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药结合调节糖脂代谢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效应的观察与总结,在机制的探讨中多侧重于对针刺的增效或协同作用。随着药代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针灸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如血药浓度)、药物靶向器官的特异程度、靶向药物的趋向性的调节也成为针药结合增效机制的研究热点。
药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药浓度的维持,在针药结合的相关研究中,针刺对药物体内吸收分布的影响成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研究表明,电针可促进丹参酮ⅡA的吸收;“肺俞”“脾俞”电针可影响大承气汤的药动学过程;针刺“足三里”穴可调节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排布,并对肝脏能量代谢相关酶、肝药酶有一定影响;电针可提高血浆雷公藤甲素的给药后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足三里”“肾俞”等穴位埋线联合丙戊酸钠可上调血药浓度,治疗脑血管性癫痫,均充分说明针刺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影响。针刺后血药浓度的升高可能与穴位周围组织血管渗透性、药物吸收屏障(肠不扰动水层)、代谢酶(如细胞色素P450酶)的调节有关。针刺对血药浓度的调节在糖脂代谢平衡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于针刺对给药浓度的影响,穴位注射的研究表明,不同穴位注射同一药物的血药浓度无差异,但药效不同。穴位药效的机制可能与不同穴位离子构成和类半导体属性有关。在针药结合对糖脂代谢的调控中,药代动力学和穴位药理学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靶器官药物浓度变化、靶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均可影响药理效应,这也可作为判断针刺对药动学影响的观察指标。穴位针刺能特异性增强靶器官兴奋性并上调靶器官灌流量,被认为是针药结合增效的机制之一。此外在针灸理论中,经络所在皮部为病理反应点,经络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归经理论及中药、方剂的使用是特殊概念的针药结合,以之为代表的经穴经皮给药如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都是常用的针药结合模式。药物归经是药物靶向性的另一种理论阐释,突出了药物与病灶的相关性,这与系统医学的整体性思维相关。糖脂代谢失衡的整体性、广泛性及机制的复杂性提示在相关的研究中,需更侧重于糖脂代谢水平的动态调节及对药物分布的动态扰动。针药结合调节糖脂代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需要对此针药结合特殊模式深入研究,在实验研究中揭示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药结合规律,以实现中医药学和药理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针灸在化疗痛中的镇痛作用使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至对药物毒副作用的治疗中。相较于以药物调节这些毒副作用,针灸干预则有效避免了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诸多禁忌,且针灸诱导机体自愈调节机制的治疗特性,对“自稳态”的恢复是较为有利的。研究表明,针灸在辅助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降低用药量的同时,对该类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头痛、便秘、口干等副作用有明显的减轻;针灸能有效降低巴氯芬治疗中风后瘫痪所导致的口干、恶心、便秘、腹泻等副作用;针灸可通过降低洋地黄的非毒性起效浓度,降低心律失常和耐药性,可能与交感神经的调节有关。调脂类药物如他汀类等,毒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等,均使得患者依从性降低。针灸降低药物剂量、改善药物所致毒副作用的作用已经临床验证,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镇痛等作用。但多集中于解决主要的症状,而非疾病整体或机体的紊乱状态。
目前的研究设计多着眼于对症状缓解的描述,且局限于疼痛、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疾病中,也多局限于并发症的研究。针药结合在糖尿病或肥胖中的减毒作用的研究应更多地聚焦于对代谢调节环节的调控,而非单一靶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