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始终把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作为最高的善,这种善在接近事实之中含有永恒的内涵。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讲:“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理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开创的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二是希腊人特有的“科学即数学”。柏拉图强调数学的非功利性,形成了演绎和推理的数学传统。毕达哥拉斯把“万物即数,数即万物”作为学派教义,强化了数即万物的本源而获得了内在的价值。① 数的理论影响到音乐: 音乐研究数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以及这些比例之中蕴含的规律和宇宙论的含义,声音和谐是数学的本质。② 数的理论影响到希腊天文学: 根据直觉,人们相信天是一个有形的圆顶,大地及人类生活于这个圆的中心,就有了天球与地球的概念,形成了两球模型的宇宙论。希腊天文学应用几何学,用球面层叠的方式解释行星的运动。
在西方科学发展史上,希腊哲学与博物学是相对应的科学传统。到了近代,希腊哲学求真传统让位于求力意志为特征的近现代科学,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由于实用性和高效性,博物学被严重边缘化。现代科学沿袭了希腊哲学追求知识确定性的认知传统,以形式逻辑和数理实验为基础,构织出一幅机械化、数学化、公式化的世界图景。为之解读的普适性、唯一性、不自相矛盾、重复实验性、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等确定性知识体系成为科学性的标准,且固化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已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近现代科学是希腊科学的传承,成为我们眼中的科学概念。近现代科学一是能够转化为技术,二是大量使用数学。如果说希腊科学是理性科学,那么近现代科学就是数理实验科学。 在尼采看来,现代人的本质在于总是渴望实现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这种渴望就是意志,这就是意志自由。近现代科学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崭新的关系上,自由也由理性自由转变为意志自由,征服自然的理想最终落到实验科学之中。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机械形而上学指导下的西医,运用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取得的成就用于人体解剖学,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是早期实验生物学成就。显微镜的发明,细胞学说的建立,微生物学、生理学取得的成果,奠定了实验生理学显赫地位。 实验室科学使人类在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无数自然规律,也给科学增添了一颗“无情”之心,一切都是机械的、生硬的、客 观的。这种科学在处理物理、化学现象及简单事物时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拿它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于生命现象的研究,构成医学的简单性及机械性特征。
在现代,世界被图景化、对象化,这是求力意志为特征的现代科学对世界现象的描绘,它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学化。 现代科学创始人将事物的性质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真实的;二是主观的、依从人的感觉与直观。自然科学及世界图景的数学化已经成为我们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接受与认同的宇宙观,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管理。数学化成为数字化、符号化,将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质还原为单一的量,消除了事物之间质的差异性及多样性,这在西医学的诊治中体现出来。
第二,时空化。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提纲》中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时间常常与空间一起出现,作为世界图景的基本框架,数学化与时空联系在一起。现代时空概念基本特征是单向线性,把时间理解成单线流逝的线性过程。这种认识,对于研究物理、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及非复杂性事物方面很有价值。从哲学的观点看,时空也是相对的,人类对其认知还很有限,西医生命科学观的实验性还在路上与医学立论的思想体系相关。
第三,机械化。 理性科学把整个宇宙看作一个机器的机械类比,把机械类比的思想贯彻到人体,身体就是精致的机器。“我们知道人的技巧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自动机,即自己动作的机器,用的只是几个零件,与动物身上的大量骨骼、肌肉、神经、动脉、静脉等相比,实在很少很少,所以,我们把这个身体看成神造的机器,安排得十分巧妙,做出的动作十分惊人,人所能发明的任何机器都不能与它相比” (笛卡尔著《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44页) 。机械化的世界图景,要求以力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力学的基本范畴,其特点表现为一是外在化,二是还原论。所谓外在化,一是指人与世界相互外在;二是指自然界物体之间相互外在。力学还原论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体现在社会运作过程中,也用于人体生命现象如西医学的研究等。西医学遇到的困境及受到质疑的现象,与这种生命价值观和方法论相关。
评述:西方科学在古希腊时期是求真科学,它以追求确定性知识为目标。近现代科学以求力意志为特点,以形而上学为指导,以数理实验为基础,讲究一切事物、现象及处理方法的可操作性,由服从理性自由转为征服自然、求力意志的自由。通过数学化、时间化、空间化等手段,形成了世界图景的机械化。物是机械的,人也是机械的、力学的、化学的。有人说,西医学是“物道”的医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