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医健康管理从业者的工作内容与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迅速发展,社会保障、健康管理等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2013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要充分重视国民生存健康,改善我国的医疗结构体系。中医健康管理师,作为健康服务业的从业者,将在维护国民身体健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出符合职业要求的中医健康管理师,就需要对其定义、服务内容、特点等方面内容进行明确及完善,使其规范化。

一、中医健康管理师的定义

中医健康管理师是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内容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实施干预的全过程。

中医健康管理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健康人群如何保证健康,干预亚健康人群扭转其亚健康状态,协助慢性疾病状态人群加强健康理念的转化等。如对于健康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改善自主生活方式,帮助养成健康行为的自觉性,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对于存在疾病危险因素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提供中医养生咨询和传统的干预措施,提高身体素质,达到“未病先防”,防“成病”的风险和“发病”的风险,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对于疾病之人,提供一定的就医协助,弥补西医健康管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不足,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使健康管理的优势最大化,一定程度上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中医健康管理师的服务内容

中医健康管理师的服务目的在于通过中医学的方法,帮助人们维持身体健康,防治疾病。《中医状态学》将人的身体状态归纳为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和病后态四种,针对不同状态的人,健康管理的原则、技术、方法、服务模式各异。不同的状态下,中医健康管理师的服务内容具体如下。

(一)未病态

未病态是指针对不同的外在刺激,人体可通过自我调整,维持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状态处于稳态平衡,即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针对这种状态的人群,中医健康管理师在具体服务中,会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鼓励患者以自我调整为主,帮助患者调摄情志,适度劳逸,合理膳食,谨慎起居,以更好地维持健康状态。此外,中医学还倡导气功、导引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并结合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法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达到防病和保健的作用。

(二)欲病态

欲病态是介于未病态与已病态之间的状态,即欲病之病。正如孙思邈所言:“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对于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群,中医健康管理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早调理和治疗。实际生活中,遇到这种状态,人们往往会选择隐忍不治疗,希望自愈,但很容易最终发展为顽疾。欲病之病,在外表上虽然有不适的症状表现,但仅仅是“苦似不如平常”,医生又不足以诊断为某一种疾病,因而易被人忽视。中医学主张“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无不强调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中医健康管理师在具体服务中,会为患者建立档案,实行长流程健康管理,调理的方法以患者自我调节为主,如调整饮食、起居、心态、运动等,同时结合专业的指导,以达到欲病救萌的效果。

(三)已病态

已病态是指外在刺激或体内应激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能力,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状态出现了偏颇,处于“阴阳失衡”的状态。针对这种状态的人群,中医健康管理主张察其病因,审其病症,遏其病势,先安未受邪之地,防微杜渐,避免疾病向不好方向转变。正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所言:“上工治未病,何也?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通过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做好早期干预,及时逆转不良态势,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调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传变,实现治愈疾病和既病防变的效果。

(四)病后态

病后态又称瘥后态,是指从疾病的基本证候解除以后,到机体完全康复的一段时间,包括痊愈和好转。好转为疾病证候虽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痊愈为疾病证候虽完全消失,但正气未必完全恢复。因此,病后态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往往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即可再次患病。由于病时正气消耗过多或病后饮食减少,精血无所化生导致正气不足,使机体处于正虚邪恋的状态,稍有不慎即可引发他病或旧疾再起。另外,病后之时,脏腑、机体虽有结构上的改善,但其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体用失谐,亦容易被邪气引导而生他患。因此,对于病后态,中医健康管理方面应借助平台长期随访,以自我调节为主,他助为辅,切不可掉以轻心,应认真调护,以免突生变故,从而达到瘥后防复的效果。

三、中医健康管理师的职业特点

中医健康管理师运用中医思维对人体健康实行整体、动态、个性化的管理,这是由人体的整体性、生命活动的变化性以及个体生命的唯一性所决定的。健康管理方法中,状态要素的提出以及健康状态表征参数体系的构建可以使整体、动态、个性化成为现实。中医学凭借健康管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将为人体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中医健康管理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养生”或西医的健康管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整体性

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应该把人的生命和健康置于天地之间。“天”主要包括五运六气、季节节气、气候特点、自然灾害、天文现象等;“地”主要包括地域地形、植被、土壤、水源等方面。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所以中医健康管理既要考虑机体内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又要认识到外界环境(天、地等)变化与健康的联系。健康状态表征参数的宏、中、微三观参数,能够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描述个体特征,从而体现个体的健康状态。因此,通过采集宏观、中观、微观状态参数,借助现代参数和量表技术,结合数学建模的方法,能够对健康状态进行整体性的描述、区分和辨识。

(二)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

健康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中医学生命观和健康观均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统一,重视时间对健康的影响,如《黄帝内经》将人体的生命发展周期定为10岁或男子8岁、女子7岁为一个周期,并阐释了每个周期的健康状态特征,还强调了十二时辰、四时的脏腑配属规律;子午流注、雷少逸的《时病论》、五运六气学说等,均体现了时间与健康的关系。由此可见,如果简单地把健康看作是空间和结构或结构功能的问题,显然是不够的。此外,每个个体的生命过程中,未病、欲病、已病、病后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对健康状态表征参数的实时采集,并进行状态辨识,可以了解个体的实时状态。根据辨识结果,我们可以对欲病状态和已病状态进行干预,使之恢复。

(三)个性化

一直以来,西医学将疾病作为研究的重点,侧重研究人所患的病,而忽略患病的人。西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多强调诊疗规范、标准化流程等,在健康管理、慢病防控以及养生保健领域,普遍存在着同质化缺乏个性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健康管理重视辨证论治思想,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健康管理过程中,针对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健康状态三观参数的采集,辨识其健康状态,并根据每个个体的状态辨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也就是说,通过中医健康管理让每个个体有自己的独立的健康管理方法。由此可见,注重个性化是中医健康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包括状态辨识结果的个性化、干预方案的个性化、效果评价的个性化等。 FRIaGWUILJNTq9v6I5q3WytD6GePUuZ2ogm6kRGVJOz3z0jQpSaQD8vf/09DnT4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