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与内容

中医健康管理是针对人的服务过程,整体、动态、个性化把握个体状态是健康管理的前提,因此要进行人群分类,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状态特点,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制订相应的服务内容,以提供个性化的身体状态调整、健康教育、健康维护等。

一、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

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包括健康者、亚健康者、患者等所有类别的人群,但目前实际工作中却存在把健康管理局限于慢病管理或对特定人群的服务,甚至把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与体检的对象等同起来,缺少对所服务人群的分类管理。中医健康管理,应当以人为中心,以“三因制宜”为原则,重视不同状态人的健康需求,注重培养服务对象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充分发挥健康管理师的“助手”作用,针对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健康信息制订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利用有限的卫生健康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民众的健康素质、健康水平,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

生命是有一定时序性的连续过程,只有区别不同人群的健康状态特点及健康需求,提供生命全周期的个体化健康服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阴阳的和谐,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在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精、气、神等功能状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正如《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黄帝内经》的这段内容,论述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理特点,如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理功能未完善,抵御疾病能力低下;青少年精气充实,气血调和,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除了注重身体机能的发展,心理健康也需要重视;青年气血充盛,应护养气血阴阳以维持机体平衡;人到中年,五脏六腑大盛并开始走向衰老;人到老年,脏腑气血已衰,阴阳逐渐失衡。中医学倡导“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医健康管理将三者融为一体,整体、动态地调整机体的状态,包括健康状态的保持和异常状态的干预,通过调整使人体阴阳平衡,五脏气血津液调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综上,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全部人群,中医健康管理应该覆盖生命全过程。

二、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

中医健康管理将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健康管理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出相对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包括中医健康信息管理、中医健康档案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中医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中医健康状态调整、中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

(一)中医健康信息管理

健康信息资源是指人类在医疗卫生活动中所积累的,以及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主要包括:①健康信息或数据;②健康信息生产者(如健康或医学研究者、医务人员、数据收集与处理人员等);③设备、设施(如仪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等。

健康信息的管理过程由一系列环节组成,主要包括健康信息资源的采集、健康信息的组织和传递、健康信息的利用等过程。中医健康信息管理有别于西医健康信息管理,主要体现在健康信息资源的采集。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四诊合参,四诊即望、闻、问、切,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并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临床中,不可单凭一两种诊察方法所获得的片面病情资料作为诊断的依据,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中医健康信息管理中,信息的采集主要有传统方法和智能方法两种,传统采集主要由受过严格培训、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进行人工采集,智能采集目前主要通过望诊仪、问诊仪和脉诊仪及中医智能诊断一体机等进行采集,两种采集方法各有其优势。

将采集的中医健康信息录入中医健康管理平台,对个人或群体提供综合性健康分析和健康指导,从而降低患病风险,为个人及社会减轻医疗负担。同时,基于中医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对人群大量数据的统计、效果跟踪、分析等,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将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中医健康档案管理

西医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体现个人固有特征,贯穿生命的全过程,内容相对稳定,客观性强;主要卫生服务记录是从个人生命活动中所发生的重要卫生事件的详细记录中动态抽取的重要信息。健康档案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卫生服务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体检记录、专题健康或疾病调查记录等。

中医健康档案与西医健康档案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之处。中医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还包括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中医体质辨识等内容。

(三)中医健康状态辨识

中医健康状态分类有以下两种:①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体质、证、病;②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病后态。

李灿东教授引入自然科学中的“状态”概念,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是“天人合一、阴阳自和、形与神俱”的功能状态。辨识中医健康状态有以下几个目的:①掌握不同人群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发病趋势;②掌握不同疾病的中医病理特点,了解中医易患因素;③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准确辨识出体质、病态等状态,给予针对性调整、干预,以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中医健康状态的辨识可用于健康维护、早期诊断、临床干预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能够适应中医学发展的需要,将为中医健康管理开辟新的领域。

(四)中医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是指对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以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

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现了中医“防重于治”的特色,中医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为主要手段,建立中医健康评估模块,通过采集中医健康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帮助个体识别健康风险,根据报告给予指导、干预等,以改善中医健康状态,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五)中医健康状态调整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中医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戾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

中医健康状态调整方法众多,如根据不同健康状态可选择行为养生、情志调理、药膳食疗、时令养生、功法养生、经络养生、药物养生等方法;根据不同疾病,可选择调整阴阳、调整气血津液、调整脏腑功能等方法。依据采集的中医健康信息,进行中医健康状态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采用针对性的中医调整方法,以达到机体阴阳平和的状态和益寿延年的目的。

(六)中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无论是针对个体还是针对群体,都是一种非常基本和重要的方法和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促进包含了个人和群体行为的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

中医健康教育更着重于中医健康理念的传播,帮助个人正确认识健康,加深对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解与认识,并自觉采纳中医传统养生方法维护个体健康。中医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调动中医药、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中医药素养的中医健康教育活动,也包括那些能直接或间接改变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中医药活动,如“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等。 gljE8qKgXymIrhUJJ15xG7cBltwWxJoWuU9Vl1MwSMi9MBN86OoJtxGgU+NJkM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