲美。除供本地自制作绫罗产品外,大量运销印度、缅甸及南洋、中亚和西亚各国。因此,龙泉门外易罗池南,建有“丝花会馆”。而腾越是邻邦缅甸入滇的主要门户,也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口岸,分别建有江右会馆、西秦会馆、南京会馆、三楚会馆、云郡会馆等,为贩运丝花客商聚会之所。

清光绪甲辰年(1904 年),永昌府开办蚕桑学堂,附设织染科。据民国《保山县志稿》载,永昌府彭继志莅任后,除创办中小学堂外,更推广蚕桑学堂,并于南北教场及四面城埂蓄桑十余万株,又于板桥镇光尊寺后山,饲养山蚕。又据《腾冲县志稿》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迤西道秦树声同知江蕴琛开办蚕桑学堂,设蚕桑局,作为试办并电由黔省购桑蚕种子,由蚕桑局种植桑树数千株,私人种植亦扶疏成林,并从江苏、四川购进蚕种试验推广蚕桑。

1911年10月30日,云南昆明爆发了响应辛亥革命的“重九起义”,成立“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清末在提倡养蚕种桑的基础之上,军都督府大力提倡种桑养蚕。

清末民初之际,保山蚕桑曾经历了一段较好的发展时期,当时城区偏僻之街巷和广大农村中栽桑养蚕比较盛行,男女老幼皆养蚕,可谓“家家有蚕室,人人重农桑”。当时在保山有诗云:“三月清明蚕女忙,黄丝卷卷喜登场,纨绔怎知稼墙苦,食衣之本是农桑。”当时国外丝绸价高,刺激了种桑养蚕事业的发展,保山坝子几乎家家种桑、户户养蚕,全县总产量为1600余驮,多数被实业公司收购。

据民国时期的统计资料,民国初期保山年产蚕丝 200 担左右,1917—1919 年间,永昌地产茧量达9600余担,仅1919年从腾冲海关登记出口的“永昌丝”就有500驮(约2.5 万公斤)之多。此时保山、腾冲的商业贸易往来中,绸缎行、丝线行也较活跃,据《腾冲县志稿》记载,腾冲街市商店绸缎行有 26 家,丝线行有 8 家。“永昌丝”则是保山大宗土特产品,1922年出口蚕丝3000余公斤,总值5万银元,境内自用者尚不在内。

1920 年,云南从上海引进缫丝机缫丝织绸,首现机器缫丝厂。那时全省已有 45个县栽桑养蚕,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的绥江、永善、镇雄、丽江以及滇西的楚雄、大姚、巍山、弥渡、保山等县,产茧量达到 3000 余担,最多的保山县(现为保山市,后同)达到 800 余担。民国期间,保山实业所曾组织生产永缎、永绸等丝织品,据 1924 年出版的《云南农业概况》)记载:“保山、腾冲、龙陵县均有桑树,仅保山就有20万株,年产茧30万斤,产丝3万5千斤,茧丝产量居全省之首。”

1930 年,云南省建设厅派慎士豪到保山兴办蚕桑产业,在保山城下水河两湖会馆、金刚庵旧址(两湖会馆西面)设蚕桑指导所、蚕丝公司和蚕茧收购站;当时曾经大力推广饲养家蚕改良种,替代传统土种,农民养蚕交售蚕茧和蚕丝,由蚕丝公司收购和经营。据《云南经济》记载:“1934 年云南实业厅调查,保山县育蚕户数达 1952 户,有桑46750株,年产丝6745斤,育蚕户和产丝仍居全省之首。”

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为大力发展蚕桑,云南省政府颁布《推广栽桑养蚕奖励办法》,令全省执行。《龙陵县志》(1937年版)记载:“龙陵素号瘠区,所产有限,……除非推广蚕桑,讲求林业、木棉、桐、茶之类……以救济贫困而增富强。”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国民党中央行政院专门拨款 30 万元作为云南培育桑田经费,当局在蒙自草坝建立了260余亩的苗圃,播种桑籽13担,育出桑苗3000余万株。另在昆明、保山等地也有不同规模的桑苗圃。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出版的《云南农业概况》记载,当时保山有桑树20万株,腾冲有桑树4万株,龙陵有桑树3000株。

抗日战争时期,江、浙、川等省行家迁来施甸银川一带兴办蚕业,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沟埂河畔零星种植实生桑,指导妇女养蚕缫丝。养蚕主要以缫丝经营为目的,部分做成丝棉被,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远销镇康、耿马等地,并出口缅甸。

20 世纪 40 年代后,由于战争的持续影响,并随着四川丝、改良丝的大量输入,永昌丝大受打击,不能畅销。当地桑蚕业多为土种土法,质劣价低,加工粗糙,多用于绣花线及补制渔网,蚕农养蚕又受高利贷剥削,蚕农无利可图,桑树遭到大批砍伐,蚕农弃蚕不养,蚕桑破坏很大,仅有少数农户保存零星桑园,据 1952 年统计,保山仅有桑树25760株,鲜茧产量3060公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山蚕桑业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政府把蚕桑列为一项富民强国的农副业生产来抓,鼓励社队群众积极栽桑养蚕,发展永昌丝绸业,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保山蚕桑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80 年代和 90 年代,保山曾数次掀起蚕桑发展高潮,但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冲击,政策改变、机制束缚、技术制约和市场波动等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蚕桑产业出现了4次较大的起伏。高峰时桑园逾万亩,低谷时仅剩数百亩,保山蚕桑历经坎坷,默默的东河水见证了保山丝绸厂从蹒跚学步到意气风发,以及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落寞。

进入21世纪以来,保山市委、市政府立足特色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对蚕桑产业重新布局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农民主动,强势推进,蚕桑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良好态势。

(一)起伏徘徊时期(1950—2000年)

1.第一次起伏(1950—1960年)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云南全省仅产鲜茧 250 吨,为了鼓励和扶持蚕茧生产的发展,1952年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政策指导下,保山专署曾几次召开蚕桑工作会议,号召农户利用现有桑树养蚕,积极缫制蚕丝,支援国家建设,增加农业收入。

1953 年至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保山专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初级农业合作化,蚕桑种养走向集体生产。1956 年以后,陆续办起社队蚕场和养蚕专业队,桑树纳入植树造林计划,专区及县设有蚕桑领导和技术指导机构,农业、外贸部门协作,并连年招用部分蚕桑辅导员,帮助宜蚕地区发展蚕桑生产。广大农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运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桑园和劳动生产率,蚕桑业得到恢复发展。1952年全专区仅有桑树2.57万株,蚕茧总产量仅3060公斤,到1956年全州(保山并入德宏州)蚕茧产量增加到 2.83 万公斤,其中保山县 2.53 万公斤,比 1953 年的 2246 公斤,产茧量增加 10 倍。1956 年保山县国营蚕丝厂建成投产,1957 年全州总产量下降到2.35万公斤,仍比1952年产茧量增长7.7倍。

1958年1月10日,中共云南省农业厅党组在蒙自县(现为蒙自市,后同)召开全省蚕桑专业会议,总结“一五”时期蚕丝生产经验,安排“二五”时期蚕丝生产计划,并提出措施和意见,云南蚕桑呈现向上发展的大好形势。

1958 年 5 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全民大炼钢铁,保山坝的大量乔木桑被乱砍滥伐用作柴火炼铁炼钢;1959 年 9 月起,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精神,全区在短时间内就办起了79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生产资料全部为集体所有,禁止个体经营,取消一家一户锅灶,开办了7063个公共食堂,实行“一平二调”“吃饭不要钱”,农民无心养蚕,导致许多桑园被损毁或放荒。虽然 1960 年 2 月12—19日在楚雄州召开了全省蚕桑座谈会,提出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意见,但是此时蚕业生产已遭到严重破坏,1960年全州产茧降至5150公斤,1961年只产了4050公斤,比1956年减产85.7%。

2.第二次起伏(1961—1979年)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农业六十条)实施后,全州从政策上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做法。1961 年 11 月 25 日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发展棉花、麻类、蚕桑和养羊生产,积极解决群众穿衣问题的几项规定》中规定:“提倡社员私人养蚕,房前屋后种桑。有条件的地区,生产队还可划出小片荒山坡给私人种桑。”保山根据省里有关精神,执行每收购 100 公斤鲜茧奖售棉布 667 米和100 公斤化肥的政策。1962 年起恢复按全省收购鲜茧总金额的 3%提取蚕桑改进费,用于扶持发展生产,从而扭转了蚕桑生产下降的趋势。1962年开始,农村工作普遍得到加强,重新开始栽种桑树,县上有蚕桑技术人员,公社有蚕桑辅导员,桑树引进了湖桑良种,蚕种逐渐良种化,蚕茧产量逐渐回升,1963 年保山县产茧 7200 公斤,1964 年保山县产茧 7500 公斤,当年板桥公社赵官大队养蚕获得高产,每张种产茧达到 30公斤。

1964 年 2 月 7 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积极领导发展蚕桑》。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阎红彦带领机关干部亲自动手在省委大院搞栽桑样板,开辟专室养蚕。保山地委、保山县委分别在板桥公社邢家湾、辛街公社杜家大队建设蚕桑示范样板,蚕桑生产先从试验桑园、蚕房中做出样子,然后组织各县、区、公社干部参观学习后,再推广到面上。1964 年 11 月 15—18 日,保山县召开蚕桑生产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辛街公社杜家大队蚕桑样板,提出今后要在辛街、板桥等共11个公社发展蚕桑。

1965 年,保山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发展蚕桑生产的意见(保会农字〔65〕第 20 号),提出今后两三年内发展蚕桑生产,以城关、城郊、板桥、辛街为主,西邑、丙麻、蒲缥等适合发展蚕桑的公社约 50 个,计划栽桑 6.5 万亩,配备蚕桑辅导员 74 人,负责蚕桑技术指导工作。1965年保山县产茧1.25万公斤,占全专区产量的90.6%,养蚕主要在保山坝、丙麻、西邑、蒲缥、罗明等地,其中保山坝和丙麻区的产茧量占全县70%以上。

1966 年 1 月,中共云南省委在保山召开现场会,推广保山地委大兴样板田的经验。1966年,保山县制定出台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提出重点打造杜家蚕桑样板,要求保山县林业工作站以青阳村为蚕桑发展重点,搞好指导;在落实“三五”计划中,计划用桑树绿化荒山,“从山脚到山头,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搞”。

1967 年,保山专区在扶持政策上,主要是实行蚕桑奖售政策,农民每交售 1 担鲜蚕茧,奖售 30 尺棉布(发布票),交售干茧的按照鲜茧的 3 倍奖售,交蚕丝的则为6.6倍。

从1961年起,经过调整,开展多种经营,1963年以后,蚕桑又得到逐步发展,1964年保山地委大办样板田,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以保山、施甸两坝为主,创办较高标准的蚕桑样板,1965 年全区桑园面积恢复发展到 4163 亩,产茧 1.38 万公斤。由于领导重视,样板带动,实行奖售政策,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1969年全地区桑园已经恢复发展到 15984 亩,创历史最大种植面积,产茧 6.38 万公斤,1970 年全地区产茧7.47万公斤,比1961年增长18.2倍。当时保山县、施甸县的蚕桑生产规模和比重已经到了让县、社、队不可忽视的程度。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陷入长期动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使蓬勃发展的蚕桑生产又遭到严重破坏,桑园骤减,养蚕生产下滑,至1972年桑园下降至1万亩,产茧量跌到4.65万公斤。

1973 年 2 月,保山地委在板桥公社召开全区蚕桑生产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地区、县、公社的干部,会议提出要稳住蚕桑生产,要发展蚕桑基地。7 月 26—29 日,保山县召开蚕桑工作座谈会议,参会人员有公社干部、蚕桑专业队的队长、供销社负责人和蚕桑技术人员共50多人。同年施甸县林业局举办蚕桑培训班,培训家蚕饲养技术,这些措施稳住了蚕桑生产,1973年全地区产茧量增长至6.39万公斤。

1974年保山地区行署制定蚕桑发展规划,提出在保山、施甸和腾冲三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1974年,保山县拥有96个蚕桑专业队,专门从事蚕桑生产的人员1370人,养蚕成为重要的社队副业,蚕桑专业队得到发展壮大,当年产茧5.77万公斤。

1976年2月23日至3月8日,地区农业局在财贸学校举办了保山地区养蚕经验交流会,以提高养蚕技术。同年保山地委分别在保山县和施甸仁和公社召开地区蚕桑工作会议,总结各社队发展蚕桑的经验,提出要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调动了各级的积极性。1976 年,保山县养蚕 2226 张,蚕茧产量 5.42 万公斤,有养蚕公社 14 个,养蚕量较大的依次是板桥、辛街、河图和汉庄。1977 年产茧 5.99 万公斤,1978 年全县养蚕2000多张,产茧6.24万公斤,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1979年,保山地区冬春夏连续干旱,对桑树生长有明显影响,加之1978年末修整东河截弯改直后毁桑500多亩,导致蚕茧大减产,全地区养蚕2039张,产茧5.78万公斤,同比减产25.3%。

这期间,蚕桑生产起起伏伏,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变动很大,1979 年全区桑园面积3900亩,比1969年最高峰时的15984亩减少12084亩,减少75.6%;1979年的蚕茧产量,与峰值1970年的7.47万公斤相比,减少1.69万公斤,减少22.6%;但生产水平总体提高,亩桑产茧量提高2.1倍。

3.第三次起伏(1980—1991年)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保山蚕桑产业曾出现积极向上发展的态势。1980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蚕桑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的蚕桑生产领导小组,确定栽桑养蚕要以生产队为主,也可以联队经营,有条件的公社、大队也可以直接办场栽桑养蚕。同时提倡社员家庭栽桑养蚕,并制定了育苗补贴、蚕房建设贷款和蚕茧收购价格提高 20%的扶持政策。1980 年 5 月 9 日,保山地区召开三级干部工作会,地委书记杨善洲提出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并成立了蚕桑生产领导小组。1980年12月3—6 日,保山县在板桥公社召开蚕桑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县、公社、大队的领导干部,县外贸局、供销社、农业银行、丝绸厂、蚕桑技术人员、蚕桑专业队负责人等共 73人;会议提出,搞桑树育苗和新植桑园给予补助,鼓励发展蚕桑生产,新植桑园移栽成活后,经过组织验收,每株桑树补助苗钱 0.03 元;搞桑树播种育苗的,补助 50%桑种钱。在这一背景下,地区茶叶蚕桑工作站、保山县蚕桑技术推广站等蚕桑生产技术专门机构相继成立。

20世纪80年代,地区、县和人民公社各级党委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蚕桑工作,保山地委、行署贯彻落实《全省蚕桑会议纪要的通知》精神,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决定从1982年起,实行交售级内蚕茧1公斤奖售原粮1公斤(1984年又增为 1.5 公斤)的鼓励措施,调动了群众种桑养蚕积极性;地县外贸局、地县农业局、保山丝绸厂、各供销社都有专人抓蚕桑生产,举办示范样板,推广应用了袋接法繁育桑苗、蚕品种良种化、小容积电温催青、小蚕共育、小蚕防干纸育、炕房育等生产技术,试验了大蚕室外育、引种冷藏、方格蔟上蔟等技术,普及了蚕网、干湿计的使用,全面使用漂白粉消毒。全地区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并涌现了一批蚕桑高产典型,如保山县板桥区赵官村余家国、赵光明、赵如意、孙文清四户社员平均亩产茧达到84.6公斤,茧款收入每户超过3000元;施甸县银川公社罗家村亩桑产茧量逼近200公斤,社员何颜伟在 0.38 亩自留地种桑养蚕获得收入 493.8 元的高效益。这些高产典型带动了周围群众,1983 年全区桑园面积达 3857 亩,蚕茧总产 98.6 吨,创历史最高产量,每亩桑园平均产茧25.6公斤,比1979年单产提高1.7倍。

这一时期,保山丝绸工业得到发展,保山丝绸厂所产生丝品远销苏联、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其精纺软缎被面及丝绵被等产品获“云南省优良产品”称号。

1983 年保山撤县建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公社、大队的蚕桑专业队相继解散,原来集体发展的桑园、蚕房被承包到个体农户手上,从而产生了一些蚕桑大户,然而有的大队和生产队采取了简单粗放的办法,把蚕房卖掉,把桑园均分到户,有的农户缺乏技术、劳力、设备而将桑园改种其他作物或丢荒。

1985 年财政体制改革包干到县以后,迫使县级经济工作的重点不得不摆在先抓几项基础较好、税收较多、容易为县级财政增加收入的产业上,使蚕桑生产遭遇较为恶劣的外部环境,地、县终止了蚕桑生产的扶持政策。特别是1985年后,一些部门错误估计形势,盛传蚕茧过剩,收购中出现压级压价,使茧价普遍下跌10%以上,而蚕桑生产资料又普遍上涨,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群众纷纷毁桑,改种其他作物,1987年全地区仅有桑园1237亩,产茧量下降至6.1万公斤。

1988年,因蒙自县草坝蚕种场家蚕微粒子病带毒超标,保山等全省蚕区普遍暴发微粒子病。同时,全国蚕茧收购政策发生重大变化,1988 年 9 月 22 日《国务院关于茧丝收购和出口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紧急通知》及 1989 年 4 月 25 日的《补充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鲜茧收购价格(基价)及其收购标准补正规定,不得擅自更改,以往地方自行确定的“价外补贴”“返利”等各种明目的加价同时取消。收购价格的降低,动摇了干部、群众发展蚕桑生产的信心。至 1991 年末,全区仅零星剩有桑园 749 亩,产茧5.04 万公斤,与 1983 年鼎盛时期相比,桑园减少 80.1%,产茧量下降 48.9%;全区蚕茧产值仅 55 万元,丝绸工业产值 360.5 万元,利税 82 万元,蚕桑业产值和利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甚微,未能发挥出这一优势产业在振兴保山经济中应起的作用。

4.第四次起伏(1992—2000年)

面对严峻的形势,1992年保山地委政策研究室开展了“关于恢复和发展我区蚕桑产业”的专题调研,提出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加强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力量,加快丝绸工业发展步伐,改革管理体制五项对策措施。同年,由地区行署农业区划办公室牵头,制定《保山地区蚕桑开发规划》,提出在“九五”末发展桑园 1.5 万亩,产茧 1125 吨的奋斗目标。

由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了对蚕桑工作的领导,加之 1990 年以后国际国内市场逐步好转,蚕茧及生丝价格上涨,刺激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保山地区桑园面积逐年增加,1993年恢复到1545亩,1994年达到2935亩,产鲜茧78.7吨。同年保山市(隆阳区)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八五”期间全省 25 个蚕桑基地县和 6 个优质茧基地之一。1995年1月,保山市人民政府调整充实蚕桑生产领导小组,由徐洪祥副市长兼任组长。同年 3 月,成立保山市蚕办(保政通〔95〕11 号),之后,板桥、辛街、河图、金鸡、汉庄5个乡镇相继成立了蚕桑生产领导小组和乡镇蚕桑办;保山市政府出台政策(保政发〔1995〕20 号文件),扶持蚕桑生产发展。1996 年,保山市桑园恢复至 7400 亩,年产鲜茧78.7吨。

1996年,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茧丝绸行业形势又出现逆转,茧价下滑,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纷纷毁桑弃桑,此后各级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烟桑矛盾突出。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激流中,保山丝绸厂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最终改制为“保山百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并逐渐停产,蚕茧无人收购,只能转由保山市蚕桑技术推广站小规模收烘,干茧自主经营销往省内周边州市。这一期间,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占毁桑园,而新植桑园却很少,至2000 年 12 月,保山撤地建市,全市桑园仅存 1130 亩,其中隆阳区 980 亩,施甸县 150亩;隆阳区年末产茧43.4吨,蚕茧产值61万元。

(二)大力发展时期(2001—2020年)

2001年1月浙江海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号召入驻保山,注册200万元成立“保山茧丝绸有限公司”,并与保山市(原保山县)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建设5万亩高产蚕桑基地的协议书》,东西部合作发展蚕丝生产。

2001年8月24日,隆阳区召开新世纪首次全区蚕桑生产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7个乡镇和部分村组干部、蚕桑站工作人员,共 80 人。同年 9 月,隆阳区调整充实区蚕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副区长张锭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局,之后各乡镇也调整成立了相应机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2001年11月2日,隆阳区蚕桑基地建设现场会在板桥镇召开,副区长张锭主持会议,代区长杨耀程做蚕桑发展工作报告,到会的有区蚕桑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各乡镇和蚕桑村的领导共120人。同年施甸县恢复发展蚕桑,把蚕桑产业列为发展农村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助农富的骨干产业来抓,当年种桑 1500 亩,全市累计桑园面积达到 2630 亩,养蚕 1900 张,产茧57.1吨。

2002 年 8 月 21—22 日,全国“东桑西移”优质蚕茧基地建设研讨会在保山兰都饭店召开,全国 10 个省市区的蚕桑领导和专家共 100 多人到会,会议由国家茧丝办主办,云南省商务厅、保山市政府承办;会议提出实施“东桑西移”,把云南等地作为“东桑西移”的重点地区,每年投入一定额度的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扶持蚕桑产业发展;会议肯定了隆阳—海宁模式,要求坚持“总量控制、分步实施、配套发展”的原则。10月,隆阳区调整充实蚕桑产业领导小组,由区长杨耀程任组长,区委副书记石明智、副区长张锭、区农业局副局长孙彦任副组长;同年,隆阳区政府安排蚕桑生产扶持资金343.8 万元,并公开招聘录用蚕桑专职辅导员 41 人,培训合格后派往各乡镇负责蚕桑技术指导。2002 年,保山市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新栽桑 6891 亩,桑园累计 9521 亩,养蚕3000张,产茧量首次突破百吨,达到117.3吨。

2003年4月3日,浙江海宁丝绸集团公司与施甸县人民政府签订《2万亩优质桑园建设协议书》,双方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施甸县蚕桑产业。7月9日,隆阳区召开蚕桑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各蚕桑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蚕桑办主任,以及部分栽桑村的干部参会共 100 多人,区委书记刘一丹作报告,区长杨耀程做工作安排,部分乡镇和蚕桑村做了经验交流,会上兑现了蚕桑生产扶持与考核奖惩。按照国家“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原则,保山市蚕桑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国家茧丝办下拨茧丝发展基金100万元用于扶持保山茧丝绸龙头公司,云南省政府把隆阳区、施甸县列为“十五”蚕桑基地县,云南省计委、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安排良种引进,基地建设项目资金 710 万元;隆阳区、施甸县出台隆政发〔2001〕50号、隆政发〔2002〕19号、施政发〔2001〕24号、施政发〔2002〕7号文件,筹措配套资金 600 万元,对农民种桑养蚕给予扶持。保山茧丝绸有限公司投资 180 万元,新建了西邑、板桥、辛街三个茧站,年可收烘鲜茧 400 吨;计划投资 4020 万元、15 组自动缫丝机,年生产 600 吨生丝的永昌丝麻厂征地兴建。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推动了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2003 年,隆阳区 7 个乡镇,施甸县5个乡镇共发展桑园24661亩,养蚕8628张,产茧量实现翻番达到276.4吨;2004年,全市已发展桑园34458亩,有桑乡镇17个、养蚕农户3579户,全年养蚕20153张,产茧 637.4 吨,总投资 4650.23 万元的自动缫丝生产线已落户保山工业园轻纺园区;2006年末,全市发展蚕桑种植面积7.49万亩,涉及蚕桑农户1.6万多户6.7万人,当年养蚕 5.26 万张,公司收购蚕茧 1706 吨,实现农业产值 4209 万元,工业产值 8209 万元,利税1556万元,蚕桑产业成为优势骨干产业和许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6年,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云南省被列为全国蚕桑发展重点省份。同年5 月 23—24 日,为贯彻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会议精神,加强东西部交流合作,推动茧丝绸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国家商务部在保山兰都饭店召开“东桑西移”工程东西部蚕桑基地建设洽谈会,全国有关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茧丝办)的领导、专家共计40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家茧丝办副主任王北鹰到会讲话,会议期间龙头企业交流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蚕桑基地建设的思路、做法、效果等成功经验;中西部地区县市政府介绍在蚕桑基地建设中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成果等典型经验。

2007年4月12—13日,云南省商务厅召开首次全省茧丝绸协调会议,隆阳区副区长在会上交流蚕桑产业发展经验。同年,隆阳区蚕桑生产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支持。2007 年 5 月,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200 万元,在施甸县成立了“施甸丝缘丝绸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业务为蚕茧收烘、技术辅导等。同年施甸县被国家商务部、国家茧丝办列为“国家级蚕桑基地”。

2007年10月,为进一步优化保山市农业产业结构,保山市政府通过认真调研,把发展茧丝绸产业列为继烟草、甘蔗、茶叶之后的又一个新兴重点支柱产业,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保政发〔2007〕147号),制定了蚕桑生产向昌宁县延伸,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蚕桑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等五项措施,明确提出将保山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和在国际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生丝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的发展目标。

200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为加强对蚕桑产业的领导,市级成立了以市政协主席张静为组长的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局长张开位兼任办公室主任;隆阳区、施甸县和昌宁县相继成立了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人员,组建蚕桑产业办公室,积极履行蚕桑生产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督促、产业发展规划、信息提供等工作职责,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把蚕桑产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政府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了《保山市2008年蚕桑产业发展考核办法》,与三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保山市2008年蚕桑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明确了保山市 2008 年蚕桑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发展时限、具体量化考核奖惩标准,同时各县(区)又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层层实行责任追究制。

2008 年,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蚕桑工作汇报并做出明确指示;市人大于3月18日至21日对保山市蚕桑产业进行了为期4天的视察;7月4日市委、市政府在昌宁召开了三大产业现场会;市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组织召开蚕桑生产分析会、蚕桑产业推进会各 4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蚕桑生产工作 11 次;11 月隆阳区人民政府组建 15 人的工作队奔赴西山杨柳、瓦房和瓦马三乡,奋力栽桑,开拓新区。

2008年,围绕蚕桑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保山市政府安排蚕桑产业专项发展资金230万元。昌宁县获得5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扶持蚕桑生产技术推广项目。为确保蚕桑产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昌宁县还制定了桑苗补助、蚕房建设、蚕种饲养、辅导员工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据统计,2008年隆阳区、施甸县和昌宁县共投入蚕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255.1万元,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投入补助资金355万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2008 年,为确保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山市蚕桑产业办组织新植桑区乡、村干部和桑农代表8批956人次到蚕桑老区西邑乡八鸭塘、由旺镇永福村及龙头企业参观学习,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全市建设37块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引路,样板带动作用;全市配备 336 名蚕桑辅导员,抽出近百名农科技术人员包干到片、责任到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举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726期共计4.86万人次,编制发放“种桑养蚕实用技术手册”“小蚕一日二回育”和“大蚕一日三回育”等技术资料5万多份,为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8 年,全市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强势推进产业发展新格局。当年新植桑园4.16万亩,全市累计桑园面积达到13.46万亩,涉及三县(区)31个乡镇、291个村民委员会、1850 个村民小组。全市共养蚕 77556 张,产茧 3000 吨,实现农业产值 6275万元,工业产值 7743 万元。2008 年是保山蚕桑产业的春天,开创了保山蚕桑大发展的新时代。

2009年8月18—19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到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和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调研蚕桑产业,并在保山召开了“全省蚕桑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12 月 31 日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09〕211 号)文件,决定从 2010 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安排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 万元,重点用于扶持蚕桑产业化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连续扶持 5 年。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提振了保山发展蚕桑生产的信心和决心,全市各级投入蚕桑专项资金3261万元,广大干部齐心协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茧丝行业造成的重大影响,当年新植桑园4.31万亩,养蚕6.1万张,产鲜茧2164吨,实现农业产值6200万元。养蚕生产受到农民喜欢,被形象地比喻为“绿色存折”“月月红”“摇钱树”。

2010年,保山的蚕桑产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保山市获得省级蚕桑产业专项发展资金550万元;省委、省政府安排省级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5月10日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一行在市长陪同下,到施甸由旺镇调研蚕桑产业;2010年10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到我市调研蚕桑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保山市委把蚕桑列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市政府、市政协等主要领导不仅多次听取蚕桑工作汇报,而且在规划、动员、种植、饲养、收购等关键时期,经常深入基层、地块,检查、督促和指导,组织召开蚕桑推进会、分析会、总结会和座谈会,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0年,全市共有三个县(区)、33个乡(镇)、312个村、1814个组有32479户农户种桑、11343户养蚕,桑园总面积12.92万亩,全市养蚕61118张,产鲜茧 2013 吨,实现农业产值 7500 万元,与“十五”末相比桑园增 2.04 倍,养蚕量增2.15倍,鲜茧产量增2.23倍,农业产值增5.02倍。

2011年10月23日,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省委主要领导的陪同下莅临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视察茧丝绸加工情况,极大地推进了我市蚕桑产业的发展。2011 年,全市各级继续加大投入,扶持蚕桑产业发展。据统计全年投入资金 3567.48万元,其中省级 950 万元、市级 200 万元、县级 2040 万元、乡级 355.09 万元、其他 22.39万元。投入的资金重点用于基地、核心乡镇、重点村建设,桑苗补助、蚕房补助、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和龙头企业扶持等。

2013 年 7 月 22 日,云南省副省长带领农业、财政、水利、商务等副厅级领导一行,在市县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到施甸县永福村调研蚕桑产业,听取市县领导及永福村支书情况介绍。2013 年保山市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重点是开好了四个会:一是针对新植任务进度较慢召开了全市2013年蚕桑工作推进会;二是针对蚕茧收购与蚕种质量监管召开了全市春茧收购及蚕种管理工作会;三是针对蚕桑产业统计工作召开了全市蚕桑生产统计工作培训会及蚕桑核心乡镇座谈会;四是针对技术创新,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昌宁县召开蚕桑技术现场观摩会。四个会议的召开,及时解决了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了2013年新桑园的移栽质量,加大了蚕茧市场及蚕种质量的有效监管力度,全面掌握了蚕桑核心乡镇、重点村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推进了桑园套种、大棚养蚕等新技术试验示范。

2013 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 18.44 万亩,居全省第四位,养蚕 8.98 万张,产鲜茧4042 吨,实现农业产值 2.82 亿元(蚕茧产值 1.62 亿元,桑园套种及副产物产值 1.2 亿元),全市桑农户均收入 8683 元。2015 年,保山市蚕桑生产砥砺前行,桑园面积首破20 万亩大关,养蚕 10.39 万张,产鲜茧 4696.6 吨;2015 年,养蚕 13.06 万张,产鲜茧5581.6 吨,与“十一五”末相比,桑园面积、养蚕量、鲜茧产量分别增 55.1%、100%和177.3%;缫丝厂和丝绵被加工从业人员近千人,涌现出了一批养蚕收入万元户、百万元乡镇、千万元县区,蚕桑业已成为保山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保山市委、市政府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牵动、农民主动、整体出动”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促进效益提高、产业升级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蚕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蚕桑这一高原特色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是基地建设粗具规模。保山市认真总结过去盲目发展的教训,按照“区域规划、规模发展、打造亮点、建设强乡重村”的指导思想,经过优化调整,2020年全市共有33个乡镇(街道)发展蚕桑业(隆阳区14个、施甸县9个、昌宁县6个、腾冲市3个、龙陵县1个),涉桑村(社区)190个(隆阳区105个、施甸县46个、昌宁县35个、腾冲市3个、龙陵县1个);培育了板桥、瓦房、漭水、田园、由旺、仁和等12个蚕桑核心基地乡(镇),建成左所、长岭岗、乌马、油房、甘塘、四角田、明华、常山、九条沟、永福、查邑共 73 个蚕桑重点村,全市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6.56万亩,其中投产桑园15.45万亩(隆阳区8万亩,昌宁县5.76万亩,施甸县1.59万亩,腾冲市0.08万亩,龙陵县0.02万亩),投产桑园面积居全省第二位;以隆阳区、施甸县和昌宁县为主的蚕桑产业带基本形成,隆阳区和施甸县被商务部列为“国家级蚕桑基地”,昌宁县被云南省列为省级核心蚕桑基地县。另外,腾冲市在团田乡、蒲川乡和滇滩镇发展桑园 1443.5 亩,腾冲市计划到 2021年建成龙江沿岸区域“千亩种桑养蚕基地”,力促形成新的蚕桑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点,龙陵县也在勐糯镇发展种植了500亩桑园。

二是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保山市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多部门列项支持,同时各级政府有效整合资金,先后组织实施了“蚕桑良种工程”“优质蚕茧基地建设”“省力化养蚕技术”“蚕桑高产创建示范推广”“现代农业蚕桑产业体系建设”“自动缫丝生产线建设”和“桑葚干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依靠科技进步,保山引进“农桑14 号”“强桑 1 号”“菁松×皓月”“秋丰×白玉”“华康 2 号”“781×7532”等蚕桑良种进行大规模种植和饲养;全面推广方格蔟、小蚕智能化共育、省力化活动蚕台育、地蚕大棚育;因地制宜实施“桑园合理套种技术”,积极开展桑园“夏伐、早秋伐技术”“桑园黑布覆盖免耕技术”“桑园专用控释肥应用”等绿色防控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大幅度提升了鲜茧的产量、质量和蚕农的经济效益。2019 年,全市养蚕 12.42 万张,产鲜茧5014.7 吨,实现鲜茧产值 1.95 亿元,鲜茧产量在全省排名第三名,鲜茧产值在全省排名第五名;2020年,保山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茧丝绸市场的巨大冲击,全年养蚕9.85万张,产鲜茧3953.6吨,实现鲜茧产值1.43亿元。蚕桑产业已成为保山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产业比较效益凸显,进一步提升了贫困山区农民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按照扶持公司就是扶持产业、扶持农民的战略决策,国家、省市,不断加大对蚕桑企业的帮扶力度,推进丝绸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目前全市拥有4家蚕桑产业龙头企业,其中“保山凯喜雅茧丝绸有限公司”(原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是保山市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昌宁茂盛茧丝有限公司”(原昌宁欣盛恒茧丝有限公司)和“云南林玉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保山海宏蚕种生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已形成年可加工生丝 670 吨、丝棉被 10000 条,产蚕种 30万张,产桑芽茶、桑葚酒、桑葚酵素等桑产品1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

四是脱贫攻坚成绩斐然。近年来保山市采取“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瓦房、瓦马、西邑、芒宽、勐统、漭水、酒房等贫困山区、半山区发展蚕桑生产,开展“造血”帮扶,奠定“乡村振兴”基础,确保“扶得起、稳得住、不返贫”。2017 年至2019 年,全市累计投入蚕桑产业扶持资金 8601.6 万元,其中隆阳区投入 6901.6 万元(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 4413 万元)、昌宁县投入 1700 万元(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1100万元),在“沪滇合作”项目的推动下,全市兴建了46个小蚕共育中心和一大批大蚕房,改善了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调优了种植结构,建成3万余亩优质高产蚕桑基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发展,蚕桑产业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市蚕桑覆盖建档立卡户 6007 户,2020 年隆阳区有 42个贫困村 3213 户建档立卡户,通过栽桑养蚕年增收 2000 余万元,已全部脱贫摘帽,如:隆阳区板桥镇左所村于 2012 年开始种桑养蚕,2019 年养蚕 1006 张,单张产量 38公斤,总产量 38228 公斤,总产值 161 万元,80%以上的农户蚕房内装上了空调;板桥镇西河村从2014年发展蚕桑,累计种植1800亩,2018年卖茧收入达512万元,户均收入超 6000 元;瓦房彝族苗族乡,是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乡,经过几年发展,蚕桑种植覆盖全乡19个村(社区),目前有桑园19297亩,居全市第一,种桑户1630户,其中贫困户1124户,2019年养蚕8006张,全乡实现售茧收入1073万元,户均收入6583元,通过发展蚕桑产业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连片贫困地区瓦马乡通过两年发展,2018年全乡360 户实现交茧收入 348 万元,蚕桑业正在成为全乡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昌宁县勐统镇长山村是全市苗族聚居最多的一个村,该村有303户人家,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79户苗族),2015年以来118户全部种桑养蚕,2018年养蚕收入118.15万元,当年就全部实现脱贫,2019 年该村桑园面积 7000 亩,养蚕 3799 张,鲜茧产值 565 万元;西邑乡依托优质蚕桑基地建设项目,每年举办“云南隆阳,桑韵西邑”为主题的桑葚旅游文化节,吸引了本地和昆明、玉溪、大理、临沧等州市的游客 2 万余人,蚕桑系列产品直接销售收入 150 多万元,把蚕桑产业由传统单一的养蚕功能向集种植、加工、生态、旅游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方向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保山市,越来越多的桑农尝到了种桑养蚕的甜头,他们由衷感言:“家有二亩桑,有吃又有穿;家有三亩桑,脱贫不用慌;家有五亩桑,致富奔小康。”

这一时期保山市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云南发展新定位的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围绕市场建基地、精深加工促提升、科技创新谋发展、开拓市场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乘势而上,稳步推进,在建成 16.56 万亩优质蚕桑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引领产业发展,开创缫丝及丝产品深加工,桑产业、副产品多元化开发为一体的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发展新格局。保山市已成长为全省产业链最长,加工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三产融合、文旅兼容”程度最高的产业化经营佼佼者,使千年“永昌丝”再次发出绚丽的光芒。 UxVSIZPrtOAxSBI/46jUWvf90MFl6T/VkDzh03PEp66sXJv6xXSVO56YBvVoqCQ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