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云南竞走刚刚发轫,开始蓄积力量。在全国来说,竞走也是新生事物,知道这项运动形式的人不多,人们普遍关注的还是一些球类体育项目,比如篮球、排球等,知道竞走、练习竞走的运动员在云南只有寥寥几人。在全国赛事中,云南运动员还未能进入前八名,这项运动云南在全国还处于中下游水平。
——许万春讲述
1959年我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成绩不太理想,得了第9名。黑龙江的李福德拿了第1名。
那次到北京比赛,我们坐了三天多火车才到北京。
运动员要参加比赛。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检验训练效果,然后逐步加大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员才能达到更好的水平,不能一步登天;今天10公里需50分钟,明天就只需45分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运动员需要经历许多反复,许多比赛,许多磨练,才会有进步。
我在比赛中感觉膝关节硬了之后走不暖和,步伐迈不出去。按别人的说法,有一点夹着走的意思。
那时候,条件艰苦,运动医疗也没有起步。
竞走时脚尖要翘起来,脚后跟落地。脚尖翘,胫前肌就紧张,持续时间长了就会肌肉发硬,脚尖就翘不起来,技术动作就会变形。
我那时在训练过程中就有了这样的伤病。去昆华医院看了,看不好。连体委主任都出面了,找43医院的军医专门给我看,然后给我打消炎针,缓解肌肉硬度。
刚好了些,我又开始练习了。
然后我学会了在每次训练之后给自己按摩,后来才由医生按摩。
全运会过后,本来认为这个项目应该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参与的人员太少了,当时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训练没有竞争性。怎么办呢?那就找几个练长跑的改竞走,一起来训练。那些人有的来了半年,有的一年,后来基本上都走了,因为达不到要求。
那么就只有以我为主了。
竞走的技术要求比较严,难度比较大,比如膝关节不能弯,不能跑。再一个,竞走训练比较伤身体,要腹部带着胯关节扭动;扭动时间一长,胃就不太好。所以竞走运动员十个有九个有胃溃疡之类的疾病。
训练和比赛中,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会呕吐。我还出现过胃出血,开始训练时就出现过,后来经常为此去看病。
一般的伤病经常有。有时候鞋子太紧了,指甲盖都翘起来了,袜子都脱不下来,血粘着指甲。胃如果比较容易出问题的话,那么练强度的时候就要控制饮食,不要吃得太饱,要休息两个小时再训练。
但是练力量就说不好了,因为重一点的伤病主要出在练力量时。有一次,练杠铃抓举时我第四腰椎骨折。但我也没怎么休息,也就是照照片子、打打针,该怎么练还怎么练,只不过大的力量训练暂时就不练了,重活就不干了。
竞走这项运动技术训练比较重要。比赛时,一个技术失误被裁判罚下,可能几年的辛苦训练就白费了。
竞走的技术要求就是这样,首先必须尽力保持脚与地面接触,尽量避免双脚腾空。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幅,加大步幅会影响步频,加快步频又会影响步幅,所以要结合得好。步幅大,步频慢,不行;步幅太小,步频太快,像小跑一样,也不行。所以竞走要有速度训练,以400米、200米为主,400米在1分35秒内,走2000米的话按1分50多秒一圈,5圈9分10秒左右。
我当时10公里的最好成绩是47分左右,运动健将是48分。
1960年,我20公里竞走的成绩达到了运动健将标准,获得了运动健将称号。
接下来,1965年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1967年的“全国集训”我都参加了。听人说含着人参比赛不会累,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我比赛时就含了人参,结果导致嘴干,没法呼吸,所以成绩也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