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篇
针药结合科学研究

长期的针药结合临床实践已经表明针药结合具有增效、协同、减毒等效应,为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结合共同维护健康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针药结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针灸与药物同时治疗具体疾病,如口服中药汤剂或西药同时进行针灸治疗;第二种类型是穴位给药,即将中药或西药通过腧穴作用于人体,发挥药物刺激腧穴与药物经腧穴进入机体两个方面的作用,如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等;第三种是药物归经,当然在中医学、针灸学没有专业分化下的传统中医药时代,经络理论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经络理论并不只是指导针灸的理论,然而,专业分化以后,经络理论似乎成为针灸学的理论,药物归经理论也就成为体现针药结合思想的理论之一。

针药结合包含了三个层次的交叉学科知识的应用:第一个层次是中医学范围内针灸学科与中医、中药学科的知识交叉与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指临床治疗的结合,更包含针灸、中药理论的结合,如中药学的药物归经理论,穴位药效学理论等;第二个层次是医药学科范围的知识交叉与结合,即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与西医西药的结合,如针灸与西药同用协同增效,西药用于穴位注射,针灸治疗药物依赖,针灸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三个层次是生命科学层次的结合,针灸学作为非药物体表刺激维护机体稳态的主要知识体系,与药物治疗学以药物自身特有物理化学性质调节机体稳态的知识体系之间,在生命观、生命调节方法、生命调节规律认识等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更何况关于体表刺激如何影响机体功能的现代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针药结合在生命认识层次的中西结合还存在许多知识空白。

目前,针药结合临床优势已经有所体现,但仅仅有自发的临床实践可能还是不够的,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开展理论、临床规律及机制的科学研究,只有通过研究建立独立的知识体系这一领域才能获得快速发展、临床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和提高,本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研究,以期为针药结合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 PzYaj2XBu1l5FpAcxAbAeIkkPFvqQmCSDqc/4gUXuompGDS/yiYQpZ6hZjVBlY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