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穴性与药性

穴性(腧穴的性质)与药性(中药的性质),是中医两个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的特征性理论之一,针灸与中药的结合不仅表现在临床应用的结合上,也表现在这两个理论观念的结合之中,“药性穴性”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针药结合的理论结合观点,当然,这可能不是主流的认识,却可能代表了一种学术趋势,即针灸、中药理论融合发展的趋势。

一、穴性

穴性即腧穴的性质,针灸学经典《黄帝内经》认为腧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①腧穴具有定位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表明在《黄帝内经》时代的腧穴(气穴)概念中,它是有具体位置的,《素问·气府论》《素问·骨空论》《素问·水热穴论》均详细描述了腧穴的具体位置,表明腧穴具有定位的特性;②腧穴具有循经性:《素问·气府论》以“某某某脉气所发”,讨论了手足三阳经及督、任、冲等经腧穴的特性,表明腧穴是与经脉相联系的,《素问·调经论》“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则明确表明了腧穴的循经特性;③腧穴具有脏腑归属性:如上面的引文“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就表明有一些腧穴是与一定的脏腑相关联的,《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表明腧穴与脏腑的联系不仅仅是指腧穴通过经络与所属脏腑的联系,而且有一些腧穴与脏腑有不同于其他腧穴的特殊联系;④腧穴具有主治特性:《素问》中“热俞”“水俞”“寒热俞”等概念表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一些腧穴是与特定性质的疾病相关联的,《灵枢·终始》“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表明腧穴具有分部主治的特点,但全书没有对具体腧穴的性质进行总体归纳。

后世从《针灸甲乙经》到《针灸大成》等著作中,单个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功效以及针灸手法对穴位功能的影响成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备急千金要方》之后,经与穴之间的联系则渐渐瓦解,单个腧穴的定位和主治慢慢成为主流,以致改变了后人对针灸腧穴的描述和研究方法。清代岳含珍的《经穴解》一书是最早最完整地解释腧穴功能作用和性能的专著,书中运用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说,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腧穴的主治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归纳、分类阐述,如“中府穴,此穴主泄胸中之热,以实肺气”。岳含珍对腧穴的这种分析归纳的方法,在历代针灸诸书中独具特色。但后世由于重汤药而轻针灸,没有像“药性”那样去重视“穴性”整理而致湮没不彰,一直仅以“主治病证”作为腧穴的治疗作用的表述方式。

后世的一些歌赋也特别强调腧穴的主治性质,《玉龙歌》是其代表,它导致了人们以主治代穴性的倾向。主治是腧穴的一个重要特性,但并不代表穴性,现在往往是从主治来概括穴性,曰某某穴具有补益肝肾的性质,其实这只是某某穴在特定条件下(病性、配伍、手法)的一个作用,并不是该穴固定不变的性质,所以不能以主治代穴性,故《针灸问对》云“治病无定穴也”,另外,腧穴的主治亦不应与经络的主治(或病候)混同,经络的主治是该经腧穴的共性,不能代替具体腧穴的特征。此外,腧穴还具有定名性、配伍性、定时开阖性、特定归属性(五输穴、下合穴、络穴、原穴等)等性质。

基于对穴性问题的理解,我们1999年的论文《穴性论》,将穴性表述为“穴性是以腧穴的经络脏腑属性及即时状态为基础确定的具体腧穴在具体疾病治疗中的性质”。这一表述体现了决定腧穴性质的双重因素:一是腧穴的经络脏腑属性,这是它的绝对性质;二是腧穴的即时状态,这是腧穴的相对性质。腧穴的经络脏腑属性不仅仅是指腧穴属何经何脏,更重要的是指该穴在该经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决定了该穴与经气的关系,从而也就决定了该穴的基本特征。2014年分别有研究者将穴性表述为“穴性是腧穴所具有的与诊断和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能,包括定位、经络脏腑归属、特定穴属性和功能等,穴性是临床诊治疾病时选取穴位应首先考虑的因素”“穴性应当是腧穴所具有的能同时解释其生理与病理表现的固有属性,包括部位属性和功能属性,与时间及施术方法相关”。2017年有研究者将腧穴的本质特征高度概括为“应是历验的体表固定施治处”,腧穴的规定性基于此。以上关于穴性的论述,认为穴性是指其体表位置及由其决定的诊治功能。“药性穴性”的内涵可能只是这个内涵的部分表达。

二、药性

“药性”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文中指出“药性有宜散者,宜丸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并随药性,不得违约”,这里的药性实际上和药材的水溶性、醇溶性等理化性质相似。《本草经集注》里面提出“案今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并分为“上品药性、中品药性、下品药性”等把药性与药物的功效和毒性结合起来。后世的多种书籍记载如《述用本草药性》《药性论》《药性本草》等以药性命名之本草,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性味、毒性、七情配伍、用量等。而明清时期的医学著作多偏重于药物的寒热药性与功能。由此可知,历代本草的药性是无一不可包容,无一不可指代的。

目前认为,药性是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作用。中药药性理论就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药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广义的药性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及配伍法度、妊娠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等;又以四气、五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是在人们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中药的作用特性逐步认识、分析、归纳,最终抽象、升华而成的理论系统。药性是中药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属于物质层面;而药性理论是人们对药性的主观认识。理论必然随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而改变,这也是历代医家总结的“药性”不断变化的原因之所在。将药性和药性理论区分开来,有助于明确研究的主体,客观地对待古代医学典籍中所载药性理论的疏漏、矛盾甚至错误之处,吸收和消化先进科技手段用于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建设,将有利于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和中药研究开发。

鉴于药性与药性理论中存在的悖论,202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中药药性研究中“以效识性”的新观点,认为中药的药效和药性均以饮片为载体,药效是药性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中药药效认识中药药性(即“以效识性”)。研究者通过构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中药的药性数据库,从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入手,发现“有其效而无其气”的中药25味,“有其效而无其味”的中药145味,“有其效而不归其经”的中药35味。作者认为基于古今、不同书籍、不同医家对同一中药药性存在不同认识的事实,传统药性理论必须通过“以效识证”的策略进行再认识。这一再认识,可对已有中药药性进行再认识,还可对新发现中药、化学药的药性进行研究、认识。以上论述,似乎表明,从“药效”——药物功能、效应的角度认识药性,可能是一种发展趋势。

三、药性穴性

“穴性”作为一个针灸学的概念,最早是民国时期罗兆琚在《实用针灸指要》中提出的,然而,作者所述穴性的含义却与前述穴性是不同的,他认为“药性穴性,其义一也,凡研究药剂者,莫不谙熟药性,针灸家对于穴性之研究,实未之前闻也”,该书还示范性地将262穴进行了“穴性”归类,将它们分为气、血、虚、实、寒、热、风、湿八大类,如“气类”中的“中府,理肺利气”“大椎,调和卫气”等。罗兆琚提出“穴性”概念时,并没有对其理论渊源进行回溯,只是说“药性穴性,其义一也”,显然是参照“药性”而提出“穴性”的,而从其具体的内容看,这里的“药性”是指药物的功能(功效,如降气、理气等)而非中药学上的经典“药性”概念(如四气、五味等)。穴性理论一经提出,就迅速得到针灸界的认同,以后许多针灸学者沿着这种思路,做了多方面的努力,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单个腧穴的“穴性”进行描述,如“天枢穴功用:健脾理气,和胃通畅,调经导滞”;另一种是以功效统穴的归类法,如“解表类”“清热类”等,其中如解表类又分“发散风寒类”“发散风热类”等。1986年肖少卿编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本以“针灸处方学”命名的专著《中国针灸处方学》,他在书中写道:“腧穴和药物在性质上虽然不同,但从其主治疾病的作用方面来看,却起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果。”这里其实提示了穴性不等于药性,只是从“主治功能”方面,腧穴与中药有共同的作用。

然而,目前出现了新的现象:有学者尝试用药性中的四气、升降沉浮、归经理论来描述腧穴的性质。2016年有研究者提出“因药配穴”的针灸处方配穴新思路,认为“针灸处方虽有别于药方,但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制定的。药方的严谨有效、主次分明,应该是针灸处方努力的方向。‘因药配穴’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首先通过四诊八纲,明确证型,确立方药,然后根据穴位的特性,借鉴中药组方里的君、臣、佐、使,形成主穴+特定穴+辨证取穴+配穴的处方原则,进行针灸补泻治疗”。正如中药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药物功能那样,针灸处方学建立的基础,是“穴性”理论,药性与穴性的对应性是参照药方发展针方的基础。研究者认为“腧穴与中药的对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归经所属,穴药统一”,即腧穴与药物均具有归属特定经脉和脏腑的特性;二是“升降之性,腧穴同具”,即腧穴的功能也具有如同中药的升降沉浮性质,如少商宣泄肺气,胆俞降泄肝胆;三是“四气之性,效如中药”,即腧穴也具有如中药四气寒热温凉的作用,如然谷温下助肾火,中脘内庭清胃热等。这其实是典型的以中药治疗规律代替针灸治疗规律的思路,在强调腧穴与中药功能相同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腧穴的四气、升降沉浮观点。

四、药性穴性与针药结合

从治疗效应和功能角度认识不同治疗方法的共同效应确实是一种理论和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策略。然而,以中药的药性理论取代针灸的穴性理论,或是参照中药的药性理论构建针灸的穴性理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针药结合,我们认为创新针药结合理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针灸、药物共同效应是否存在不同的机制,这种不同机制的整合机制可以形成独特的针药结合调节新理论,可以形成针药结合的增效理论;二是对针灸、药物产生不同的效应(因为腧穴是一种运用机体自身调节机制,药物是外源性调节机制,效应),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疾病的不同问题的研究,可以形成针药结合的协同理论;三是针灸与药物相互补充对方的不足,如药物扶正以使针灸有调节之源,针灸稳态调节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以形成针药结合互补理论。 2IubjSJ7t8bt91yTJ0I0F+P3t+RuzUhHPMC70ebtR9voibwrtcTMAOoNfZOmA0X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