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属于生鲜农产品,这里集中讨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情况。在国内生鲜市场中,农产品是主要商品之一,消费者对购买的农产品新鲜程度十分重视,由此,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变得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农产品运输在物流市场中占比并不大,利用冷链物流体系进行配送的更少。
农产品供应链由五个环节组成: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配送环节和销售环节,每个环节又涉及各自的相关子环节和不同的组织载体。同时,相邻节点企业间表现出一种供需关系,企业间密切衔接,由此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另外,考察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会发现,在供应链构建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企业或一类企业(涉及生产商、配送商、销售商或中介组织)是供应链运行的主导力量,它们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影响力最大 。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一般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由农户、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其流程如图 2-1 所示。
图2-1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批发商很可能利用自身强大的收购能力和议价能力强迫小农户竞相压价,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被拦截,批发商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农产品卖难买贵的市场问题。
农产品是鲜活的产品,有明显的特性,生产农产品的地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同样也十分突出。另外,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消费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独特性,使得农产品供应链和其他行业供应链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农产品供应链不论是在产前、产中、加工还是后续的运输、销售和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所有环节上都有众多参与者。从成本费用核算的角度考虑,整个过程中因为环节过多导致成本增加,极大地影响了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同时,多环节参与也直接影响了相关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最终影响农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时效 。
目前来说,农产品供应链参与者众多,不容易形成规模效益,各环节的组织规模、影响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利润分配上不利于组织之间形成供应链合作联盟。同时,从信息共享的现状看,供应链主体间存在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等衔接问题。
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的特点,市场对其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农产品物流理想的选择是冷链物流,同时还要求在整个产品运输、仓储过程中,产品能够不变质、不被污染、不破损。这些要求只有通过合理温控、精细包装、配备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等方式来实现。然而,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体积较大,因此物流成本的高投入和销售上的低产出往往形成矛盾 。
虽然存在困难,但为了给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仍需要迎难而上。
冷链物流的对象是各种产品。从生产源头开始到运输、销售,如果有一系列的产品标准,包括生产、收购、分级及运输标准等做指导,将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并能极大提高整个供应链条运作的效率。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已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考虑到农产品本身特性多样,在供应链源头环节亟待建立生产标准,以提高技术保障、形成标准化操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废弃成本。
比如,在生产环节加强对生产基地种植的标准化要求,在施用化肥农药等环节进行精细量化控制;根据农产品外观、大小及重量等制定一定分级分类标准,并在商品加工分类、收购环节中衔接应用;另外,参照先进国家的做法,可以将制定的标准量化为实际的操作手册,提供出详尽的工作步骤并付诸实践,这有利于生产标准的监督执行。
目前,我国农业采取的更多是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经营中主要依赖以往的生产经验及基础性的科技指导,要真正大规模精细化运作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前所述,对于易腐食品,需通过冷链对温度进行监控,以保证食品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品质的优良性和最终食用的安全性。因此,冷链物流在农产品供应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间建立严格标准,优化资源,保证信息衔接通畅及时是非常重要的,也即在把农产品冷链供应链彻底打通之后,构建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食品安全追踪溯源、标准化建设、运输监管等就能实现。
近年来,为了加快促进冷链物流健康规范发展,我国不断出台推动冷链发展的政策,核心目标就是为了保障鲜活农产品和食品流通安全,从政策层面支撑产业转型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2019 年 5 月,财政部、商务部两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农商互联 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阐明政府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意图。根据《通知》的精神,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联合,在这些主体企业中积极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管理理念、标准和技术;着力建设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配备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和温度监控等冷链设施设备,最终实现覆盖农产品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
先进国家依托冷链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设备的加速发展,很多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冷链运输全过程实现了较高水平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者有权知道购买的农产品的产地在哪里,经过哪些环节后最终到达手中,因此,建立可溯源、可管理、可协同的农产品冷链供应链,成为打造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中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数据标准化缺失,节点企业协议标准化缺失,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衔接不畅,数据真实性和实时性得不到保障,各环节数据互联互通不理想等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缺少冷链流通监管平台,没有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所有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冷链物流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要保证产品的新鲜度,这就需要真正解决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全程持续性冷链运输。所谓全程持续性冷链运输,就是既有干线冷链又有支线冷链,相互衔接,保证鲜活产品通过冷链经仓储顺利送达消费者。
物流的终端大都在北京、上海等枢纽城市,这些地方冷链配送辐射范围比较广阔,导致成本高且时效得不到保证,这就需要建立干线冷链和更密集的支线冷链,也即物流企业合理布点布线,在核心配送社区及核心配送路线上设立配送点,建立“冷链物流配送干线”,同时要发展支线冷链物流,积极寻求与社区便利店或者合伙人的合作,实现既控制成本又满足生鲜产品冷链配送需求的双重目标 。
只有物流和信息流双向流通,彼此配合,才能实现各环节的品质追溯、时效追溯、物流全程追溯,真正体现现代冷链全程供应链的优势,这需要不断完善供应链上的信息平台,强化仓转配物流信息生成与平台即时共享信息。
具体来讲,互联网新技术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借助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仓库管理、运输管理、温控监管、定位管理等每一个环节进行信息处理和共享,以帮助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实现安全可追溯、质量可监控、订单信息可跟踪等,实现冷链物流配送效率的大幅提升,更好地降低冷链物流配送成本,更好地管理把控整个冷链物流配送进程。总之,只要在物流信息处理过程中运用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冷链物流也同样可以往智能化方向发展。
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是指拥有一定智慧能力的现代物流体系,也就是这种物流系统具备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精准执行等能力,甚至还具备自主决策和学习提升等“智慧”。智慧物流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互联网向物理世界延伸,实现互联网与物流实体网络的融合创新。
具体来看,所谓物流中的“智慧”体现在: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预测、运筹、优化物流的流量与流向,实现仓储资源和配送资源的最佳匹配;依托自动化和无人化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和自动化;最终,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推动物流资源的全面对接,建设物流智慧配送骨干网络。总之,智慧物流体系是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无缝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CPS)。
智慧物流技术架构包括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基础是感知层,在实践中体现为借助于条码扫描、RFID、传感器、红外、激光、GPS、机器视觉等各类感知技术,即时获取物流运作中的各类信息;网络层是整个智慧物流系统的核心,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据处理技术的运用,完成物流数据实时计算、实时分析,进而产生科学决策,然后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现场总线、局域网等网络系统将决策指令实时传输到应用层;应用层具体管理物流系统,通过配备先进自动化设备,同时借助信息分析整合成果,实现物流运作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物流系统的智慧运作。
农产品供应链的上、中、下游每一个环节的温度管控是保证生鲜产品“鲜”的最关键的点。
温度管控涉及冷链物流的整个过程,包括产地预冷、自动化冷库贮藏、装车发运过程车厢的温控、在途监控、验收温度、到达门店一系列环节。从干线冷链运输到末端配送的支线冷链的全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温区要求,对温度进行精细化管控,才能最终提供给消费者保存完好的生鲜农产品。
目前,国内冷链运输系统尚不能做好分区温度控制,这使得生鲜农产品不能与其他普通快消品一同运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物流运送的成本。因此,分区温度控制也是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亟待攻克的一个技术难关。总之,从国内目前的冷链运输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来看,还远远达不到专业化的全程冷链效果,更糟糕的是专业还未达到成本却极高,从而使实力较弱或规模较小的生鲜电商们难以承受。
自建物流平台虽然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但自建物流平台更能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未来冷链物流越来越精细化、智能化的趋势下,有可能会诞生冷链物流配送行业的独角兽平台。
随着自建冷链物流平台在冷链配送方面优势越来越明显,在满足自身企业业务需要的前提下,平台可以同时为第三方企业提供服务。比如,京东物流已经不仅仅服务于京东商城,而是服务于更多的第三方企业物流配送需求;还有冷链配送平台安鲜达,它在为易果生鲜提供生鲜产品配送的同时,目前已经承担了整个天猫超市的生鲜配送任务 。
总之,农产品冷链供应链发展的大趋势,是建立贯穿各环节节点企业的纽带,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需规避纵向一体化所造成的管理成本过高的弊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供应链总体效益最大化,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生鲜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