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布赫曼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他把这种状态称作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又被称作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前病态、潜病期等。国内学者王育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了“亚健康”这个词汇,将亚健康初步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
通常,在经过系统检查后,未发现有疾病,而患者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生理上的种种不适,这种情况,我们就称其为“亚健康”。因此,“亚健康”多指体检指标正常、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又有诸多不适症状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与此相对应,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人群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力不充沛、肌肉关节酸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西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界定亚健康的范畴是识别及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前提和基础。《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认为,亚健康涉及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WHO对健康的定义包括三个维度,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因此,部分学者以此作为亚健康的分类依据,将亚健康状态分为躯体性、心理性、社会交往性、道德性亚健康状态。
躯体性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体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由于躯体表现的不同,因此又分为以下亚型。
(1)疲劳性亚健康 以持续3个月以上的疲劳无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一切可能导致疲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肿瘤、糖尿病、重症抑郁等。
(2)睡眠失调性亚健康 以持续3个月以上的失眠或嗜睡,晨起感觉不解乏或不松快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睡眠紊乱的各种疾病,如重症抑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眠病等。
(3)疼痛性亚健康 以持续3个月以上的各种疼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疼痛的各种疾病,多表现为头痛、颈肩部僵硬疼痛、腰背酸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
(4)其他症状性亚健康 以持续3个月以上的其他任何症状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各种疾病。
以上各类型的症状如果同时出现,以最为严重者作为归类依据。
此外,还有根据西医生理病理特点进行分类的,如易感冒性亚健康,主要表现为抵抗力下降,容易受感染,反复感冒,常伴咽痛低热;消化不良性亚健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有饥饿感却没有胃口、腹胀、嗳气、腹泻、便秘等症状;心肺功能低下性亚健康,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喜叹息、心悸、心律不齐、血压不稳,经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的心肺等疾病;内分泌代谢紊乱性亚健康,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痛经、轻度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异常、性功能减低等症状。
心理性亚健康主要有如下几种。
(1)焦虑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焦虑情绪,并且不满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焦虑情绪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急躁易怒,恐慌,可伴有失眠、噩梦、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虑和忧郁。
(2)抑郁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抑郁,并且不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情绪是一种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兴趣减低,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减低、记忆力下降、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3)恐惧或嫉妒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恐惧情绪,并且不满足恐惧症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恐惧胆怯等不良情绪,还有妒忌、神经质、疑虑、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反应迟钝、想象力贫乏、情绪容易激动、容易生气、爱钻牛角尖、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4)记忆力下降性亚健康 以持续3个月以上的近期记忆力下降,或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为主要表现,且排除器质性疾病或非器质性精神类疾病者。
社会交往性亚健康状态的特征是以持续3个月以上的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1)青少年社会交往亚健康 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及个人心理发育等因素,导致社会适应困难,一旦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能力差,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2)成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因为需要面对许多问题,如工作环境变换、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家庭的建立、子女的养育、工作压力、知识更新等,容易陷入不良的情绪当中。
(3)老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因为调整不了退休后的生活内容,适应不了社会地位的改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容易使老年人感到孤独、苦闷、孤僻或是自怨自艾。
道德性亚健康状态是指持续3个月以上的道德问题,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的状态。
根据中医学理论,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平衡。亚健康的发生,是机体“阴平阳秘”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引起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导致阴阳偏盛偏衰,或气血亏损,或气血郁滞,或有病理性产物积聚。
中医学关于健康管理的理念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首次提出“治未病”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思想。
《黄帝内经》中关于“治未病”理论深受后世认可,张仲景将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经典论述。唐代医家孙思邈将人体分为3种状态,即“未病”“欲病”“已病”,使疾病分类更加明确。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的“先安未受邪之地”之论,使“治未病”理论更易掌握。随着后世医家对“治未病”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理论内涵经历代医家的挖掘和发展得以不断充实,逐渐形成了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为主的中医健康管理理念。
中医学“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为主、注重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未病”不仅指疾病的萌芽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势和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表现出的状态。这种“未病”状态在常规体检中通常看不到异常的指标或进展征象,而通过传统的中医四诊方法,可以了解人体的当前状况并预判出可能会出现的疾病趋势,从而针对这一趋势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总而言之,中医“治未病”就是通过中医学诊断方法,通过食疗、药疗、针灸、推拿、药浴、茶饮、导引等中医疗法,达到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或促进疾病的康复、防止疾病传变等目的。中医“治未病”包含中医养生学、中医体质学等理论方法,强调人们平素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并根据体质偏颇的不同,结合运用传统中医疗法,以祛除病邪,扶助正气,使人体气血冲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抵御病邪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治未病”是关于预防的哲学思想在中医学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康复等全过程中应用的体现,而且随着后世的不断发展完善,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方法。新时期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将未病和“治未病”概括为:未病就是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治未病是以健康为核心,无病养生以防患未然,欲病救萌以防微杜渐,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充分体现了在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原则之下,以健康为核心,积极主动地开展防治结合的全程养生和预防的理念。
疾病未生当注意无病养生,防患于未然。疾病未生时治未病,即在身体尚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养生保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中医学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体质等内在因素,遵循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养生之道,使人体血脉流通,气机调畅,增强“正气”,防治疾病。同时,“顺应天时,天人合一”适应四时变化;饮食有节,注意饮食清洁,防止病从口入,规避邪气,积极消除致病因素。疾病未生之时进行治理和调摄,是重视养生保健的思想的体现,通过养内和防外两方面的措施,达到防病于未然的目的。
疾病未发当注意欲病救萌,防微杜渐。疾病未发时治未病,即疾病虽尚未发生,却已出现某些先兆,或疾病已经处于萌芽状态时,应本着“上工救其萌芽”的原则,对疾病各种先兆症状和高危因素揣摩分析,早期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起始和萌芽状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病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规律,一方面要强调及早治疗,防微杜渐,避免疾病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不同情形要有针对性治疗措施,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方法。
疾病未传当注意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疾病未传时治未病,即要善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疾病的传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加重之前。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对正气的损害也不甚严重,早期治疗可达到易治的目的,如《金匮要略》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疾病未复当注意病后调摄,防止复发。疾病未复时治未病,指疾病初愈或处于疾病尚未发作的间歇期,尚未复发之时,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须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应慎起居,节饮食,勿劳作,做好疾病后期的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形态、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是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体质实质上是因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个体特征。体质强者,抗邪、驱邪、调节、修复能力强,不易感邪发病;体质弱者,御邪、抗病、修复能力差,易感邪发病。体质是对人体生命活动整体表现特征的概括,即对人身心特性的概括,重在“质”的差别,既有强弱之分又有不同类型的划分。因此,体质不但决定了发病与否和修复、调节能力的强弱,还决定了发病的倾向性及疾病的病性、病位和病势等。
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体质特点,其五脏的结构和功能之差异,精气血津液之盈亏,阴阳寒热之偏重,决定了个体处于不同的机能状态,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中医学有“同气相求”的说法,即不同的体质类型容易感受相应的邪气,易患某种类型的疾病。清代医家吴德汉《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云:“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明确指出了体质的差异往往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如痰湿之质易为湿邪所困和膏粱厚味所伤,气虚之质不耐外邪及劳倦所伤,气郁之质易为情志所伤;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外邪,或为饮食所伤而发病;年高之人脏气已亏,精血不足,易感外邪发病,易为饮食情志所伤,不耐劳伤。
20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增加,各种慢性病、急性病、疑难危重疾病等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为改善国民的健康水平,美国政府不断增加医学研究投入,新药物、新手段、新方法被不断研究出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总体而言,疾病的发病率并没有改善,国民总体的健康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提高了医疗费用支出,加重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在此背景下,美国保险机构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合作,通过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干预等指导群众进行自我保健,旨在预防和控制疾病,降低实际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至此,健康管理的概念正式提出。随着健康管理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健康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运营业务,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并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对接,或直接面向个体提供系统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
关于健康管理的概念目前尚没有统一定论,要回答健康管理是什么,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成立的宣言中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具体来说,健康的三项标准:一是没有器质性和功能性的异常,二是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三是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完全良好的状态。
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等过程。管理的目的是让合适的东西在合适的时候发挥最合适的作用。具体来说,“管理包括制定战略计划和目标,管理资源,使用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务资本以及衡量结果的组织过程”,管理是为提高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
综合健康和管理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健康管理是根据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提供指导性意见,改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管理过程大致包括基本健康信息的收集、健康状况评估、健康促进计划的制订并实施等。亦有学者认为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者群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和预测,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供专业健康指导及咨询,同时制订健康计划,并督促健康计划的实施。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同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即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方位医学服务过程,包括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和检测、健康教育、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健康信息管理等。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健康效果。
在悠久浩瀚的中医学发展道路上,早已出现健康管理的思想火花。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思想。2009年7月开展的“中医健康管理工程”提出,中医健康管理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进行防治、维护的全过程,即通过中医调理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进行康复。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医健康管理的概念进行阐释,认为中医健康管理是在参考健康管理检测结果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手段与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与评估,从而提供中医养生方法;亦有学者更加详细介绍中医健康管理,即运用中医学治未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思想,结合健康管理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患者等,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信息采集、监测、分析、评估,以维护个体和群体健康为目的,提供中医健康咨询、中医健康教育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中医干预,形成以中医学为特色的全新健康管理模式,为西医学提供疾病诊断与慢病管理、疾病预防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手段。
中医学历来重视和强调疾病未发生前调摄情志,适度劳逸,合理膳食,谨慎起居,通过运用针灸、推拿、中药调养等方法调节机体,从多个方面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整体观念强调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遵循“天人合一”理念,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整体观念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因时因地因人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计划,是中医健康管理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中医健康管理能够在防治疾病中发挥重要影响的重要因素。辨证论治指归纳分析四诊资料后,概括其内在规律性,予以不同的治法,既强调整体性又强调个体性。辨证论治理论运用于健康管理也是中医健康管理的一大特色,如根据每个人先天体质、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舌苔脉象等的不同,将人群分为九大体质,即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体质决定个体对致病因素或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医证候类型。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不同健康管理建议,使得健康管理具有个体性及针对性。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健康管理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指出,“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宣传、推广和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广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在社区开展试点,建立健康管理组织与中医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机制,形成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个人多种形式的协调互动”,这些文件的出台让中医健康管理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千百年来大量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动态辩证观、中医“治未病”思想作为基石,维护人类的健康。中医学在整体水平上对个人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健康管理,将“治未病”的内容与健康管理的各流程相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即中医健康管理,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健康状态信息包含传统中医诊断所需要的四诊信息。健康管理人员通过传统诊断方法,或借助现代化中医诊断设备采集健康状态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分析,同时把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从而建立被检者的中医健康档案。
对采集到的中医健康状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给予体质、寒热、阴阳和虚实等属性及五态人格的辨识,以期对被检者的健康状态和发展转归进行较客观准确的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预警。
根据检测结果,健康管理人员对于被检者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经络穴位、茶饮药浴、运动锻炼等生活各方面进行养生和干预指导,并提供中医特色疗法的建议,便于被检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和方法。
评估干预措施是否有效地改善了被检者的健康状态,这就要求健康状态信息能够存储且能够进行干预措施前后的对比。随着中医诊断仪器的进步,为中医健康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对于体质问卷、脉诊、舌诊、面诊等中医特色诊断结果可以实现“标准化”“量化”“图表化”,让被检者和健康管理人员能一目了然。通过前后两次的检测结果的对比,被检者可以明确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哪些方面有明显改善,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也有其独特优势。通过对社区人群基本信息的采集,以及各种中医养生干预方法的实施,可以针对各种体质和各疾病阶段筛选出一套行之有效和适宜的保养方法,以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群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