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至北宋仁宗时期,根据当时所存残简,经林亿整理校订,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厘为三卷,定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05首,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坐药、洗剂及外敷方等。该书不以六经为纲,而以病证分类。首论脏腑和经络,相当于全书的总论;其他各篇分别论述内、妇、儿、骨、外各科及急救术。纵观本书所用之方,较《伤寒论》更注重扶正,如血痹、虚劳病中就重视培补气血及脾肾两脏。因该书既阐述了各个病证的发病原因,又详细介绍临床诊治的方药用法,尤其对肺痈、肠痈、血痹、历节等的辨证治疗,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故被后人尊为中医经典。
《金匮要略》的问世不仅对中药方剂学和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确立了脏腑经络辨证的主导地位,创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诊疗体系,形成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创制了配伍严谨的杂病经方,推动了中医临床学的深入发展。
【原文】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按语】 本条讨论湿郁发黄的证候。素有湿病者脾虚不能化湿,湿留肌腠之间,湿久郁而化热,湿热蕴蒸,所以一身尽疼,发热身黄。脾虚湿郁发黄,故黄色晦如烟熏状。此与阳明之瘀热发黄其色鲜明者不同。
【原文】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按语】 本条是说治风湿以汗法时,其要领是以微微汗出为准。风为阳邪,性轻扬而易表散;湿为阴邪,性黏滞而难骤除。如汗出太多,虽风邪已去但湿邪仍在,不仅未愈,反伤卫阳,故微微汗出,以缓图之,达到风湿俱去。此为古人经验,当为后学者所效仿。
【原文】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 [1] ,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2]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注释】
[1]关节疼痛而烦:烦因疼痛而起,因疼痛进退而进退。此处是指因关节疼痛而烦扰不宁,疼痛较剧。
[2]湿痹:因湿邪闭其身中之阳气。
【按语】 本条讨论湿痹的证治。湿为阴邪,易流注关节,虽为太阳表证,但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而烦。因湿性重浊凝滞,但脉见沉细,这就是湿痹。可用微汗除湿方法治疗。因湿在里,必先逐内湿而后外湿可解,故当利其小便。东垣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法为有内湿又小便不利、脉沉者而设,不可不察。
【原文】
湿家 [1] 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 [2] 鼻中则愈。
【注释】
[1]湿家:指素有湿病之人。
[2]内药:“内”通“纳”,此指将药物纳入鼻腔的一种外治法。
【按语】 本条讨论寒湿犯表的证治。病在头中寒湿,提示其主症为头痛鼻塞而烦。素有湿病,再感外湿,表阳被郁,身疼发热面黄;宗气不利,肺气不宣而喘。脉大者为病邪在上,自能饮食为邪未入里。故以纳药鼻中以宣泄其寒湿,通利肺气,此即《黄帝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
此种疗法现已少用,实际疗效尚有待临床观察。
【原文】
湿家身疼烦,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按语】 本条论述寒湿在表证的治疗与禁忌。因湿邪滞留于肌肉而致身体疼烦。用麻黄加术汤知本证由风寒之表邪与湿邪合而为病,以麻黄汤解其表邪,以白术加麻黄行表里之湿。白术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品,且有监制麻黄发汗,不使太过的作用。治疗表湿近代多以苍术代白术,可供临证参考。
【原文】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1] 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 [2] 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注释】
[1]日晡所剧:发热在每天的申时加剧。
[2]取冷:即贪凉之意。
【按语】 本条论述风湿在表的证治。风湿在表,故一身尽疼。风与湿邪合,湿邪容易化热化燥,故发热而申时加剧。其风多因汗出贪凉引起,故治用麻杏薏甘汤,解表祛邪,风湿并除。
【原文】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按语】 本条论述风湿表虚的证治。脉浮为邪在表,身重为有湿滞,法当汗解,然汗出不解反恶风是表虚卫阳不固,故用黄芪固表,防己除湿,术、草调中,姜、枣调和营卫,体现了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配伍形式。若服之觉有虫行盛者,为卫阳振奋、风湿欲解之象。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 [1] 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注释】
[1]冒:通“瞀”(mào),目视不明、昏眩惑乱之意。
【按语】 本条论述风湿表阳虚的证治。其人一身疼烦、不能转侧等症说明寒湿之邪仍在肌表经络,治宜温经祛湿为主。但因表气已虚(脉浮而涩),故用桂枝祛风邪,配附子温经助阳,以除在经之寒湿,使风湿之邪从外而解。
若其人一身疼烦,不能转侧,大便坚(湿不在里),小便自利(湿有去路)者,是里气调和,寒湿仍束肌表经络。因表阳虚,故以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为当。方中附子、白术共逐皮间寒湿,姜、枣、草调合营卫。
方后注云:“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冒状是头目昏眩、视物不清之表现,方中附片为祛风除湿之峻药,运用此方时,当注意掌握剂量,适可而止。
综观上两方均属治疗风湿滞留肌表、表阳已虚的处方,药虽一味之差,但功用迥然有别,前者重在祛风逐湿,适用于阳虚而风偏胜者;后者重在逐湿祛寒,适用于表阳虚而湿邪偏胜者。
【原文】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 [1] ,不得屈伸,近之则疼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取六七合为妙。
【注释】
[1]掣痛:即抽掣而痛。
【按语】 本条论述风湿表里阳气皆虚的证治。“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是表阳虚,风湿滞于外。“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是里阳虚,湿蓄于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疼剧”是风湿寒邪闭阻于关节筋脉。以上说明风湿俱盛、表里阳气俱虚,故以温经助阳、散风祛湿之甘草附子汤。方中桂、术、附走表助阳行湿;甘以缓之,甘草之用意在徐图,不宜骤取。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皆用附子温阳除湿祛风,但主症不同,故用量配伍亦各不同。桂枝附子汤治风偏胜,表阳虚者,利在速去,故用附子三枚,并伍桂枝以从外散;白术附子汤治表阳虚湿偏胜,故用附子一枚半,伍白术以健脾除湿;甘草附子汤证为表里阳气皆虚,风湿俱胜,治宜标本兼顾,故用附子两枚,意在缓攻,并合桂枝、白术温经助阳,散风祛湿,内外分解,处处体现了因势利导和辨证论治原则。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1] ,或但臂不遂 [2] 者,此为痹 [3] 。脉微而数,中风 [4] 使然。
【注释】
[1]不遂:不能随意运动。
[2]但臂不遂:仅一侧上肢不能随意运动。
[3]痹:外邪所致经络气血闭塞不通而引起肢体局部或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
[4]中风:分外中风和内中风。《伤寒论》所称中风是外感风邪病邪在表的外中风。本处所指中风为内中风,即风邪入络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斜、猝然昏倒等。
【按语】 本条论述中风与痹证之鉴别。中风病常见半身不遂,这是风中经络引起。假如仅见某侧肢体上臂不遂,则属于痹证,乃风寒湿杂至、经脉闭塞不通所致。两者是不同的。中风是中枢的疾病,痹证是四肢或躯体外在的疾病,此说可供参考。
【原文】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 [1] ,历节黄汗 [2] 出,故曰历节。
【注释】
[1]如水伤心:心主血脉,如水伤心。意即水湿内侵伤及血脉。
[2]历节黄汗:历节,指关节。黄汗,是关节痛处溢出黄水,是关节病之并发症。
【按语】 本条论述因肝肾不足、寒湿内侵而致的历节病。脉沉主里,主肾气不足。肾主骨,故沉即主骨。弱为肝水不足,肝主筋,故“弱即主筋”。肝肾不足是历节病的内因。
因肝肾不足,汗出腠理开泄,更因汗出入水,寒湿乘虚内侵,郁而为湿热,伤及血脉,淫及筋骨,流注关节,影响全身血运行,故周身关节疼痛,痛处肿大,有时流出黄色液体,即为历节病。
【原文】
少阴 [1] 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 [2] ,即疼痛如掣 [3] 。
【注释】
[1]少阴:指手少阴神门脉,在掌后锐骨端陷中;足少阴太溪脉,在足内踝后五分陷中。
[2]风血相搏:搏,附也。风血相搏,意风与血相附。
[3]掣:拽抽。掣痛即抽痛。
【按语】 本条论述血虚历节的病机及证候。由于阴血不足,风邪乘虚侵袭,致经脉闭阻,筋骨失养,所以抽掣而痛,不能屈伸。
【原文】
盛人 [1] 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注释】
[1]盛人:肥胖之人。
【按语】 肥人多气短,外盛内虚,故脉涩小虚者多汗出,汗出腠理空虚,易被外风所侵。加之肥人多湿,又因饮酒后汗出当风,风湿相搏,故成历节。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 [1] ,脚肿如脱 [2] ,头眩短气,温温 [3] 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
[1]尪羸:形容关节肿大。
[2]脚肿如脱:脚肿,且感觉不灵敏,有如要跟身体脱离之感。
[3]温温:作“蕴蕴”解,指心中郁郁不舒。
【按语】 本条论述风湿历节的证治。本病关节疼痛、肿大,身体消瘦,头昏、气短、呕恶,下肢浮肿甚剧,故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方中麻黄、桂枝通阳;附子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白术、防风除湿祛风;知母、芍药清热养阴;姜、草和中。此方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
【原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 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按语】 本条论述寒湿历节的证治。寒湿留于关节,痹阻不通,故关节剧痛,不能屈伸。以乌头汤祛寒除湿止痛。方中麻黄发汗宣痹,使湿从汗解;乌头温经止痛,又可防麻黄之发汗太过。
桂枝芍药知母汤以风湿关节肿痛、发热为主症,治以祛风除湿清热并行。乌头汤为寒湿关节疼痛,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为主。两者一热一寒,各有所宜。乌头为剧药,当注意用法和剂量,不可过量。
【原文】
血痹 [1] ,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注释】
[1]血痹:是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症,是由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引起的疾病。血痹与痹证不同,痹证是以筋骨疼痛为主症。
【按语】 本条论述血痹的证治。阴阳俱微,说明营卫气血不足。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是阳气不足、阴血滞涩的表现。血痹的症状主要是局部皮肤麻木,重者可有酸痛感,所以说“如风痹状”。但血痹与风痹有一定的区别,前者以麻为主,后者以痛为主。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益气,桂枝通阳,辅以芍药除痹,姜、枣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剂。临床上用之治疗颈椎病肩臂麻木酸痛,效果甚佳。亦有用于漏肩风者,常在本方基础上酌加羌、防等祛风药,亦供参考。
【原文】
虚劳 [1] 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2] 。
八味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 [3] ,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 [4] 。
【注释】
[1]虚劳:凡是由于劳损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皆称为虚劳。
[2]方见脚气中:此系指原书中《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的“崔氏八味丸”。
[3]末之:碾为细粉末。
[4]日再服:一日服两服。
【按语】 本条论述肾阳不足虚劳的证治。腰为肾之府,肾阳虚则腰痛,肾气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故用八味肾气丸助阳化水,滋阴益气,使肾气振奋,腰痛自愈。
【原文】
五劳 [1] 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 [2] ,肌肤甲错 [3] ,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
大黄 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注释】
[1]五劳:皮、肉、脉、筋、骨五劳。
[2]干血:指瘀血。
[3]肌肤甲错:皮肤粗糙。
【按语】 本条论述虚劳有瘀血的证治。羸瘦是五劳到极点的表现。腹满不能食是脾胃运化无权的表现。由于虚劳日久,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导致瘀血内停、新血不生,故皮肤粗糙(血不能濡养肌肤);血虚致肝血不足,故两目黯黑。治以大黄 虫丸。方中大黄、 虫、桃仁、虻虫等活血化瘀;地黄、芍药养血补血;黄芩、杏仁清瘀热,理气;甘草、白蜜缓中。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兼扶正气的功效,用于久病虚劳、气血不运、瘀而成癥积之证。对各种包块、肿瘤、肝脾肿大、术后粘连之痛肿、瘢痕过长等均有很好疗效。本方攻补兼施,祛瘀而不伤正,其扶正不留瘀的作用称为“缓中补虚”。
【原文】
肾着 [1] 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 [2] ,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姜苓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注释】
[1]肾着:附着之意。肾着,即寒湿之邪附着于腰部。
[2]腰重如带五千钱:本句与“如坐水中”“形如水状”三句都是形容腰部既冷且重的自我感觉。
【按语】 本条论述肾着病的成因和证治。因寒湿附于腰肾,故名肾着,病因多为劳后汗出当风作凉引起。湿邪为病,所以腰冷且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常,说明病邪尚在经络,在外而未入里,内脏功能正常。所以治法上无需温肾,只需使在经之寒湿去除,则肾着即愈。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姜(主用干姜)、草温中祛寒,苓、术健脾除湿。
本方除用于寒湿腰痛外,也可用于慢性胃炎、肠功能紊乱、妊娠下肢浮肿、老年性小便失禁、遗尿症、妇女年久腰冷带下及腰部陈旧伤、劳损腰痛属寒湿者。
【原文】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按语】 本条总论水肿病五种类型的脉证,并提出相关病证的治法及预后。
风水,风邪在外主表,故脉浮、恶风。湿邪流注关节则骨节疼痛。皮水,亦在表,脉亦浮,其证常有头面浮肿或有发热等症。皮水与脾肺关系密切,脾主四肢,故踝部浮肿。脾位中焦,故腹如鼓。因病在表,表者汗而越之,因此治以因势利导之法。正水、石水与肾的关系密切,正水是肾阳不足,水气停蓄,故脉沉迟。石水则系阴寒凝结下焦,故脉自沉。两者皆在里,故均以胸满为主症。黄汗与脾有关,因水湿内郁,营血受病,故脉沉迟。脾虚不运水湿,故胸满。湿郁久而化热故身热,四肢、头面肿。因汗出色黄,故称黄汗。黄汗之病,久不愈易发痈肿。
从本条所述脉证可以看出,水肿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肾失开阖,不能化气行水。三脏之中,尤以肾最为重要,因肾为水脏又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即聚水而成病。
从以上五种类型肿病可以看出,肿病有表里上下之分。如风水、皮水均属表,但前者为表中之表,后者为表中之里。正水、石水均属里,前者影响及上,为里中之表;后者病结在下,为里中之里。黄汗为水湿化热,伤及营血。
【原文】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防己黄芪汤方:方见湿病中 [1] 。
【注释】
[1]方见湿病中:防己黄芪汤方在《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记载。
【按语】 本条论述风水表虚的证治。风水脉浮,是病在表;汗出恶风,是卫气虚不能固表;身重为水湿内停所致,故用防己黄芪汤补卫固表,利水除湿。腹痛者加芍药以通血闭,止疼痛。
【原文】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 [1] 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注释】
[1]聂聂动:形容其动之轻微。
【按语】 本条论述皮水的证治。脾主四肢,脾病则水溢四肢而浮肿。水停皮中,水气相搏,皮肤微微而动而闻及响动。用防己茯苓汤通阳化气,表里分消。方中黄芪、防己走表搜湿,使水从皮解;桂枝、茯苓通阳化水,使水从小便而去,桂枝与黄芪又有通阳行痹之功;甘草调中,黄芪健脾。脾旺则水可制,以免水肿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