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恐惧的回归

我们等他们上岸,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脸庞,他们就和平常人一样。我们还以为他们长得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美国人。

——柳波娃·科津岑(Liubova Kozinchenka)
红军第58近卫师

我想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想象俄国人,但是,当你看着他们,打量他们时,你没法判断你面前的人是否就是俄国人。如果你给他们穿上美国军服,他们看上去就和美国兵一模一样。

——艾尔·阿伦逊(Al Aronson)
美军第69陆军师 [1]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结束的方式:欢呼、握手、跳舞、喝酒,充满了希望。时间是1945年4月25日,地点是位于易北河边的德国东部小镇托尔高(Torgau),事件是美苏军队的首度会师,这两支军队从地球的两端进军纳粹德国,迎面相会。五天以后,希特勒在柏林的废墟中畏罪自杀。希特勒毙命一周以后,德国人无条件投降。二战中获胜一方的大同盟领导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斯大林,他们在战时的两次高峰会议——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和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已经握过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祝过酒。但是,如果他们的士兵没有在战争前线为打败敌人而庆祝的话,那么他们的那些握手和祝酒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然而,为什么在托尔高会师的士兵在迎接对方时会表现出惶惶不安,仿佛他们在期待会见外星来客?为什么他们发现的彼此之间的相同点会显得既令人意外,又令人心安?为什么,即使有这种感觉,他们的上司还是决定分别举行德国受降仪式:西线于5月7日在法国的兰斯(Reims)举行,东线于5月8日在柏林举行?在正式宣布德国投降的消息以后,为什么苏联统治者要驱散莫斯科自发出现的对美国表示友好的人群?为什么在苏联政府镇压亲美人群一周以后,美国领导人先是突然宣布终止向苏联运送租借援助物资,然后又宣布恢复提供该援助?为什么罗斯福的重要顾问哈里·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他曾在1941年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要在罗斯福去世六周以后急忙赶往莫斯科,试图挽救大同盟,不使它分裂?为什么很多年以后,当丘吉尔在写那个时候的回忆录时,要将回忆录的题目定为《胜利和悲剧》( Triumph and Tragedy )?

对上述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不管二战大同盟在1945年春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大同盟过去之所以能够成功合作,完全取决于其成员国能够超越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为了相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悲剧在于:为了使二战大同盟能够成功运作,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成员国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政治信仰和追求。 wELYAJ/5BLbIb9ndwAxrtM/y8ohuUWCX05BwblKSHrl5Kgzg0CvoX72chHEH/U9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