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花卉产业总体上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生产规模、销售收入均居世界首位,花卉产业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但是,在一张亮丽名片的发展中,物流的滞后效应日渐突出,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云南是全球最大的切花产区之一,但由于物流发展的滞后,“云花”在远程终端市场表现不佳,花朵折断率高,夏季腐烂严重,切花平均损耗率高达 30%以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场上云花质量不稳定,价格大起大落;在日本等高端出口市场,“云产”康乃馨切花的平均单价仅是哥伦比亚产的 1/2,小菊花也仅是马来西亚产的 2/3 左右。地方特色花卉,如山茶花、兰花(国兰)、杜鹃等基本没有打入省外市场。目前,云南花卉产业仍然是以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竞争武器,通过产量和利用传统的“自然物流”,维持切花生产、销售和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但其利润增长空间受到了日益严厉的挤压。花卉物流系统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云南乃至我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 年国务院提出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 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1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 保障食品安全 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指出,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鼓励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网点。事实上,近几年来,在顾客价值导向的驱动下,花卉物流出现了从传统的“自然物流”向内生性冷链物流转型、培育第三方物流的趋势。但由于物流系统各节点的规模小而分散、组织结构混乱、线路节点不配套、冷链设备不足、支持网络缺失、没有可信赖的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加之缺乏完整的技术和管理理论支撑,从而影响了企业对冷链物流系统发展的决策选择和主产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快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势在必行。尽快科学构建花卉冷链物流系统,建立可信赖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提升我国花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书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62035)资助,通过对花卉低碳冷链物流系统的构建与绩效研究,以产地切花物流系统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可操作的花卉低碳冷链物流系统标准和可信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系统集成理论构建多目标集成优化模型。同时,提出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全面整合花卉物流资源,加强花卉前端物流集散节点的建设,构筑高效的公路物流运行网络;引入现代搬运、装卸、冷藏运输工具及标准化包装容器,设计高效搬运、装卸、冷藏运输程序及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依靠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降低损耗率,实现物流系统的低碳化等。力求从理论上动态解释花卉物流系统向低碳冷链转型的运动机理,分析低碳冷链物流系统的基础构件,揭示低碳冷链物流系统组织结构调整演化的内在规律。从静态上为政府、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物流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应用价值,在弥补冷链物流系统支撑理论不足、丰富物流经济学研究内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同时,通过对花卉低碳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完善,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典型案例。 a1uT8D0GZv66ZIgkNeWctZy1BFuv0jHhxYLVH/cBI2IxftFuaTlZiLZScGxq5LX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