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1956年以来花灯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的历史

一、云南花灯、滇剧艺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展望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培养实用型中高级文化艺术人才的职业学院,是由云南省艺术学校、云南省文化厅职工大学、云南省电影学校合并而成的,由校本部(原省艺术学校)、圆通(原省文化厅职工大学)和正和(原省电影学校)三个校区组建而成,原隶属于云南省文化厅,现隶属于云南省教育厅。

学校五易校名,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①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1956—1960年);②云南省戏曲学校(1961—1972年);③云南省文艺学校(1973—1994年);④云南省艺术学校(1994—2004年),2004年9月,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成立。学校过去受到过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在1957年春接见过学校的师生。1957年2月24日,朱德总司令观看花灯科演出的花灯歌舞《姚安拉花》后,和师生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照片。刘少奇、陈毅、李先念、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分别接见过学校的师生并合影留念。

追溯学校的前身,应该从1956年成立的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说起,它是云南省第一个以花灯、滇剧作为专业学科而筹建的一所专业戏曲学校,同时也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花灯、滇剧专业教育机构。回首往事,数十年来,学校有过辉煌的历史,培养了无数的艺术表演人才。值得骄傲的是,学校专业中的花灯科和滇剧科为云南花灯、滇剧及各地方剧种输送和培养了一批批具有专业水平的戏剧表演人才,是云南一所不可缺少、不可忽略的艺术教育学校。

65年来,学校的滇剧专业培养了千余人,并为省内民族剧(白剧)剧种代培学员百余人。花灯专业培养数届学生。历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成为所在单位的艺术、教育骨干力量,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受到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滇剧专业毕业生在全国及省内的各种文艺汇演中曾多次获奖。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王玉珍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唐朝观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一等奖,陶增义创作出版《陶增义剧作选》,包钢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金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毕业生李丽华、马庆、王润梅、王斌、陈亚萍、何莉飞等分获全国地方戏曲调演优秀表演奖、云南省青年演员比赛一等奖、云南戏剧山茶花奖等。20世纪90年代的毕业生中,王树萍、陆湘璇、江萍等获全国地方戏曲调演奖、云南省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等。1999届毕业生刘山山、李思炎、邓莱莎、赵春芬、杨梦娜等获全省青年演员比赛三等奖,在滇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学生念圆媛获全国红梅奖戏曲演唱比赛银奖,樊敏等进入云南省青年演员比赛决赛,许连飞在全国戏曲“蚁力神”杯中获三等奖。花灯科历届毕业生中,马薇、杨学进、杨丽琼、魏东、雷宁、徐梅、李爱荒、黄绍成、高爱洁、高云娥等逐步成长为花灯界优秀演员,施培昌、张丕坤、甘昭沛、孙晋昆、张红明、彭洁、杨澍等优秀剧作家、导演不断创造出新作,为云南花灯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有这些都是历任教师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成果,充分展示了学校作为培养戏剧表演人才摇篮的实力。

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珍品,从排练课到武功课、把子课,每一句台词念白,每一段唱腔,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刻下了教育工作者的真情实感。他们给后人留下不少的优秀剧目,例如,戚少斌先生表演的滇剧《牛皋扯旨》《铡美案》是滇剧科的保留教学剧目;李润老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长处,革新花灯的矮桩步法,导排的花灯剧《三访亲》《闹渡》成为花灯科历届学生的必修科目;李开福、夏曼仟、梁品珍、罗家荣老师委婉甜润、刚柔相济的优美唱腔,成为广大学生们学习的典范。文艺学校除了以上两个专业外,还设有京剧科、川剧科、杂技科、舞蹈科、音乐科、舞台美术科、文化教育科等专业。

每一年,每一批学员都要面对观众,不断排演新剧目,师生同台向广大观众汇报演出,例如,传统剧目《依莱汗》《天仙配》《半把剪刀》《巴山秀才》《江姐》等都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自创的花灯新剧目《水竹箐的阿妹哟哟》曾经获得了全国优秀剧目奖;《金碧坊》参加了全省新剧目展演;花灯歌舞戏《青春的味道》和滇剧折子戏《冥判》在第二届全省花灯、滇剧艺术周演出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殊荣。由本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遍布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

正是这样一所有60多年历史的老牌艺术学校,培养了像全国著名的指挥家李心草这样的艺术家以及一大批艺术骨干。学校办学条件非常简陋,无论是学生的练功房、宿舍、琴房,还是教师的办公地点,大多数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留下来的房屋。能够在这样简陋的情况下取得如此辉煌卓越的成就,其中的每一点滴都凝聚着广大师生和员工的心血与汗水。现在学校仍然要克服重重困难,迎接变革时期种种预想不到的新挑战,譬如花灯、滇剧剧种逐年萎缩,文化艺术在当今经济浪潮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纵观整个发展趋势,过去的花灯剧团、滇剧团有的合并,有的撤销重组,多数被歌舞团替代。在这样步履维艰的困境中,学校照样坚持招生开办戏曲系,倒贴经费也要招收滇剧专业的学生,就算达不到预期招收的目标,也有几个教几个;有的课程,如戏曲音乐,贴着本钱也要外聘教师来给学生上课。今天戏曲学院的教学原则是:本着剧团的需要来培养学生,你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生、旦、净、丑,缺少哪个行当,我们就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法,给剧团输送人才。近年来,在滇剧专业上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校来说成本是很高的。它不像舞蹈、美术专业那样可以上集体课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教学成本开支,但正是这种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确保了向剧团输送的所需人才的质量。同时,现在的教学和过去的相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需要打破单一的程式化教育,让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个观念性的转变。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考验是你是否有这种应对的能力: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还必须掌握两种以上的技能。总之,今天的教师担负的责任更大,肩膀上的担子更重。面对每批滇剧、花灯学生,他们在教学上不断地尝试着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多种角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就业的需要。

当前,花灯专业招收的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很强,既能演又能跳能唱,可以说,毕业生在就业上供不应求。但滇剧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学校还是采取相应的举措,保持每年都招收到一至两个班级。从表面看,学校采取这样的举动似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实际上,学校面对即将消亡的地方剧种,是在做着一种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工作。花灯和滇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好的群众基础,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不断地涌现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瘦马御史》《爨碑残梦》《京娘》等,推出了一批批艺术新人才。我们做这样的艺术教育工作,旨在肩负起一种历史的责任和义务,采用多种手段使其生存和发展,也是学校的教育职责。例如,学校创作并演出的花灯歌舞戏《青春的味道》《路灯下》,在新的变革时期,作为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不仅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而且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校园生活。花灯、滇剧的生存、发展与探索,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院校、一个剧团需要关心的事情,还必须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给予经费投入,让它健康蓬勃地发展。

二、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建校始末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发展经历了5个重要时期,从创建到5次变更校名历时65年之久。风雨兼程,学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它的成长是一个艰辛曲折的漫长过程。

(一)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时期(1956—1960年)

1955年,在全国掀起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建立一所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培养一批专业的文艺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1956年,云南省文化局根据“中央文化部〔55〕文第111号通知”,上报建校筹建方案,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56〕文办字第60号文”批复,同意建立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并组建了筹备委员会,朱荣晖任主任,陈少纯任副主任。1956年3月,云南省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昆明举行,京剧老艺人、表演艺术家刘奎官同志于3月10日在《云南日报》发表了题为《培养青年戏曲工作者是一项重要工作》的文章,希望云南省能有一个戏曲学校培养青年戏曲工作者。他的建议代表了全省广大人民和戏曲同行的共同呼声。省文艺干校适应上下一致的要求,同月下旬就开始筹备,地点在金碧路189号,即原大都会舞厅,当时学校的房屋极其狭窄而简陋,以陈少纯同志为首的一批干部,包括张艺超、刘超萍、王振明、马靖华、耿承祜等同志,在艰难条件下开始了艰苦繁重的筹建工作。当年4月3日,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批准了建校报告,并征得省人事局同意,先开办一年制的滇剧班、花灯班和剧乐班(后因教学地点分散,剧乐班学生随剧种分别归属滇剧和花灯两个班)。8月,学校便在全省公开招收新生。当时在《云南日报》(1956年8月22日)上登招生简章,发表建校消息(1956年9月4日);同时由省文化局发函,通知部分专州代招戏曲学员。第一次招收的新生大都具有三五年的业务基础,在开学典礼的晚会上演出了《二龙山》《周瑜归天》《葛麻》等节目。

1956年3月,筹备工作开始。8月,首次开办滇剧、花灯、剧乐(后划归滇剧、花灯班)各一个班,学制一年。10月,曾借用位于黑龙潭的云南省荣军学校部分校舍上课。11月迁回市区,校部驻青云街113号,花灯班在此上课,而滇剧班在金碧街189号(原大都会舞厅)上课。1957年4月迁入下马村新建的校舍,两个班合为一处。1958年冬与云南省供销社财贸干校互换校址,遂迁往西郊麻园101号。为了培养符合戏曲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省文化局从本系统抽调了一批新文艺工作者、著名老艺人和优秀演员、乐师到校任教,并任命张禹卿为滇剧班主任,张艺超为副班主任;李芹为花灯班主任,张学成为副班主任。当时的专职教师,滇剧有李少兰、邹学卿、张明洲(盖世伶)、杨九皋、李正清、孙竹轩,花灯有陶叶彩、张万育、郭善、杨友松、郑丽芬、马少逵,声乐及乐理教员有张曙光、段桦、谢雪梅等,到校兼课的文艺界人士有碧金玉、周锦堂、陈少华、戴旦、高竹秋、李桂兰、赵吟涛、邱云荪、傅贻谦、殷质泰、赵沛之、王旦东、熊介臣、佘家友等。

1957年7月2日,省文化局给文教办公室的报告中说,培养青年演员的是正规的学制班,而轮训在职文化干部的是短训班,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紧缩机构、减少行政人员编制的精神,省文化局决定把原来的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改名为戏曲学校,内部行政机构统一,一个学校两种学制。之后,学校又上报上级重申: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是专门培养文化艺术干部的,属中等技术学校范围。对首届毕业生的分配也体现了这种性质,两班毕业生共168人(其中滇剧班79人、花灯班89人)。同年10月底,省文化局与省人事局联合签发统一分配毕业生的通知,以学校毕业生为主体,建立和健全了楚雄、丘北、曲靖等地的花灯团,充实和加强了玉溪、思茅、巧家、曲靖等地的花灯、滇剧团。如滇剧的马琼芳、钱桂芬、唐朝观、张庆樱,花灯的张蓉清、黄桂芬、高丽芳、冷用忠、何以龙、杨凤等,均成为州市县级剧团的主要演员或琴师、鼓师。毕业生熊林、李开福、唐世琨等7位同学则留校工作,后来成为教学骨干力量。分配到各地的毕业生也普遍受到当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领导的重视,被认为是一支很有前途的艺术生力军。1958年,学校又在全省范围内招收了戏曲表演和剧乐专业学生,部分学员学习两年,另一部分学员则合并到戏校,学习四年以上才能毕业。1960年底,共有滇剧53人、花灯60人毕业。其中,吴宗孔、苏玉芬、陈光甫等近20人,为响应省委“改变滇剧面貌”号召,分到新组建的云南省滇剧院,为该院输入了新鲜血液。1958年,按照省政府指示,与省财贸干校对调校舍,艺校便从下马村搬至西郊麻园村,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继续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第一任校长由省文化局办公室主任朱荣晖兼任,副校长为陈少纯,任命书由时任省长郭影秋签发;第二任副校长杨东明,教务主任高德林,总务主任马健。

在整个建校阶段,老师们白手起家,依靠新文艺工作者和戏曲老艺人的密切合作,自编教材、整理剧本、记录唱腔、集体备课。在房屋十分狭窄、设备异常简陋的条件下,师生同吃同住,教学相长,学生们求知学艺,蔚然成风,为后来的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云南省戏曲学校时期(1961—1972年)

由于云南省文化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对此学校需进一步扩大,并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化的程度,省文化局党组于1960年9月30日上报了《关于建立省艺术学校的报告》。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召开了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期间,艺术教育司编制和印发了《全国艺术教育事业发展概况》,贵州省文艺干校和云南省文艺干校都被列入全国戏曲学校的行列。云南省参照各省戏校建制,于1961年1月6日由省文化局上报《关于云南省戏曲学校教职员和学员编制情况》,据此设置机构:云南省戏曲学校,校址为东风西路15号。学校以原省文艺干校的滇剧、花灯两个班为基础,将省滇剧院、省花灯团、省京剧院三个院团以团带班的大部分学员,以及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师生合编,编为滇剧、花灯、京剧、戏曲编导(属大专性质)4个专业科,分科进行教学。此外,又设川剧和杂技两个班,委托剧团代为培训。这个建校方案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后,同年2月6日,省委常委会议又做出决定,由省文化局副局长彭华兼任戏曲学校校长,韩波任副校长和党支部书记。随即建立了以韩波为首的筹备组,组员有姚家珍、侯树林、大马兴福等。筹备组一成立,就在东风西路原公路管理局内开展了紧张而繁忙的筹备工作,后来接收这里的房屋作为戏校新址。1961年9月11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学校名称先叫“云南省戏剧学校”,后因“戏剧”一词含义广,与本校的专业设置不符,仍改为戏曲学校,并制作了校徽,朱荣辉还为学校谱写了校歌,被全校师生广为传唱。学校教务处最初由董俊楼、陈松任副主任,后增补毛云亭为主任,张学成、李力为副主任;总务处主任一直由郎文祥担任;滇剧科主任为张艺超;花灯科主任为李芹,副主任余永琨、童兰轩;京剧科主任潘奎祥,副主任张文艳、关永斋;编导科主任王浩(兼)。同时,扩充了教师队伍,阵容更加完备。滇剧教员增加了刘菊笙、张吟秋、左天惠、张兰春、曹愚孝、杨述禹、左美英。花灯教员增加了熊介臣、李润。京剧行当更为齐备,有袁小楼、焦鹏云、董建超、孙玉亭、侯文斌、丁逸云、王兰卿、苗新如、钰盛玺、王文玉、岳文玉、王琴五、黄瑞生、于鹏飞、刘世才、彭合适等。编导科教员则有姜季溢、王南屏、陈佩耕、夏守鸿等。声乐教员有阳亚洛、雷琼仙、王梦兰等。政治文化教员大多是大专生,在文史方面,各有所长,先后有李华初、段之栋、张润民、汤树年、郑显扬、任宝和、余章华、张维安等。兼课教员则来源更广泛,各门各类、人才荟萃、互相协作、各展其长、同登讲台、同上舞台,使教学工作蒸蒸日上,这一时期成为戏校发展的鼎盛时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优良淳朴的校风博得春城人民的称赞。

1962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被调整到戏剧学校,改为戏曲编导(但仍为高校性质),组建滇剧、花灯、京剧、川剧、杂技、编导6个专业科。同年11月又将川剧、杂技专业分别转入云南省川剧团和云南省杂技团,但其学籍仍然保留在校内。至此,学校教学以地方戏曲为主。根据原云南省文化局指示,为了“名副其实”,1963年元旦起学校更名为云南省戏曲学校。1966年4月20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出国访问归来,途经昆明,学校学生李金惠等向刘少奇同志献花并合影。

当时省委领导对戏曲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关心。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主管文教的书记赵健民曾多次来校,垂询教学情况,见学生在水泥地上练功,极为关怀,立即指示拨专款修建练功房。节日期间,学校师生也常在省委礼堂进行汇报演出。这阶段,担任正副校长的还有温存志、朱荣辉、王浩等同志,他们是由省长于一川同志签署任命的。他们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老文艺工作者,为边疆的戏曲教育事业竭尽心力,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66年6月上旬,由军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进驻学校,“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教学活动长达7年之久。其间,全省唯一培养戏曲人才的教育机构险遭扼杀。为了给“样板戏学习班”让房,当时的文化局革委会曾强令学校撤离东风西路15号,借住民族学院西院,直到1971年才结束。1972年,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和云南省戏曲学校合并,成立云南省文艺学校,接收云南省花灯团、京剧院部分学员及教师恢复办学。经云南省革委会决定,学校迁往西山苏家村17号,接管云南省委党校二部校舍,教职工积极投入学校的恢复重建工作。

这一阶段,共毕业了三届学生,其中滇剧114人、花灯70人、京剧93人、编导17人,合计294人。这批毕业生被分到各大剧团,大都成为业务骨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王玉珍、梁汉生、赵晓玲、魏东等便是省级剧团演员中的后起之秀。这批毕业生,由于学习时间较长,滇剧、京剧学习了8年,花灯学习了6年,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发展也比较全面,不少人在编剧和导演方面也做出了较好的成绩,如李正荣、张树勇等同志都各自编写了一些有质量的剧本或指导排演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剧目。

(三)云南省文艺学校时期(1973—1994年)

时殊世异,戏校与干校也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趋向。1972年6月,原省文化局革命委员会根据当时的文艺形势,上报了《关于开办云南省文艺学校的请示报告》。1972年10月,根据“云南省革委会政工组〔72〕15号文件”,将原戏曲学校与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合并,整编为中等文艺学校。学校从省级戏曲剧团和歌舞团接收以团带班学员,将云南省文艺干部学校舞蹈班改为舞蹈科。1973年由阳亚洛组建了音乐科,遂又组建了滇剧、花灯、京剧、舞蹈、电影放映、音乐6个专业科,定名为云南省文艺学校,翌年春开始上课。1975—1977年,还开办过两年制的话剧、声乐、器乐、图书管理、文学创作、美术创作6个中专班,前3个班是学生的编制在学校,教学分别由云南省话剧团、云南省歌舞团、云南省图书馆负责;后2个班设在校内,教师均由有关单位兼课。1977年,正式成立舞台美术科,1980年续办了杂技班,增设了民族器乐科,而电影放映专业于1980年划归云南省电影放映发行公司。1987年,新开办三年制话剧科,学校由单一的戏曲专业发展为多专业并存的中等艺术学校。1989年,学校成立了文化教育科,专门负责政治文化课课程教育。与此同时,新建了多功能专业教学楼(包括音乐厅、练功室、录音棚、电化教育室、美术室、排练室、教师宿舍、餐厅、琴房等),成立了舞蹈大专证书班(两年制),为云南省文化厅职工大学培训班;还开办有美术、音乐师资班,滇剧、音乐、美术职工中专班(两年制),群众文化美术班(三年制),以及表演短训班、进修班、代培班等,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

回顾这一时期的办学历史,学校尽管面对百里滇池,背靠美丽西山,尽享湖光山色,但是地点较为偏远,给学校各项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要恢复停办7年之久的学校,困难重重,很多生活用具、教学设备、教学资料等匮乏,恢复实际等于重建。所幸尚保留着一批行当虽不全但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这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在参加紧张的支农劳动以后,按专业组成了几个参观学习小组,分赴省市各戏曲剧团学员班、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昆明军区歌舞团、省体委学员班、师院附中、昆明市第三中学等单位参观学习,了解各校有关教学的组织、安排、课程设置以及行政管理等办学事项。当时学校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二是补充师资队伍;三是添置教学设备。经过全体教职工半年多的努力,1973年2月和4月先后从省滇剧院、省京剧院、省歌舞团、省花灯团接收学员108人,分别编入4个专业科。同时,许多教师也随班调来学校工作。滇剧专业有戚少斌、季维章、罗仁芳、杨述舜、邢庆曾,后来又从各专县剧团补充了陈小明、杨昶、陈勇等,先后任科负责人的有戚少斌(兼)、熊林、杨昶、杨述禹。花灯教师有夏曼迁、张惜荣、李秀芬,后来调进任课的还有金紫光、施培昌等,先后任科负责人的有夏曼迁、陆少明、李开福、陈润生。京剧专业则有应婉农、佟振华、杨少泉等,后来调进的还有宋冠萍、黄复兴,先后任科负责人的有王文玉、张来福、喻连江。这时期的教师,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二阶段是以老艺人为主体,现在老艺人有许多已经过世,健在的逐年减少。中青年教师的比重日益增多,而且多数肩挑大梁,逐渐成为主力,其中花灯科的情况尤为突出。

1973年3月1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10日《云南日报》发表了开学消息,停课的戏校重新以新的名号走上了戏曲教育的行列。但当时,在“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样板戏”独踞艺坛,戏曲专业教学被打乱,“学军”“学农”占去很多时间,教师则参加挖大观河,学生又经常去金河农场劳动,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尽管教师们努力工作,竭尽心力,但因要“紧跟形势”,教学质量还是比较差,师生们只有暗中着急,无法扭转局面。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才正式进入恢复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召开了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从此学校逐渐转入以教学为主的轨道,稳定了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明显的进展,同时学校还注意从不同角度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仅1981、1982年两年中,省内各报刊发表介绍学校师生教学及演出活动等的专文就有33篇之多。省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给学校做过专题报道,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实践成果。这是党的文艺路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1000多名师生长期奋斗,积累了近30年辛劳业绩的结晶。

在没有恢复校长制以前,在学校任正副领导职务的有叶康华、韩波、金素秋、王煊。1979年,由省文化局正式任命代校长韩波,副校长朱荣辉、王敏学、戚少斌、张学成。这一届任职5年。其间,韩波中途调省滇剧院任职,朱荣辉光荣离休,其余同志在1984年1月学校机构改革时退居二线。从1972年至1983年,在教务处负责的先后有夏守鸿、张学成、陈惠、陶增义、侯树林、吴荣珍,在政治处负责的是姚家珍,校部办公室主任是郭朝燕,总务处负责人有陈松、大马兴福、陈呤仙、刘家明,教学研究室负责人有刘超萍、张艺超。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科目也扩大了。1974年增设音乐科,主任刘延麦,副主任阳亚洛;1976年增设舞台美术科,主任关山月,副主任武培根。办了两期设计绘景班,一期服装道具班,学制均为3年。1980年又增设戏曲音乐科,主任沙骆,学制5年。另有杂技科,学制5年,附设在省杂技团内。全校组织机构是3处、2室、8个专业科,其中戏曲方面共5个专业科,从1973年至1983年10年间共毕业6届学生,其中滇剧90人、花灯98人、京剧127人、舞台美术30人、戏曲音乐19人、音乐98人、舞蹈66人。他们大都被分配到省和地州一级剧团,经过舞台实践,现已涌现出一大批戏剧新秀,呈现一片鲜花盛开的繁荣景象。云南省戏曲事业后继有人,如滇剧的李丽华、马庆、赵祖英、庞美;花灯的马薇、李爱荒、孟虹、尚志富、杨映源、杨学进、罗家荣、冯玲;京剧的陈飞燕、范英、李晓青、乔丽、胡春华、于丽燕等。他们有的在省级剧团青年演员汇演中获一、二等奖,有的在出省演出中载誉而归。舞美科学生在全省舞台美术展览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四)云南省艺术学校时期(1994—2004年)

为适应新的艺术教育形式,1997年在原校长向钧治的带领下,学院组建了基础理论科,开展艺术理论教育。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1年11月,云南省艺术学校与原云南电影学校合并,组成了新的云南省艺术学校,原电影学校校址作为云南省艺术学校关上校区。合并后,和玉铨任校长,雷灿鸿任党委书记。

(五)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时期(2004年至今)

2004年9月,云南省艺术学校与文化厅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06年6月,因校址拆迁,关上校区搬至正和小区,称为“正和校区”,曾开设电脑艺术设计、礼仪、影视表演、群众文化、电子声像5个专业。后因校区置换等原因,正和校区撤销,租用黑龙潭一处驾校作为传媒艺术系教学场所,于2011年7月结束租用,搬回西山校本部。成立后的学院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加紧了发展的步伐。2008年,云南省文化厅通过面向全省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了刘正雄、欧阳俊虎两位同志分别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2010年,欧阳俊虎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2014年,王润梅从滇剧院副院长岗位调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等职务。2020年,刘鉴允担任学院党委书记,杨旭康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近年来,学院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艺术创作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与省内外、国内外院校团体合作等各个方面加快了发展步伐,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9年,在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院独立设置了科研处、艺术实验中心、图文信息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纪检监察审计室,学院内部组织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健全。2010年,为进一步理顺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原本归学生处负责的就业工作划归招生办,成立新的招生就业处和作为非艺术类的专业教学系——社会文化系,继承原省文化厅职工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一起设在圆通校区。至此,学院西山校本部除舞蹈系、戏剧系、音乐系、形体艺术系4个艺术类专业系外,还设有党政办公室(加挂机关党总支、外事办公室、新闻办公室牌子)、党委组织部(加挂宣传统战部、人事处、党校牌子)、纪检监察审计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加挂学生处牌子)、团委、工会办公室(加挂离退休工作办公室、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办公室牌子,含疾控、计生、医保职能)、教务处、科研处、图文信息中心、艺术实验中心、计划财务处、后勤保卫处(加挂学院发展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牌子)等12个行政职能部门,加上圆通校区的招生就业处,共13个行政职能部门、6个专业系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机构设置逐步健全,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在专业建设上,学院在日渐积累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高等艺术教育规律,从学院成立初的两年制专科逐步发展到三年制、五年制专科并存。与此同时,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进行陈旧专业的裁汰、改造,并积极申报市场急需人才的新兴专业。仅2010年就新增模特与礼仪、文化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4个新专业。乘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东风,学院积极获批戏曲表演和舞蹈表演2个省级特色专业。

近年来,学院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艺术表演创作活动,并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艺术教育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仅发表在学院与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合办的艺术类核心刊物《民族艺术研究》中的论文,自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就有98篇。2010年后,学院迎来了教学科研高速发展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夯实了学院长足发展的根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自2008年11月18日高峰副省长进校视察后,学院新征土地67.7亩,使学院总占地规模达到了150亩。2011年,新建成可容纳近1600人的学生公寓一栋,完成总投资近3亿元的改扩建工程,按照3000人的在校生规模,建设适应学院未来发展需要的数字化新校园。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2009年初,由云南省文化厅牵头,学院联合76家企事业单位、文艺院团、艺术院校,开展云南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以此为平台,开展校企、校校合作,在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训课程开发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学院正式挂牌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19个,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为坚持和践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国家批准,学院设有云南省第252个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又拥有国家行业鉴定资格,设有文化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站,目前鉴定工种达15个,分别是社会文化指导员(初、中级)、钢琴调律师、礼仪主持人、摄影师、计算机操作员、茶艺师、歌唱演员、舞蹈演员、民族乐器演奏员(扬琴、琵琶、二胡、板胡、钢琴、打击乐)、演出监督、书法师等,为贯彻高职教育的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前提。

2004年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杂技专业学生曾多次参加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所到国家有美国、法国、英国、南非、莱索托、塞舌尔、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比利时、瑞士、西班牙、泰国、越南、俄罗斯、缅甸、荷兰等。2007年10月,学院与云南海外旅游总公司接洽的瑞士弗里堡合唱团合作,在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该演出旨在增进中瑞友谊,提高云南省音乐教育及演出的水平。2009年6月、10月,上海浦西美国学校师生两次到学院进行艺术交流,先后与学院舞蹈专业师生,音乐专业教师黄梅、胡红及鲁康生等进行师生互动。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云南函授站常设点,学院常年与这些院校合作开展艺术类专业的继续教育工作。2009年,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共建“云南—上海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在总结65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高等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规律,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学院确定了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

办学目标: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体,科研创作和服务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为两翼,把学院建设成为有特色的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

学校类型:以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教学实体性学院。

办学层次:以专科教育为主体,适度保留中专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潜力,适应云南民族文化和强省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文化艺术类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植根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专业建设:以表演艺术类传统专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做精做强传统优势专业,培植新兴专业,发展紧密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专业,形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专业结构。

根据上述定位,学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以需求取向,以人才取强,以品牌创优,以质量取胜。学院校训:求知、学艺、明理、做人。学院校风:厚德精艺、博雅自强。

目前,学院正朝着示范性高等艺术职业学院的目标迈进。

2018年,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正式归口云南省教育厅管理,于2020年6月按照教育厅的要求,根据《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规范省属高校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的通知》(云编〔2020〕13号)文件精神,对学校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包括办公室(党委巡查办)、纪检处、审计处、组织处、宣传部、统战部、人事处、学生处(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工会、保卫处、后勤资产管理处、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教务处、财务处、招生与合作交流处、艺术实验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处室及5个教辅部门,学院下设戏曲学院、舞蹈学院、音乐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综合艺术学院、杂技与体育艺术学院、教育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部7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实体,拥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省内知名度的艺术家、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建有一批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者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技能大师4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先后培养了以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总导演陶春,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茸芭辛娜,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玉珍、胡春华、陈亚萍,以及全国戏曲红梅奖得主王润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云南省艺术院团及文化战线80%的艺术人才均毕业于学院,学院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艺术家摇篮。

学院是云南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云南华文教育基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重点骨干院校和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是云南省唯一一所为各艺术院团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院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开办大专层次杂技表演专业的院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表演艺术人才的院校,2017、2018年学院连续两年荣膺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9年荣获云南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15强。长期以来,学院为云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推动云南边疆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先后与云南省歌舞剧院、云南省花灯剧院、云南省滇剧院、云南省杂技团以及“中国演艺第一股”杭州宋城集团、华侨城、上海天坤教育集团等多家知名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开展云南地方戏滇剧、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院以“东南亚艺术团”“实验杂技团”为平台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大篷车、百团干队红色轻骑兵和脱贫攻坚惠民演出等活动,先后接待来自欧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艺术教育代表团到校交流访问,派出教师赴海外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接收南亚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地区留学生开展短期教育。师生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青年演员比赛等活动屡创佳绩。学院连续三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8%。

面向未来,学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三大战略、六大工程,持续推进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超常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jTQt3AHlTh4Qbn8NsW9lOHhmboLwic8BiRv/0GKJiJ0NetnpFVdARDCX+CiuVr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