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单元
经 络

细目一 经络学说概述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是气血运行和信息传导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全身。《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的通路。

在经络中运行的气称为经络之气,简称经气。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与脏腑之气相通。经气是信息的载体,有感应和传导信息的作用,是经络沟通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中介。

2. 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1)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2)络脉: 包括别络、浮络和孙络三部分

别络是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3)连属部分: 十二经脉对内连属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和支持筋肉骨节的体系,为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经气布散之所在,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并能反映十二经脉的病证。

[常考考点]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 十二经脉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起于胸中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起于手指端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交会;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中与手三阴经交会。《灵枢·逆顺肥瘦》说:“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手足六阳经均行经头面部,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常考考点]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歌诀: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胸)。

2.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端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异名的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常考考点]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3.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 头面部的分布 :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 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

(2)四肢部的分布: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 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 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躯干部的分布: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是: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循行于腹胸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常考考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头面、四肢、躯干。

4.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如《素问·血气形志》说:“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见下表。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img

5.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首尾相贯、依次衔接,因而脉中气血的运行也是循经脉依次传注的。

img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

[常考考点]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细目三 奇经八脉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 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循行和功能特点

(1)含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经是与正经相对而言的,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又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

(2)循行和功能

1) 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十二经脉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还起到分类组合的作用。

2)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奇经八脉具有蓄溢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当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则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蓄溢的气血则溢出给予补充,以保持十二经脉气血的相对恒定状态,有利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

3) 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常考考点]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分布特点。

2.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

(1)督脉

1)循行特点: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

2)基本功能: ①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背为阳,其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又与阳维脉会合于头部,故能蓄溢、调节全身阳经之气血,总督一身之阳经。 ②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督脉循行于脊柱后面,入颅络脑,分支属肾,肾能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故督脉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说明督脉病变,可引起脊髓与脑的病变。督脉属肾,故与肾的功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肾藏精,主生殖,精冷不孕等生殖系统疾病与督脉有关。

(2)任脉

1)循行特点: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2) 基本功能:①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气海,而足三阴经上接手三阴经,任脉又与阴维脉交会于廉泉、天突,故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对阴经气血起着调节作用。 ②任主胞胎: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故为生养之本,有“任主胞胎”之说。

(3)冲脉

1)循行特点: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夹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2) 基本功能 ①调节十二经气血 :冲脉上行于头,下至于足,后行于背,前布于胸腹,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之气血,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当脏腑经络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而在脏腑经络气血不足时,则冲脉给予补充灌注,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由于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故又称其为“十二经脉之海”或“五脏六腑之海”。 ②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 :冲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妇女月经的功能,与人体生殖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即冲脉,故亦称其为“血海”(《灵枢·海论》)。冲脉起于胞中,分布广泛,又为“十二经脉之海”。

(4)带脉

1)循行特点: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2) 基本功能 ①约束纵行诸经: 十二正经与奇经中的其余七脉均为上下纵行,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总束诸脉的作用。 ②固护胞胎 :《傅青主女科》载:“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胞胎不固。”说明带脉还有维络腰腹,提系胞胎,固护胎儿的作用。 ③主司带下: 因带脉有病,常见妇人带下,故有“带脉主司带下”之说。

(5)跷脉的基本功能: ①主司下肢运动 :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的作用。主要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 ②司眼睑开阖 :阴阳跷脉有司眼睑开阖的作用。跷脉有病则目不阖。

(6)维脉的基本功能: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

[常考考点]奇经八脉各自的生理功能。

细目四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 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经别的概念: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2)经别的分布特点: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 离、合、出 ”来加以概括。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3)经别的生理功能:①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②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③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这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理论奠定了基础。④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⑤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2. 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别络的概念: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 另外,若再加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2)别络的特点:别络多为斜行的支脉,其分布亦均有一定的规律。在四肢部,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阴经的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阳经,阳经的络脉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阴经,以沟通表里两经。在躯干部,共有三络分布于身前、身后、身侧,即任脉的络脉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行于背部,散于头上并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

(3)别络的生理功能:①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②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③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3. 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经筋的概念: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和支持筋肉骨节的体系,为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作用

(2)经筋的特点: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经筋一般分布在周身的浅部,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于脏腑。其中手足三阴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内侧,手足三阳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外侧。

(3)经筋的生理功能:经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4. 皮部的概念和应用

(1)皮部的基本概念: 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经气布散之所在,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并能反映十二经脉的病证 。《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皮部不仅是经脉在体表的分区,也与络脉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故《素问·皮部论》还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因此可以认为,十二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皮部的分布范围比经络更为广泛。

(2)皮部的应用

1) 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十二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脏腑,所以脏腑、经络的病变亦能在相应的皮部分区反映出来。故在临床上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即可以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2) 用于疾病的治疗 :通过对浅表皮部的刺激和渗透作用,结合经络穴位所形成的敷贴、药浴、温灸、热熨、梅花针等疗法,可温通气血、疏通经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治疗内在脏腑的病变。

[常考考点]经别、别络、经筋和皮部的功能。

细目五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 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经络沟通联系的作用加强了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脏腑与脏腑之间,以及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2)运输渗灌作用: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的作用。

(3)感应传导作用: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如对经穴刺激引起的感应及传导,通常称为“得气”,即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及沿经脉走向传导,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体现。

(4)调节作用: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

2. 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及其传变:①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表,因此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而波及脏腑。②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③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相互联系,所以一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传到另一脏腑。

(2)指导疾病的诊断:①循经诊断,即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及其属络脏腑进行诊断。②分经诊断,即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详细区分疾病所属经脉进行诊断。

(3)指导疾病的治疗:①指导针灸推拿治疗。②指导药物治疗。

[常考考点]经络的生理功能。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在十二经的走向中,手三阳经的走向为

A.从头走足 B.从足上腹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手走足

2.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在

A.四肢部 B.肩胛部 C.头面部 D.胸部 E.背部

3.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循行交叉,变换前中位置,是在

A.外踝上8寸处 B.内踝上2寸处 C.内踝上3寸处

D.内踝上5寸处 E.内踝上8寸处

4.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小肠经上接

A.胆经 B.心经 C.胃经 D.膀胱经 E.三焦经

5.八脉中既称“血海”又称“经脉之海”的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E.维脉

6.与女子妊娠密切相关的经脉是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阴维脉

B1型题

A.下肢外侧后缘 B.上肢内侧中线 C.下肢外侧前缘 D.上肢外侧中线 E.上肢内侧后缘

7.患者疼痛沿三焦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

8.患者病发心绞痛,沿手少阴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维脉

9.与女子妊娠关系密切,主胞胎的是

10.与妇女月经关系密切的是

【参考答案】

1.D 2.C 3.E 4.B 5.A 6.B 7.D 8.E 9.B 10.C hlaCwtQ+Pun7ao4suExqQMHWyGVy1x7kCJ3oVreqKieN8NfjuOMNGp2ccCjLIU3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