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针药结合调节糖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近年来,针药结合增效减毒的特性在疾病防治中的疗效已经被临床验证。针药结合可以增加单一针刺或药物治疗的实际效用,具药物针对性调节、针灸整体性调节、毒副作用调节等特性,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糖尿病、肥胖等糖脂代谢类疾病治疗中。目前的研究着眼于从对脂质代谢、糖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及相关并发症的调节来阐明针药结合在此类疾病中的增效机制。

一、对脂质代谢的调节

脂质代谢异常是指体内脂质过度蓄积导致的一种脂质紊乱现象,可介导β细胞的破坏和胰岛素抵抗(IR),而IR会加重游离脂肪酸(FFA)的体内沉积,催化甘油三酯(TG)的组织水解,进一步加重IR,导致葡萄糖代谢障碍,糖脂毒性加重。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肥胖、肝脂肪变性、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常作为肥胖及糖尿病的前期指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脂异常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且被证明与代谢综合征发展的各组分密切相关。

目前的实验研究中,血脂指标是用来衡量针药结合在平衡糖脂代谢紊乱中的重要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针药结合可有效降低血浆TC、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导致的心脑血管、肝肾功能减退等,与促进胆固醇逆转运相关的ABCA1、LXR-α基因表达的上调有关。电针可调节AMPK活性以抑制SREBP-1c和FAS的表达,改善肝脏损伤;电针激活骨骼肌组织AMPK/ACC/CPT-1信号通路,降低大鼠体质量,改善脂代谢紊乱。

二、对葡萄糖代谢的调节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缺乏或抵抗导致持续高血糖水平。在对糖尿病的干预措施中,如何针对胰岛素的及时补充及胰岛素敏感性的调节始终是重点研究的问题。针灸可降低高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糖尿病治疗。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降低抵抗素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徐芬等发现电针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1(PGC-1α)改善线粒体的能量调节能力,从而缓解胰岛素抵抗。在此基础上,针药结合对胰岛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与血糖调节水平一致。对糖代谢的机制阐述中,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调节。

三、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环路的调节

目前对于针药结合作用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旨在以干预过程中某一神经元、神经递质、激素、免疫细胞或分子的改变阐释针药结合的作用机制。基于针灸对脂质代谢、摄食中枢的调节作用,针药结合在糖脂代谢失衡类疾病中的治疗机制也被越来越多地与之相关联。张细柳等在电针“后三里”和“内庭”穴结合西布曲明治疗肥胖大鼠的实验中观察到其对下丘脑AMPKmRNA、GKmRNA、GI神经元放电频率及葡萄糖敏感性的改变,推测这可能导致了模型大鼠食欲减低,肥胖改善。孙志等观察到相较于单一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针刺结合黄芪多糖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龚美蓉等观察到针灸通过影响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针灸对神经系统的调控通过影响迷走神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或促进细胞因子释放,从而介导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和神经-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该特性也被用于解释对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的调节。

四、对相关并发症的调节

长期的代谢失衡导致多脏器功能紊乱,相应的并发症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高糖高脂对神经功能的损伤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胃轻瘫等并发症的发生。多项研究支持针灸的损伤性修复功能,东红升等发现针刺肾俞、足三里配合穴位注射雪莲注射液可调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VEGF,改善损伤神经细胞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修复;程军平等发现在与针刺、中药、西药各组的对比中,仅针药组显著上调c-Kit蛋白和SCFmRNA水平,修复SCF-Kit途径,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洪兵等发现针刺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较单一药物治疗更能改善血浆Ghrelin,有效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症状,减少血糖波动;陈伟燕等研究表明玉泉丸加味合穴位注射可有效减轻糖尿病瘙痒症状,表明针药结合在糖脂代谢紊乱并发症中的治疗作用。 hran8RdFl7qwyPw/KFLrMDmHT05yDvrI7RxzoDbZhTMuTPWraMsJnbxQsuRkRl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