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药物依赖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中,多数得出针灸效应阴性的结果,却与患者自述体验相悖,所以,这里将从针灸治疗药物依赖的临床和机制研究的现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深入了解针灸结果的异质性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针灸治疗药物依赖的研究常因纳入标准、治疗方案、评价体系的不一致性导致对针灸疗效的认可度差异,极大地遏制了针灸辅助治疗药物脱瘾的作用。White对48项针灸治疗药物依赖的RCTs详细分析和重新评估,得出约50%的试验中至少存在一项结局指标阳性的结果。因此,针对临床研究的现状提出以下的策略:
一方面,规范纳入标准和治疗方案。药物脱瘾的成效和年龄、药物依赖时间与合并其他药物依赖的机体状态有确切联系,所以应严格规定纳入者的个人情况。同时,疗效与针灸选用穴位及刺激方式及强度也关系密切。如,使用体穴成功率(62%)高于耳穴(41%)和面部穴位(40%);电针的阳性结果率大约为86%高于手针。所以,针灸治疗药物依赖的临床研究工作应该注重针灸选穴和刺激模式的规范化。也有研究设计辨证论治针刺组,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针灸方案,充分考虑患者个性化因素,但如何协调针灸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及规范化之间的关系仍需探究。
此外,在临床研究中,常将针灸组穴区邻近的部位选作针灸干预药物依赖的假穴组或安慰组。例如,在针灸治疗依赖的过程中将耳穴周边5mm处设置为相对应的假穴组,得出针灸无显著疗效。但以上研究忽略了针刺组与假穴组具有相同的神经生物学效应,可能导致类似的临床效果。所以,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将有助于完善临床前研究的设计,确保针药结合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另一方面,设立合理且全面的结局指标。临床上将长期脱瘾作为评价针灸疗效的主要结局指标,常忽略对短期戒断疗效、患者依从性和药物自觉渴求程度评估。在一项针灸治疗酒精依赖临床疗效阴性的研究中,有部分患者自觉对酒精欲望降低,但研究并未将此结果纳入结局指标。又如失眠为常见的药物戒断后伴随症,而针药结合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潜伏期,提高生活质量及戒断信心,提示针药结合通过改善睡眠质量间接治疗药物依赖的潜在途径。且文献分析显示,尚未有研究统计脱瘾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意愿程度,而这方面亦是针药结合治疗的优势之一(安全、毒性小且舒适度更高)。Chang的一项2010年RCT研究,将药物渴求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焦虑和生活质量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得出以下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NADA针刺组和放松组能显著改善两种结局指标。因此,关于此类次要指标的观察(患者自觉感受、并发症等)亦应纳入讨论,避免单一指标检测加大评估针灸疗效的误差。
目前关于针灸治疗药物依赖多处于研究穴位有效性及穴-效关系的初步阶段,对量-效关系、针灸效应的个体化差异等问题尚属于探索性工作。同时,由于针灸研究无法充分利用合适的离体实验或细胞模型进行精细化、还原式的功能研究,影响后续深入的机制解析。同时,在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等全球健康性问题的推力下,2016年美国NIH所施行的刺激外周神经缓解疾病症状(SPARC)项目,旨在改变人们对“神经-器官”交互作用的理解,优化疼痛与炎症等治疗,最终促进神经调节领域向精确治疗疾病发展和补充常规治疗的不足。这一项目的实施极大程度地推进了外周神经刺激疗法(如电针)的科学化探索,有助于揭示针灸触发刺激-中枢感传-靶器官效应的起效机制,完善针灸刺激的参数编码等相关问题,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以下策略。
第一,引用组学等概念,分析针灸治疗药物依赖的复杂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如关于mRNA、蛋白质、代谢物等角度及相互作用关系的探索,以期从多器官共作、多因素控制的角度探析其起效机制与最佳作用靶点。目前从文献数量上看,这类型研究鲜有报道,有待开拓。
第二,完善针灸治疗药物依赖的相关量-效关系研究,明确针刺/灸疗刺激量的普适化规律及个体化特征,探究不同刺激方式的神经编码图谱及神经环路响应差异,以期达到针灸治疗效应的最优化。如Lin团队(2014)曾开展一项关于针刺治疗海洛因成瘾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选取合谷、足三里假针刺(无电刺激),结果显示真针灸效应显著,在此验证有效的基础上,是否存在刺激量差异导致疗效不同的潜在可能,仍需进一步设计讨论,以优化临床方案的制定。
第三,补充传统中医知识体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领域,丰富针药结合治疗药物依赖的理论基础,为后续创新性研究思路的提出提供客观依据。研究者曾指出古今文献中不乏表述针药关系的相关术语(如针药结合、针药并用等),但尚未提出明确定义,其知识体系亦空缺,而其创新性提出的“针药结合增效原则”“针药结合协同原则”“针药结合量效原则”“针药结合时空原则”四大原则,强调了针灸治疗的传统优势,并突出了多种医学方法有机结合后的整体效应,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