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外感六淫致病
1.风 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发病迅速,多为阳证;风性燥烈,风性上行,多侵犯人体上部。风邪致病特点为其肿宣浮,患部皮色红或不变,痛无定处,走注甚速,伴恶风、头痛等症状。
2.寒 具有“寒主收引”“寒胜则痛”的特征,且侵袭人体易致局部气血凝滞,血脉流行失常,故易生冻疮、脱疽、流痰等;寒为阴邪,其病一般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体的筋骨关节,患部特点多为色紫青暗,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得暖则减,化脓迟缓,常伴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症状。
3.暑 夏季多暑热,且暑必夹湿,暑湿逗留,易发生暑疖,甚至形成暑湿流注。同时皮肤经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不仅影响阳气通达于肌表,而且降低局部的抵抗力,更易为外邪所侵。暑为阳邪,具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胜肉腐等特征,故其致病特点多为阳证。患部焮红、肿胀、灼热、糜烂流脓或伴滋水,或痒或痛,其痛遇冷则减,常伴口渴胸闷、神疲乏力等症状。
4.湿 湿性趋下,重浊黏腻。冒雨涉水或居地潮湿等均可感受湿邪。在外科疾病中,湿热相兼尤为多见。外科疾病发于身体下部者多与湿邪有关,如湿热流注于下肢,可发臁疮、脱疽及急慢性下肢丹毒等;湿热下注于膀胱,则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如血淋、石淋等;湿侵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可发生湿疮、水疱、脓疱疮、渗液等损害。
5.燥 秋季多燥,燥有凉燥与温燥之分。在外科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以温燥者居多。燥邪易致皮肤干燥皲裂,外邪乘机侵袭,易生痈或引起手足部疔疮等病。燥邪易伤人体阴液,侵犯皮肤,致患部干燥、枯槁、皲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或疼痛等症状。
6.火 火邪属热,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两者仅在程度上有差别。其患病大多由于直接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如疔疮、有头疽、痈、药毒、丹毒等。火为阳邪,其病一般多为阳证,患部特点多为发病迅速,来势急猛,焮红灼热,肿势皮薄光亮,疼痛剧烈,易化脓腐烂,或有皮下瘀斑,常伴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
总之,六淫邪毒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故 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 。正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所说的“痈疽原是火毒生”。
【常考要点】外科疾病的病因以火、热最为常见。
要点二 情志内伤致病
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以致气郁、火郁、痰湿阻于经络,气血凝滞,结聚成块,形成痰核或引起疼痛等。由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常 有循肝经走行部位夹郁夹痰的特点 。
要点三 饮食不节致病
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或辛辣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同时感受外邪则易发生痈、有头疽、疔疮等疾病。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要点四 外来伤害致病
凡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可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盛肉腐等,导致瘀血流注、水火烫伤、冻伤、外伤染毒等外伤性疾病。同时也可因外伤而再感受毒邪,发生破伤风或手足疔疮等。或因损伤致脉络瘀阻,气血运行失常,筋脉失养而发生脱疽等。
要点五 劳伤虚损致病
主要是指过度劳力、劳神、房事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使正气亏损而发生疾病。如肾主骨,肾虚则骨骼空虚,风寒痰浊乘隙入侵而生流痰;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生瘰疬,且瘰疬治愈之后,可因体虚而复发。肝肾不足,寒湿外侵,凝聚经络,痹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脱疽。劳力过度,久立久行使肌肉劳损,可引起下肢筋瘤等。
要点六 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特殊之毒除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及未能找到明确治病原因的病邪 。外科疾病中可因虫兽咬伤,感受特殊之毒而发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接触疫畜,如牛、马、羊而感染疫毒所致的疫疔;虫咬伤后引起的虫咬皮炎;某些人由于禀性不耐,接触生漆后而发漆疮。由毒而致病的特点,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常伴有疼痛、瘙痒、麻木、发热、口渴、便秘等症状。
要点七 痰饮瘀血致病
临床上痰与瘀常相兼致病,互为因果。外科之痰,主要指凝聚于肌肉、经络、骨节之间,有征可凭的有形之痰。其致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等特点。瘀血致病范围广泛,病种多,症状复杂,多具有疼痛、癥块、出血紫暗等特点。
A1型题
1.外科疾病发于身体下部者多与下列哪种外邪有关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寒邪
E.燥邪
2.外科辨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其成因是
A.火
B.风
C.气
D.郁结
E.虚
3.下列各项,不属于岩的病因病机的是
A.情志郁结
B.六淫之邪
C.脏腑失调
D.饮食不节
E.感受特殊之毒
B1型题
A.外感六淫邪毒
B.外来伤害
C.情志内伤
D.饮食不节
E.感受特殊之毒
4.疫疔的致病因素是
5.乳岩的致病因素是
A.红丝疔
B.失荣
C.漆疮
D.水火烫伤
E.酒渣鼻
6.其病因属感受特殊之毒的是
7.其病因属外来伤害的是
【参考答案】
1.B 2.E 3.E 4.E 5.C 6.C 7.D
要点一 邪正盛衰
邪正斗争不但决定疾病证候“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特性,而且还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与转归。正气旺盛,多表现为阳证、实证,发展顺利,预后良好;正气不足则表现为阴证、虚证;正虚邪实、正虚邪恋则容易逆变,预后不良。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盛衰的变化受治疗用药的影响较大。
要点二 气血凝滞
局部气血凝滞可出现疼痛、肿胀、结节、肿块、皮肤增厚等。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热盛肉腐则血肉腐败成脓。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此外,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影响。如气血充足,外科疮疡不仅易于起发、破溃,而且易于生肌愈合;如气虚则难于起发、破溃;血虚则难以生肌收口。气虚下陷可致脱肛;血虚不润可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要点三 经络阻塞
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之一,同时身体经络的局部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发病的条件。此外,患处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重要联系,如有头疽生于项的两侧者为足太阳膀胱经所属,该经为寒水之经,也为多血少气之经,所以难以起发。臁疮本属难以愈合之病,外臁较内臁易于收口,乃因外臁为多气多血之足三阳经所属,内臁为多气少血之足三阴经所属。经络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体表毒邪,可由外传里,内攻脏腑;脏腑内在病变可由里达表,均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
要点四 脏腑失和
外科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发于体表的皮、肉、脉、筋、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疮疡的发生,《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外科启玄》亦云:“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故有“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本诸内”之说。因此,外科疾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脏腑内在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毒邪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如有头疽、颜面疔疮、疫疔、毒蛇咬伤等可因热毒、疫毒、蛇毒的毒邪炽盛,或因体虚正不胜邪而使毒邪走散,内攻脏腑。如毒邪攻心,蒙蔽心包,扰乱神明,则出现神昏谵语;毒邪犯肺可见咳嗽、胸痛、血痰等,形成走黄、内陷等危证。故古代医家有“五善”“七恶”的精辟论述。
A1型题
1.下列关于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血凝滞
B.经络阻塞
C.邪正盛衰
D.脏腑失和
E.热毒火毒
B1型题
A.邪气偏盛
B.阴阳失调
C.阴毒结聚
D.正气不足
E.经络阻塞
2.形成瘤的主要病机是
3.形成岩的主要病机是
【参考答案】
1.E 2.A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