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讲
工作条件很重要

有了得体的着装,译员已经做好了自身的硬件准备。然而,口译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赖于一系列外界条件,这其中有一些是不受译员掌控的。如果工作条件不达标,口译员的工作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1.口译工作需要的设备条件

口译学者Robin Setton(1999)曾对同声传译的工作模式做出以下定义:

在专业条件下进行的同传会议中,译员佩戴耳机,坐在有控制台和麦克风的隔音翻译间进行口译。翻译间可以直接看到会议室。译员将听到的内容实时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听与说之间相隔数秒时间。译员之间每隔20—30分钟交替一次,或在发言人自然停顿时交替。

该定义提及了同传工作时的外部硬件条件,包括翻译间要隔音、看得见会场,但这一描述还不够全面,真实的同传工作环境还应满足更多条件。

我们先来看一组同声传译现场的照片:

201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在印度德里召开。图为摆放在主会场正后方的同传翻译间,全景模式拍摄。

翻译间内部图

从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出,标准的翻译间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隔音。翻译间应该能够隔离外部声音,包括会场扬声器里的讲话原声及环境噪声。

(2)可视。口译员从翻译间内部应该能够直接观察到会场,特别是主席台的情况。如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直接观察,应配备监视器,使口译员看到会场画面。

(3)可用。翻译间应当配备至少两套口译员所需的专业设备,包括耳机、话筒、控制面板、台灯、电源接口、通风设备等。

(4)舒适。翻译间应当至少能够同时容纳两人,有桌椅且桌面有足够空间供译员摆放会议资料、电脑、纸笔、饮用水及其他个人物品。

我们首先谈谈为什么翻译间需要隔音。我们知道,同传译员需要边听边说,在聆听讲者的同时产出并监听自己的译文。同传间可以将外部的环境音屏蔽掉,只通过头戴式的耳机向译员播报原声,这样一来,口译员听到的就只有讲者的声音,而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另外,口译员还可以根据需求自主调节音量,保障清晰的信号输入。与此同时,翻译间的封闭环境中只有译员的声音,一来方便译员及搭档监听译文质量,二来保证听众佩戴的接收器中只有译员的声音。

为什么需要可视?首先,观察发言人的表情及肢体语言能够辅助口译员加强理解;其次,观察听众的反馈有助于译员及时更正自身失误。例如,如果突然发现有多位听众回头望向翻译间,口译员需要检查自己的输出频道是否正确、话筒是否正常开启等(详见第4讲);最后,可视的翻译间还能帮助译员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一次,笔者翻译一场小组讨论,中方主持人在介绍嘉宾时说:“我就从最左边开始介绍,第一位是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韦伯教授。韦伯教授在心理学方面有很深的研究,Ta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2015年,Ta首次造访中国……”由于在翻译间观察不到主席台,笔者无法判断Ta是男是女,但译成英文时又必须在he和she之间做出选择。于是笔者按照大概率猜测Ta是男性,用he来指代。结果,轮到韦伯教授讲话时,她首先就说“Actually I’m not a he, I’m a she”,引发在场的英文嘉宾哄堂大笑,但没有监听英文翻译的中方嘉宾却一头雾水。由此可见,符合要求的同传间对口译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没有隔音的翻译间:主办方临时拆掉专用翻译间,把设备放在主席台旁的休息室内。口译员会同时听到扬声器与耳机中的原声。与此同时,扬声器的原声飘进了口译员的话筒,与口译员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播放给了现场听众。

与前两个条件相比,可用与舒适的评价标准更加主观,也更容易被主办方忽视。有时候,主办方认为译员虽然有两到三人,但是并不会同时工作,因此一套设备就应该满足需求;有的主办方则认为译员不需要同处一个空间,于是给译员分别准备了独立空间,影响了译员之间的协作。

译员姚斌和雷中华在一次会议上,主办方安排的是单人同传箱,两人只能相对而坐,通过敲玻璃的方式互相轮换。

有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翻译间无法搭设在会场内,主办方在翻译间内安装了监视器,确保译员看得见主席台。

世界气象组织大楼内的同传间,由于距离主席台较远,专门配备了监视器,方便译员识别讲话人身份。

纽伦堡审判首次大规模采用同传。图中有四组译员在同时工作。早期的同传间并不完全隔音,翻译间的顶部和后方是开放的,不同语种之间存在干扰;翻译间的设置也不理想,虽然都是透明玻璃,但是后排的译员视线仍会被前排遮挡。

2014年3月,笔者受邀为央视对失联的马航MH370航班新闻发布会的转播活动做同传,工作地点就在央视演播室内。笔者进入演播室才发现,现场并未搭设用于隔音的翻译间,也没有专业的同传系统,只有工作台、简易的耳机和话筒。

需要指出的是,在早期的同传活动中,人们对翻译间的设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演变,从业者通过总结和反思实际工作条件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才逐步形成了今天标准的条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别于1974年及1981年对固定翻译间及移动翻译间制定了相关标准(ISO 2603和ISO 4043),两项标准经过数次修订,现已逐渐臻于完善。两项标准对翻译间的尺寸、结构、材料、通风、照明、气味、颜色等方面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为口译员的工作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翻译间仍然无法满足两项标准中的要求。

2.译员如何在实战中保障工作条件

在实战中,为保障良好的工作条件,译员需要做以下三项工作:

(1)译前确认。译员要在会前与主办方确认翻译间的搭设情况,如翻译间是固定的还是临时搭建,如果是临时搭建,则要确认其摆放的位置和朝向,确保可视。译员姚斌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由于事先没有与主办方确认翻译间的情况,以为主办方在邀请同传译员的同时自然会联系同传设备,结果会议那天到了会场,左找右找也没有找到翻译间。一问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他们以为译员会自带翻译间来。结果,只能由主办方临时联系设备公司提供翻译间,译员也只好从同传改成交传,会议的进度也拉慢了不少。后来同传间终于到达,技术人员现场一阵忙活之后装好了同传间,此时会议都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了。

(2)译中应对。如果是陌生的会场或首次接触的会议,会议当天口译员应比平时更早到达会场,留出临时调整翻译间的时间。一次,笔者受邀为某智库举办的圆桌会议做同传。由于是首次合作,为避免突发情况,笔者当天早早赶到现场,结果发现翻译间前挡着一道屏风。经询问,工作人员告知笔者是因为主办方认为翻译间“太丑”,会破坏会议室的“整体感”。笔者当即向其说明了利害关系,并要求其将屏风撤掉。所幸时间十分充裕,顺利完成了调整。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中外嘉宾已经落座,就几乎不可能撤换屏风了。

被遮挡后的翻译间内部视野。

用来遮挡翻译间的屏风。

屏风被撤掉后的视野。

当然,如果因客观原因导致不可视,译员仍然有补救措施,如在“韦伯教授”一例中译员对其性别判断失误,在意识到错误后仍可在中文频道向中国嘉宾做出解释;或者自始至终用Professor Weber来指代Ta,虽然这样显得啰唆,却可以避免失误。

(3)译后教育。客户教育是译员的一项长期任务。许多会议的主办方工作人员并不了解译员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果译员未能在会议开始前排除不利因素,则应在事后向主办方说明情况,达成共识,避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

案例 “我们的口译每二十分钟就会中断一次,您要有心理准备”

国际会译口译员协会(AIIC)成员陈可和两位同事受邀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一场国际研讨会担任同传。由于会议举办地相对比较偏远,陈可在行前特意向主办方说明了口译设备的相关需求,得到的回复是设备都已经准备妥当,不必担心。

三名口译员赶在会议开始前一天的夜间到达德宏,本想去会议室测试一下设备,却被告知工作人员都已经下班,只好作罢。第二天一早,陈可及同事早早赶去会议室做准备,并在会场的正后方找到了翻译间,但仔细打量下来却让他们哭笑不得。

原来,翻译间虽然在隔音和视野等方面都满足基本要求,但空间却出奇狭小,同时只能容纳一个人,这给三名口译员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按照平时的习惯,陈可和同事每隔二十分钟会轮换一次。正常情况下,两名口译员同处一室,彼此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示意,就可以无缝交接。如果每次只能坐下一个人,在交接时里面的译员就需要先停止工作,站起身走出来,让接替的译员坐进去,戴上耳机监听一段时间,才能开始正常工作。这一进一出,至少需要半分钟到一分钟的时间,对于耳机里没有任何声音的听众来说是非常漫长的等待。此外,无法同时“在线”,也意味着译员在遇到理解障碍时无法相互帮助,会影响口译表现。事已至此,如果不把问题讲清楚,口译员势必会受到投诉。

狭小的翻译间只能容纳一位译员。

于是,陈可找到会议负责人,跟对方详细说明了情况,并告诉对方对口译的中断要有心理预期。

案例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口译员会遇到许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导致自身工作受到影响。对此,口译员要有所预判,尽量在会前排除潜在的不利因素。本例中,因为地处偏远,陈可担心硬件设施可能达不到要求,特意在会前跟主办方确认了设备需求,但最终还是出了意外。在这种情况下,译员选择及时向主办方反馈问题,说明情况,以争取主办方对口译员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客户教育。

思考与讨论

新冠疫情下,许多会议改为线上举行。想象一下,如果你受邀为一场线上论坛做同传,在工作条件上应该与主办方确认什么?自己要做哪些准备?

拓展阅读

1.Robin Setto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 , John Benjamins, 1999, 1.

2.AIIC有关会议口译员工作条件的标准:https://aiic.org/document/4201/Professional_standards_ENG.pdf,https://aiic.org/document/4195/Code_of_professional_ethics_ENG.pdf。

3.ISO制定的固定及移动同传间标准文件:http://www.barinas.com/ISO%202603.pdf,http://barinastranslation.biz/ISO%204043.pdf。

·本章小结·

1.口译员需要良好的外部工作条件支持。

2.同传翻译间应当隔音、可视、可用、舒适。

3.国际上已经有针对同传翻译间的通用标准。

4.在实战中主办方对国际标准的执行情况不一。

5.译员可以通过译前确认、译中应对及译后教育来改善工作条件。 bGz4YMN9Vqj7ZLaFP+Q77NgHJf+ExXvIBhXXs99kapE13cHgV3Y34QMz0ediI1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