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大潮涌动。这一时期,随着国门打开,对外交流活动逐渐增多,竞技体育赛事也逐渐频繁,竞走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不断有优秀的选手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云南竞走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这不仅与训练人员的基数增加有关,同时,训练方式的改革也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

1980年,为加强竞走这一云南优势项目,又增加了一个竞走二组。

1982年,成立了女子竞走组,实现了男女队全面发展的目标。

——彭亮讲述

1978年,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了。

1972年竞走训练开始恢复的时候,全国就这么几支竞走队,大家起点都很低,云南在其中算中上水平。

但国门打开以后大家发现,我们与世界水平差距很大,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时我们听到墨西哥、意大利、法国那些选手的成绩,都吓坏了。那时的世界冠军——法国的热拉尔·勒利埃夫尔,他的成绩是20公里1小时20多分,对我们来说不可想象!我基本要走1小时40多分,达到运动健将的时候是1小时36分。

许万春教练打下了云南竞走的根基。云南竞走如果没有他,恐怕处境更艰难。当时在中国的田径项目中,竞走项目是被边缘化的,有10多个省都没有竞走项目。

中国的竞走要感谢哪个人呢?要感谢辽宁的王魁。王魁在1978年建立队伍以后,经过训练手段的改进,1980年他的队伍一下子就把竞走这个项目的奖项垄断了,全国冠军王春堂、张阜新一大波人,包括后来的奥运会冠军,都是王魁培养出来的。所以说是王魁改变了中国竞走项目,才有中国竞走今天这种状况。

王魁最大的贡献首先是加大了竞走训练的运动强度。因为光有运动量不行,达不到一定的强度相当于白练。仅是健康性地走,每个人都会。王魁加了强度,加了运动量,然后又改变了动作。以前的动作,大部分都是大步走,王魁把它变成小步幅、高步频。他是第一个做出改变的教练。

——陈和林讲述

王魁开始在辽宁省队组建竞走项目的时候已经48岁了,他抓了两年以后,1980年开始辽宁队就起来了,就把那些老牌竞走队都比下去了。只有云南还能抗衡一下,云南、江西有个别运动员还能抗衡。

王魁打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我们传统竞走的训练方式,采用大运动量、大强度、大负荷的方式训练,以此来筛选运动员。

在王魁带领的辽宁队崭露头角的20世纪80年代,云南竞走人也不甘示弱、奋勇拼搏,以非凡的毅力和坚忍,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了新的历史。

1981年,赵建军在环瑞士罗蒙湖(也叫日内瓦湖)的国际竞走赛中获得第5名。

孙荔安、陈和林、梁建昆等多位运动员,在各级赛事中也经常能够获得较好的战绩。

女队方面余兰、刘永丽等女队员都曾获得过全国锦标赛名次,熊岩则在1989年的十四届世界杯竞走赛上参加团体赛获得了亚军。 J5P8qGSGS6UKIWjmZugCrDBTgv7l80S6BFyzGeL+faE9NgEWvSNrqyI2C5dXJ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