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一个叫艾瑞克·布莱尔(Eric Blair)的43岁英国人,在地球的边缘租了一个房子,他准备在这个房子里度过余生。这个房子位于苏格兰一个叫朱拉(Jura)的小岛的北端,坐落在一条土路的尽头,既不通汽车,也没有电话,更没有电。往南走25英里才能到离这个房子最近的商店,那也是这个小岛上唯一的商店。布莱尔选这么遥远的地方居住是有道理的:他因为最近丧妻而伤心低沉,又身患结核而开始咯血;他的国家由于军事胜利的代价巨大而摇摇欲坠,而且军事胜利既没有带来安全,也没有带来繁荣,更没有让人们感到自由的生活方式能够延续不断。欧洲正在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整个世界似乎也要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由于原子弹可能被使用,任何一场新的战争都将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最后,他必须完成一部小说的写作。
小说的书名是《1984》( 1984 ),这个书名是他完成小说的那年——1948年的后两位数字颠倒而成。小说于1949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作者署名是布莱尔的笔名乔治·奥威尔。《纽约时报》评论说,有关这部小说的书评“大多是充满钦佩”,但是,“在赞扬声中也夹杂着恐怖的惊呼”。 [1] 这样的评论是不奇怪的,因为《1984》再现了35年前的世界,当时极权主义到处横行,个人精神被抹杀,法律、伦理、创造力、开诚布公、对历史的诚实都被抹杀,甚至爱都不被容许,除非你不得不爱那个像斯大林的独裁者——“老大哥”和他的对手们,他们统治着一个永远处于战争状态的世界。“如果你想要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奥威尔笔下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一边受着又一轮无情的严刑拷打,一边被告知“你就想象一个皮靴永远地踩在一个人脸上”。 [2]
1950年初,奥威尔英年早逝,他死在伦敦一家医院内,而不是他住的那个小岛上。他在临死之前得知,他的小说让第一批读者既感动又惊吓。在那以后,无数的读者以同样的方式,对《1984》做出反应:在二战以后的年代中,《1984》对未来世界的图景进行了最震撼人心的描绘。因此,当现实世界的1984年来临时,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将现实世界的1984年和奥威尔所想象的那个1984年进行比较。结果是,这个世界还没有完全被极权主义统治,但是独裁者控制着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而不是奥威尔预见的三个超级大国,美苏之间的战争危险,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那个看上去永无止境的冲突,即冷战,没有表现出任何一丝结束的迹象,奥威尔还活着时,冷战刚刚开始。
1984年1月16日晚上,美国总统里根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奥威尔过去做电影评论人时认识里根,因为里根曾经是电影演员。里根此时的形象是一个坚定的冷战斗士,但在电视演说中,他却为世界的未来描绘了一幅不同的图景:
请大家和我一块假设一下:如果在同一个等待室或因为大雨或风暴躲在同一个避雨处,有一个叫伊凡的男人和一个叫安娅的女人遇到一个叫杰米的男子和一个叫赛莉的女人,语言不同并不能阻止他们互相认识,在这种环境中,他们会去考虑对方政府的不同吗?还是他们会去谈各自的孩子和他们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他们甚至会决定在不久的一个晚上一块吃晚饭。他们将向世人表明,老百姓不发动战争。 [3]
里根的讲话令人意外地但婉转地向世界建议:人类应该抛弃皮靴、独裁者和战争机器。就是在奥威尔所描绘的1984年,里根的讲话引起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实现了人们抛弃军靴、独裁者和战争机器的愿望。就在里根演讲以后的一年中,一个极权主义的坚定反对者在苏联掌权。六年以后,苏联对半个欧洲的控制崩溃了,几年以后,苏联本身也不复存在了,正是这个国家促使奥威尔当年对未来世界做出那样悲观的预测。
苏联对东欧控制的终结和苏联自身的解体,并不是因为里根发表了一个演讲或奥威尔写了一本书。本书以对未来的预测为开端,因为对未来的预测揭示希望和恐惧,而历史则决定是希望,还是恐惧,最终获胜。
[1] Michael Shelden, Orwell: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New York:HarperCollins,1991),p.430.此处关于夏威尔最后岁月的描述来自本书的最后一章。
[2] George Orwell, 1984 (New York:Harcourt Brace,1949),p.267.
[3] Radio-television address,January 16,1984,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Ronald Reagan,1984 (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5),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