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讲
背景知识:“译路顺风”的诀窍

在任何有关译员能力的理论或模型中,都少不了背景知识,足见译员背景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在本书第1讲中,我们提到了知识储备对译员成功通过面试、拿到工作机会的重要价值。而在译前准备中,背景知识也是译员不可或缺的功课。特定领域的知识越丰富,越全面,译员工作起来就越从容,越觉得游刃有余。

1.背景知识及其重要性

Daniel Gile (2011)曾提出一个译员的“理解”等式,即:

Comprehension = KL + ELK + A

(KL –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ELK –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A – Analysis)

根据他的说法,译员要想理解一段原文,除了要有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充足的语言外知识,也即背景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译员在翻译专业性较强的会议时,会感觉发言人的讲话每个词都听懂了,但就是不明白发言人讲话的意图是什么。那么,一名合格的译员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背景知识呢?

根据Robin Setton和Andrew Dawrant(2016)对译员背景知识的分类,广义的背景知识至少包括以下五种类型的知识储备:

(1)在国际事务、政治外交、经济、商务等领域超过普通人的广泛性知识;

(2)在口译服务常见领域,如商务和财务管理(包括预算、审计等)等领域,以及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工作流程的知识;

(3)对母语和外语使用国的社会文化知识;

(4)特定会议主题相关的知识;

(5)与交际语境相关的知识,如当事双方,召开会议的原因,所讨论或有争议问题的历史和背景等。

如果译员能具备以上所列的完整的知识架构,译员在口译工作中就能做到从全局出发看具体问题,特别是在遇到逻辑不符、信息不清和发言人口音重等挑战时充分调动自己的背景知识储备,做出正确的判断。

2.有无背景知识的差异

一般来说,译员在连续从事口译实务工作五到十年以后,在口译技能方面都能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到了这个阶段,区分译员质量的往往就不再是口译技能本身,而很可能是背景知识储备的数量和系统性。

口译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有些资深老翻译在做有些会议活动口译的时候完全不做译前准备,甚至是到了会场才抬头看看大屏幕上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讲这个故事的人可能是想说明老翻译倚老卖老,不认真对待工作,告诫年轻翻译不要成为“老油条”,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或许老翻译的这种行为恰恰说明了他们在长期的口译实践中积累了足够的背景知识储备,使得他们无须做任何译前准备,也能对会议相关的话题及讨论内容了然于胸。

当然,我们是绝对不建议译员在没有100%把握的情况下效仿这种行为的。而且我们也想强调,即使是经验非常丰富的老翻译,也可能在会议现场遇到新问题,因为口译员服务的会议所讨论的往往是行业内的前沿问题,这些问题对一些业内人士来说也是崭新的,因此对相关知识的译前准备绝不可掉以轻心。

笔者曾经有一次服务一个主题为“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国际研讨会。与笔者搭档的是环保部的内部译员,也是笔者以前的学生。笔者在会议前,花了很大精力整理和记忆各种“POPs”物质的中外文名称如滴滴涕(DDT)、氯丹(Chlordane)、灭蚁灵(Mirex)、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七氯(Heptachlor)、毒杀酚(Toxaphene)等,可是到了现场同传时,一旦发言人频繁提及这些名称时,就总觉得脑子不够用,嘴不好使,心里也很紧张。而轮到搭档翻译时,听到他不但在说到这些术语时如行云流水,而且在翻译关于它们的使用领域、使用方法等内容时也是头头是道。茶歇时,笔者问他是怎样做的准备,他回答说,他平时工作中的一部分内容就是“POPs”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所以他不需要专门准备,对发言人要讲的内容也知道得八九不离十。这就是充足的背景知识储备对提升口译表现的意义。

另外一次会议,一名美国经济学家在介绍中西经济贸易史的时候,忽然提到了1793年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事件。因为笔者对中西文化交流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前后的事件和史实都比较清楚,所以虽然发言人有些地方讲得比较含糊,一语带过,但笔者却将整个事件的核心内容非常准确地翻译了出来,使得听众清楚地了解发言人举例的内容,进而通过这个案例加深了对中西贸易关系史问题的理解。

3.背景知识不足的危害

以上我们看到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有无背景知识的差异。那么,如果译员没有做充分的译前准备,也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储备,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笔者在口译行业初出茅庐的时候,曾经有过背景知识准备不足的教训。一家国际银行机构的代表要去拜访国家发改委,谈一个双方合作的能源项目的推进问题。笔者受雇前往提供交传服务。头天晚上较晚的时候,客户方发来了厚达数十页的项目相关资料。因为时间比较晚了,笔者只是快速浏览了一下项目资料,觉得只是一个小时的会见,双方不会谈得很深。到了第二天工作时,笔者才发现,双方在寒暄了几句之后,谈的都是项目细节,而自己对这些细节完全不了解,只听到一个一个的地名、术语和词汇,但却很难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至少有一半的意思是没有翻译出来的。国家发改委的那位处长英文很好,她明显感觉到译员对项目不够了解,于是她自己直接用英语跟外宾交谈,双方聊得很投机。而笔者坐在一旁,脸红心跳,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那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简直是“如坐针毡”。其实,笔者的经历在不少译员身上都曾发生过,由于译前准备中对背景知识的关注不足,译员的角色在现场被某位代表临时客串,甚至译员当场被“炒鱿鱼”的现象并不鲜见。对于新手译员来说,这种经历不仅可能会给自己心里留下阴影,而且更糟糕的是对自己的职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译员服务的与会各方通常都是行业内的专家,他们都具备非常系统、完整的领域内背景知识储备,如果译员不能积累充足的领域知识,很可能会被“挑刺”,乃至“看扁”,后果严重。

4.译前准备中的背景知识积累法

译员积累背景知识的方法很多,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能够在口译工作中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便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以下这些方法可以作为译员进行背景知识储备的手段。

(1)专有名词、术语和概念

专有名词、术语和概念是背景知识的一部分,也是背景知识的基础,译员必须在译前准备中根据一切能得到的会议相关资料总结、整理和“内化”这些内容。我们在第5讲中已经介绍了译员迅速积累术语和词汇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2)发言人和讲稿的领域背景

在译前准备中,译员应对发言人的背景做充分的调查,增强对发言人背景,特别是专业背景的了解。一名教育行业的发言人可能有理工科的背景,一位物理学的教授也可能同时是一位业余的诗歌爱好者。他们在交谈时很有可能会提到他们原来的专业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译员必须对此有所准备。有必要的话,译员还可以上网去搜索特定发言人以前讲话的音视频,从而对他的语音、语调、语气、语速、发言风格,乃至手势动作等都提前熟悉。这些都可归于译员的背景知识储备,也都会在现场工作时用得上。如果译员拿到发言人的讲稿,则更有必要根据讲稿的内容,按图索骥,查找与发言主题相关的内容,并积累相应的背景知识。在理想的状态下,译员对发言主题的理解应该达到领域内专家的理解水平。当然,不是每个译员,在每个领域都能做到这一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确会看到有些译员在某些特定的领域的确达到了专家水平,甚至自己就是行业认可的专家。

(3)知识体系的构建

最成功的背景知识积累是形成对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体系。一旦形成了知识体系,译员就有能力对发言人讲到的内容进行更加精准的判断。译员可以利用如思维导图这样的工具来制作知识体系图。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译员要去服务一场有关生物质能的会议,那么译员就需要围绕生物质能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该体系应该涵盖生物质能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以及相关概念。生物质能的上位概念就是可再生能源,其相关概念就包括风能、太阳能等,而其下位概念则包括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译员其实可以利用一些网络百科全书来制作知识体系图。有了知识体系图之后,译员的大脑中就会形成完整的认知图谱,译前准备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以上为参考百科词条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的简单地以生物质能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图。可以看出,通过知识体系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与生物质能相关的话题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上图只是作为示意图,译员在译前准备中还可以做出更为复杂精细的知识体系图,帮助自己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方式积累更加系统的背景知识。

案例 此“蓝牙”非彼“蓝牙”

2019年10月29日,国际边界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主办方事先已经为同传译员提供了讲稿。会议开始后,副部长首先对外宾表示欢迎,但很快就跳脱了预定的讲稿,回顾起自己的工作经历。他说道,“本人从80年代加入外交界以来,一直在从事和‘蓝牙’相关的工作。”

由于与朱玉犇搭档的外交部口译员在译前准备时曾对讲者的个人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还上网搜索并收听了他在其他场合的发言,了解到他此前曾任中国驻印度大使,而且讲中文时带一点南方口音。根据这些背景知识,译员在思考片刻后,把“蓝牙”译为了“South Asia”(南亚),准确地传达了讲者的信息。

案例分析

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口音是常见现象。带口音的发言并不局限于国外发言人,国内发言人同样有可能带某种方言口音,而译员在口译时由于认知负荷增大,往往对口音的识别能力降低,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对原文进行判断了。

本案例中的发言人因为有南方口音,所以他说的“南亚”听起来像是“蓝牙”,如果译员译前没有对发言人做充分的背景调查,很可能会卡壳,或者错误地将“南亚”译为blue tooth(蓝牙),使听众迷惑不解,甚至闹出笑话。然而,正是由于译员不仅对讲者的职业背景进行了调查,因此在现场遇到问题时,能够在瞬间调动这些背景知识的积累,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说,完整的背景知识结构能够帮助译员更加准确地对发言人讲话的内容做出预测或判断,从被动听辨转向主动听辨,减轻口音、术语或概念带来的认知负担。

思考与讨论

设想一下,假如您被邀请为每年在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做同传,你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知识?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

拓展阅读

1.Andrew Gillies: “Preparatio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 A Student’s Practice Book , Routledge, 2013, 26-33.

2.Daniel Gile: 《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74-81。

3.Robin Setton & Andrew Dawrant: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 a Com plete Course , John Benjamins, 2016, 42.

4.姚斌、朱玉犇、孙婷婷:《会议口译实践》,《会议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232-264。

·本章小结·

1.背景知识是译员理解原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无背景知识决定译员的口译质量,背景知识不足会导致翻译服务质量下降甚至失败。

2.在译前准备中,译员可以围绕专有名词、术语、概念、讲者背景、讲稿内容等积累相关背景知识。

3.译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围绕特定会议主题构建知识体系图。

4.充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译员对特定领域形成系统性的理解,从而能够应对口音、语速等口译中的常见挑战。 sOpqeS86IWSzLeXtglN0CQRRvTBFEBRlIgkMKrVCe2xCB2RDPM3zSb6HGAtvSm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