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云南花灯舞蹈

花灯舞蹈是云南花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花灯艺术的特色之一。花灯歌舞可以说是花灯表演艺术中最富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亦可以说是花灯艺术的半壁江山。传统花灯剧目中有一类就是花灯歌舞,在花灯小戏中舞蹈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一、云南花灯舞蹈的来源

花灯舞蹈可能不止一个来源,从现有资料来看,它和宋代记载的“连厢”可能有密切关系。花灯舞蹈的一个来源,很可能是“连厢”,但其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查证。花灯舞蹈,来源于祭社和元宵灯节中的社火。明清两代,社火中的舞蹈有的向戏剧发展,如“地花鼓”发展为“花鼓戏”,“采茶灯”发展为“采茶戏”,但依然有许多民间舞蹈元素在社火中出现。准确地说,云南花灯舞蹈是随祭社、元宵观灯的风俗一道传入的,武术、杂耍也包括在灯节社火之中,而茶灯、打花鼓等舞蹈则可能随剧目传入。有些花灯舞蹈是历代花灯艺人自己创造的,如《绣香袋》的歌舞很有可能就是从《绣荷包》变化而来的。花灯舞蹈在发展中,不断吸收了其他舞蹈的元素,特别是吸收了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元素,也吸收了一些彝族、白族舞蹈的动作,如彝族“烟盒舞”“乐作舞”“陈弦”“踩荞”“跳弦”的动作,形成花灯舞蹈的艺术特色。花灯舞蹈在艺术形式方面还和江西的采茶戏、江苏的花鼓、重庆秀山花灯类似。

二、云南花灯舞蹈的分类

(一)“过街灯”中的舞蹈

所谓“过街灯”,就是在祭社或灯节时,在行进中进行表演的花灯。这种在过街灯中的花灯舞蹈,往往与龙灯、耍狮子、武术、杂耍等混合在一起。它包括蚌壳灯、霸王鞭、旱船、绿翠鸟等,属于广义的花灯舞蹈。最标准的花灯舞蹈是持扇子、手巾边走边舞。

(二)“团场灯”中的集体花灯歌舞

所谓“团场灯”,即在广场的一定空间内演出的花灯,因花灯队伍围成圆形,形似簸箕,故也称“簸箕灯”。团场灯中的花灯集体歌舞,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节目表演,又可以作鼓动观众打开场子之用。这类舞蹈有踩连厢、拉花、团场、秧佬鼓等。

(三)花灯戏剧中的舞蹈,传统花灯小戏的戏剧情节,往往是在歌舞中展开的

如果从舞蹈的动律去归类,那么花灯舞蹈大体可以归为九类:第一类崴步,包括正巅、等点、平藏、建水扭步、蹂踝步、颠步、反崴、小蹋、跳步等;第二类转步,包括崴掖步转、别扇盖扇转、蹲转、雪花盖顶等;第三类跳步,包括跨蹬跳、蛤蟆跳、吸悠跳步等;第四类扇花,包括满扇、扣扇、抖扇、捻扇、抱扇、梆扇、压扇等;第五类手巾花,包括平反花、挑绕巾、八字花、双绕花、后反花等;第六类鼓舞(即秧佬鼓舞),包括跳鼓、对鼓、过街场、喜鹊登枝、串梅等;第七类灯笼花,包括崴灯、单甩灯、对跳灯、跨甩灯等;第八类霸王鞭;第九类龙舞,包括板凳龙、独龙舞等。

三、云南现当代花灯舞蹈的创新和发展

现当代花灯舞蹈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花灯舞蹈产生了动作组合。传统的花灯舞蹈分散在各个节目之中,不便于学生对花灯舞蹈知识的系统学习,更不利于学生掌握花灯舞蹈的动作规律。现在由于教学的需要,花灯舞蹈教育家借鉴民族舞蹈的做法,将分散于各个花灯节目中的花灯舞蹈动作加以集中、挑选、提炼,形成花灯舞蹈动作组合,这样既方便了花灯舞蹈的传授,也开创了花灯舞蹈的继承与革新。

第二,对传统花灯舞蹈的整理。现在很多花灯舞蹈工作者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对传统花灯舞蹈节目进行整理。很多剧目既保留传统节目中的样式,又在舞蹈动作、队形上做了较大的加工,还吸收了彝族的“跳乐”等舞蹈动作,以丰富花灯舞蹈。像《大茶山》《游春》这类舞蹈,虽然说是对传统花灯舞蹈的整理,但是进行了大幅度的编创,既有文学设计、舞蹈加工,同时又保留了传统花灯舞蹈的特色,既传承又创新。

第三,花灯舞蹈与花灯戏剧结合。花灯戏中需要舞蹈,一种是剧中人物的舞蹈动作,另一种是戏中插舞,在花灯戏中创作舞蹈,在戏剧中插舞。这种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后更为盛行,如用得恰当,确可使花灯戏增色。在花灯戏中结合剧情编了一些花灯歌舞,使其成为整个剧情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在《依莱汗》《孔雀公主》等花灯戏中,花灯舞蹈都发挥了一定作用。

花灯舞蹈的推陈出新也带来一些新问题:一是花灯舞蹈与戏剧的结合问题;二是在借鉴其他舞蹈的过程中保持并发展自己风格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解决。 sUapYSx052U5mX7k2CwODdKXAYJ7TbdogGuD9YxsoxdhtiSZ6olX9mOmwK8ate1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