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早期著作:《奥古斯丁爱的理念》

缘起与背景

阿伦特的著作创作始于对爱的概念的研究。这个题目乍一听似乎颇有魅力,但分析研究一位教父总还是显得有些令人惊讶,尤其是从后来阿伦特转向研究政治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研究对象无疑是复杂的,从论文完成、继续发展、被接受直至编辑的每一步都是这样。

像副标题所希望呈现的那样,这种“哲学解读性的尝试”成就了阿伦特的博士论文。1928年在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指导下,她的这篇对奥古斯丁重要领域的研究论文在一年后发表。19世纪60年代初,也就是之后的30余年,阿伦特又重新捡起这部她早期的著作。原因是她有机会向一家出版社递交一份翻译的粗稿,那是一份英文的出版物。第一稿,即所谓的包含出版社订正内容的拷贝A。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拷贝B,它包含作者全部的修改意见以及仅针对文章中间部分的补充内容。该书出版一波三折的状况一直延续至1964~1965年。最终一直到阿伦特的有生之年这部著作也没有面世。1996年,J.V.斯科特(J.V.Scott)和J.C.斯塔克(J.C.Stark)才整合拷贝A和B完成了基础编辑。在此之前,以1929年的德文原版为原型并由G.帕蒂德芒热(G.Petitdemange)编辑整理的法语版本,1991年在巴黎出版。在德国的首次再版已经是2003年,由L.吕特克豪斯(L.Luetkehaus)完成。2006年由F.A.库尔巴哈(F.A.Kurbacher)再版,这次在附录中补充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引文的翻译内容。

阿伦特早期著作较晚才被发现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与其创作和发展的背景有关: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批判性地接受习惯,当然还包括阿伦特作为用哲学质疑政治的思考家的风格等,都注定了其处女作是容易被评论家忽视的;直至今天,题目的选择与阿伦特身为海德格尔学生和情人的生平内容有关。除此之外,她的文章本身也富含诗性特点和具有缺乏读者亲和力的结构特点。阿伦特称其为“哲学速记”(BwJa 657),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此外,对她整体著作的关注使人们不能不放弃一种内容上的连续性,这也印证了该部著作后来受到关注的事实。从博士论文的确也能看出阿伦特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议题:世界性和非世界性、共同生活以及人类的开创性。

内容与议题

阿伦特的博士论文“几乎没有什么名气”(LStA vii)。在前言中,她描述了一种似乎可以将其早期和晚期著作归类的设想(见本书第2章第8节)。阿伦特尝试直面并且毫不回避矛盾,以拓展自省的、哲学的潜力。那时她已经开始关注爱的理念以及它可能对人类交际产生的影响,并且在奥古斯丁的整个著作中寻找具有实质性的时刻(见本书第3章第1节第5部分)。阿伦特的博士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爱是一种欲求(appetitus,渴求的欲望)。它因取向而不同。它应该是对上帝的纯爱还是对造物的贪爱,以及从道德意义上来讲,它应该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第二部分旨在探讨造物主和被造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依赖性和生物性问题。第三部分她致力于探究奥古斯丁思想中社会生活及其可能性解释问题。鉴于在奥古斯丁的爱的理念中自我否定的要求,这看来是有问题的。这位受两派教会看中的教父将世界的爱视为上帝的爱,从而视世界为“荒漠”(LA 13;»desert«,LStA 94 f)。除了不拘一格的时间和历史结构的联系之外,直至她的晚期著作,阿伦特着重通过悬而未决的问题深刻分析了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思想:如何在随机性和具体化并存的爱的理念中依然保持对后来者的兴趣?如何能够使社会凝聚力不被想象成非功能主义的?

阿伦特的价值观与奥古斯丁的相反:世俗性是积极的,无世界性是消极的。借助奥古斯丁的观点,她反思这种被爱本身写入的、超验的瞬间。它作为自我超越进而无世界性的可能性。她因此保持着一种对其著作的持续怀疑与反思的态度与立场。对原始自传作者而言,自我否定似乎会引起关于爱与个性争论的纠结。这两种讨论皆与阿伦特所批评的那种非世界性有关。

各类解释学说

现在,就让我们考察一下目前人们已经接受的有关爱的分析。一方面是阿伦特博士论文中著述的那种匀质的、和谐的对世界的爱,如果说它与奥古斯丁的爱有什么不同的话(Scott/Stark 1996;Young-Bruehl 2004;Wild 2006,67 f)。阿伦特甚至曾经考虑过将其中期的英文和德文版著作《积极生活》或《实践生活》以此为名。另一方面是,阿伦特对奥古斯丁的批评逐渐增强,进而使人们不得不将他们两人对爱的理念归结于在构思和结构上存在冲突(Beiner 1996;Frank 2001;Kristeva 2001;Kurbacher 2006)。接下来,这种对世界性或者非世界性的讨论就频频出现在各种文献当中,其讨论的清晰和矛盾与否则因解释学说不同而异。在爱的理念这个问题上,阿伦特的尖锐批评家齐泽克(Žižek)指出阿伦特像她所批评的教父一样在这些讨论中变成一个“无懈可击的权威”(Žižek 2001,8)。除了强调对爱的决策特点及其持续的质疑(Beiner 1996)之外,在心理学语境中存在一种对不可调和的、冲突性的爱的理念的积极理解(Kristeva 2001)。如果将阿伦特和奥古斯丁的观念与其他爱的理论进行比较的话,阿伦特对西方思想基础的批评分析的视野更加宽阔(Kurbacher 2006),并且她还借助《奥古斯丁爱的理念》对世俗的世界关系进行了探讨(Frank 2001)。“创生性”(»natality«,LStA 51),这一后来才作为术语被美国人提出的概念,被一致评价为是对一直以来受必死性思想决定的存在哲学的一次有建设性意义的翻转(Lütkehaus 2003;Kristeva 2001;Scott/Stark 1996)。鉴于行文中出现众多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引语,英文和法文的版本应该比较容易编辑。但对其不同语言版本之间的比较研究有待展开。

阿伦特在奥古斯丁关于爱的理念中觉察到了西方思想发展出现问题的萌芽。它为爱和自我话语创设了一种撕裂性、内向性和对世界的疏离的基调。在此基础之上,人与他人关系的发展严重受阻,以至于使他们的共同生活变得没有可能。在这首部著作中,阿伦特所探讨的充满矛盾性的议题似乎也是其整个著作在某种责任与使命上的准备与呈现。

弗劳克·安内戈特·库尔巴哈

参考文献

Arendt,Hannah: 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 Versuch einer philosophischen Interpretation. Berlin 1929.

-:»Augustinus und der Protestantismus«. In: Frankfurter Zeitung Nr.902,12.4.1930.

Beiner,Ronald:»Love and Worldliness:Hannah Arendt’s Reading of Saint Augustine«. In:Larry May/Jerome Kohn(Hg.): Hannah Arendt. Twenty Years Later. Cambridge,Mass. 1996,269-284.

Frank,Martin:»Hannah Arendts Begriffe der Weltentfremdung und Weltlosigkeit in Vita activa im Lichte ihrer Dissertation 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 «. In:Bernd Neumann/Helgard Mahrdt/Ders.(Hg.): ›The Angel of History is looking back‹. Hannah Arendts Werk unter politischem,ästhetischem und historischem Aspekt. Texte des Trondheimer Arendt-Symposions vom Herbst 2000. Würzburg 2001,127-151.

Heuer,Wolfgang: Citizen. Persönliche Integrität und persönliches Handeln. Eine Rekonstruktion des politischen Humanismus Hannah Arendts. Berlin 1992.

Jaspers,Karl:»Dissertationsgutachten«. In:Ludger Lütkehaus(Hg.): Hannah Arendt: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 Versuch einer philosophischen Interpretation. Berlin/Wien 2003.

Kristeva,Julia:»Lieben nach Augustin«. In:Dies.: Das weibliche Genie. Hannah Arendt. Berlin/Wien 2001,60-87(frz.1999).

Kurbacher,Frauke A.:»Liebe zum Sein als Liebe zum Leben«. In:Dies.(Hg.): Hannah Arendt: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 Versuch einer philosophischen Interpretation. Hildesheim/Zürich/New York 2006,Ⅺ-ⅩLⅣ.

Lütkehaus,Ludger:»Vorwort« und »Einleitung«. In:Ders.(Hg.): Hannah Arendt: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 Versuch einer philosophischen Interpretation. Berlin/Wien 2003,7-20.

Petitdemange,Guy:»Avant-propos«. In:Ders.(Hg.): Le concept d’amour chez Augustin. Essai d’interpretation philosophique. Paris 1999,7-31.

Scott,Joanna Vecchiarelli/Stark,Judith Chelius:»Preface« und »Rediscovering Hannah Arendt«. In:Dies.: Love an Saint Augustine. Chicago/London 1996,7-17 und 115-211.

Young-Bruehl,Elisabeth:»Arendts Dissertation:Eine Synopse«. In:Dies.: Hannah Arendt. Leben,Werk und Zeit. Frankfurt a.M.2004,650-663.(engl.1982).

Wild,Thomas: Hannah Arendt. Frankfurt a.M.2006.

Žižek,Slavoj: Die gnadenlose Liebe. Frankfurt a.M.2001. vfwTDV56bNMsbN7Gmehjd+dndCB5HBoFqzUFrsr7AUU1gn2SBR38k8+SWacg1j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