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断改变,不断突破,需要自上而下层层传递改善意识。领导者自身要做好表率,当好企业持续改善的驱动者。与此同时,要通过恰当的管理机制将改善的意识层层传递给每一位员工。
领导者要当好持续改善的驱动者
要带领企业走向成功,需要领导者拥抱变化,保持空杯心态去持续地学习,主动探寻企业持续改善之道。
市场风云变幻,跟不上市场变化脚步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为带领企业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企业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强化学习。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就是一个好学之人,他说:“只有抓紧每一分钟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都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我觉得每一名海尔员工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做木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使海尔集团这支联合舰队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素质高的战斗集体。”
通过持续学习,在生产现场管理方法上,张瑞敏独创了“6S大脚印”法则。在海尔每个生产车间中,都可以见到一个约60厘米见方的大脚印图案,图案前方悬挂着6S标语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公司每天的工作交流会议都会在6S大脚印处举行。若有员工违反了6S标语牌中的任何规定,该员工都需要站在大脚印上,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检讨。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也可以站上6S大脚印介绍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体会和心得。
此外,张瑞敏还结合海尔的“短板”,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法改善企业管理,包括OEC管理法、“SST”机制、SBU模式、人单合一等。
在张瑞敏的带领下,海尔集团达成了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因此,企业领导者只有面向未来不断学习和思考,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当好持续改善的驱动者,才能带领企业这艘巨舰驶向更远的地方。
强化目标执行的过程管理
企业领导者要带领企业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不仅要以身作则当好持续改善的驱动者,让员工见贤思齐,自觉树立改善意识;也要做好目标执行的管理者,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改善。对此,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工具,跟进员工整个的目标执行过程,在过程中及时纠正指导,从而指引下属持续改善。
为自上而下层层传递改善的意识,远大住工每年都会抓牢目标的分解与执行。远大住工会对准公司的年度目标,并结合各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部门。为确保目标执行到位,各部门会将年度目标拆解成月度目标,月度目标拆解成周目标与日目标,并每日动态更新与点检。
为强化目标执行的过程管理,远大住工各部门都会借助一定的管理工具强化过程管理。例如,远大住工精益办就借助“日清工作表”管理周目标与日目标的完成情况。在“日清工作表”中,包括KPI指标、周任务、日清工作、完成状态、责任人、未完成说明等内容。其中,KPI考核指标由部门负责人确定;周任务由组长与小组成员共同确定;日清工作由组员当天晚上填写第二天的工作,每天下班前由组长确定日清工作完成情况,并将完成率报至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进行排名公布。针对当日未完成的任务,部门负责人会督导相关责任人进行检讨分析,制定改善对策。
加强目标执行的过程管理,能让公司上下形成积极改善的氛围,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顺利达成更高的目标,进而提升公司的整体水平。
贯彻落实改善的主体责任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的改善往往需要由明确的责任主体去推进。如果问题责任不明,就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使改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管理者必须合理分解问题,明确问题改善的责任主体,并督导责任人积极改善。
为督导问题改善,某制造企业每月都会对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分类,并进行异常统计分析,如表1-1所示。
表1-1 5月异常工时统计(示例) (单位:分钟)
通过统计5月的整体异常情况,公司将异常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督导相关部门进行改善,如表1-2所示。
表1-2 5月异常工时各部门责任占比
分解各部门的异常责任占比,一方面能让各部门清晰了解自身在问题改善中的责任,积极实施改善工作;另一方面公司能有效了解异常出现的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督导。
通过分析企业内部需要改善的问题,并建立问题改善责任分解机制,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的部门或个人,并督导其进行改善。如此,企业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少。一旦企业内部常态化抓好问题改善责任落实工作,员工就会自觉地以主人翁意识重视改善工作,企业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全员精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