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5种关键的教学法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新的信息被老师传递给没有掌握它们的孩子。你采取的教学方法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孩子、老师、师生关系、信息以及知识传递的规则。

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孩子,你可以从他们已经了解的知识入手,然后再一点点建构新知识。例如,你先讲一个基本原理,或者利用他们已知的概念知识来扩展和引入新知识,然后设置一个问题解决型任务,让他们参与其中,进而强化新知识的学习。

作为一名老师,你的角色实际上是 为孩子设置有用的“障碍”课程,让他们在消除障碍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该方法被称为建构主义教学法。这是一个讲解复杂概念的好方法,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从更小、更简单的概念中构建了这些复杂概念。孩子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就会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继续学习。例如,孩子通常这样学习乐器:首先掌握音阶,学习乐谱的读法和乐器的基本操作,再对越来越复杂的技能进行组合。

如果你教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两个孩子,你可以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在孩子之间创造一个合作的环境。你无须以高度系统化的方式传授知识,而是要将孩子已经知道的知识作为基础,来传递你想教的内容。类比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在旧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对新概念的理解。

然而,建构主义教学法的一个缺点是它一般以单独的、非系统化的形式呈现。这使得有些孩子很难在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导致学得不好。孩子需要系统化的讲授方式,他们更希望老师准确地告诉自己如何思考和理解某一概念,而不愿意自己构建对概念的理解。

此时,你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综合教学法。你小时候坐在教室里上课时有没有想过,“我学的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因为你不明白如何将这些课堂知识应用到现实世界中。假如你的老师当时采用了综合教学法,也就是以能够达到实用或应用为目的的方式来讲授新知识,也许你就不会这么想了。例如,外语老师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他们在其他国家可能遇到的某些场景,如在餐馆点餐。

这种方法很奏效,原因是它将枯燥、抽象的知识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使其变得生动起来。如果孩子明白一节课的意义,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他们就更有可能受到启发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你已经忘记了在高中学到的所有三角函数知识,因为你在日常生活中从来不需要应用这些知识!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些知识更适合采用综合教学法来讲授却未被采用。这或许可以说明,你非常喜欢的那些老师可能是运用了这一方法的人,他们会努力让无聊的课程变得切题、与时俱进和生动有趣。

回忆一下你在学校时的情景,有没有哪位老师经常说:“现在分成4人一组。”有些孩子讨厌小组合作,但是老师总有充分的理由在课堂上或教室外采用协作式教学法。协作就是在小组中利用团队配合来分享学习的过程。一些教育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一起做某件事情时,学习能力会获得提高。因为人类是社会性生物,与自己独自安静地坐下学习相比,和他人解释、交流、谈判、澄清甚至争论的过程能使话题变得更清晰。

通过协作的方式,老师可以让其他孩子来充当合作老师。 小组合作几乎可以保证小组中的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技能, 因此,每个孩子既可以在某些方面帮助他人,也可以在自己较弱的方面得到其他孩子的帮助和支持。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孩子都在自我修正和提高,此时,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作为小组中的一员,或者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推动者,负责创造小组成员能够团结合作的条件。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协作式教学法被一所学校的老师们采用,其中一位科学老师要求孩子们针对某一概念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并编写一份科学报告。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们能明确各自的技能,进而承担相应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通力合作,也希望彼此的技能和知识能助小组一臂之力。这种方法在课堂外也同样适用,许多人在教学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例如,新员工不会操作机器,经理可能会让稍有经验的员工在他的监督下对新员工进行培训,那么这位有经验的员工就可以在教授他人的同时巩固自己的知识。与经理相比,这些有经验的员工在某种程度上同新员工接触得更多,同时他们还会想起当初自己不会操作机器时的感觉,也就更能理解新员工的困境。经理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自然分享知识的过程来完成对新员工的培训。

另一种高效的方法是探究式教学法。顾名思义,这种方法将问题作为学习过程的核心进行探究。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会问:这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发生X、Y、Z?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怎样才能从A到B?这就是学习在我们头脑中自然展开的方式。这种探究式的方法在提出问题、找到答案以及两者之间的环节中起到作用。例如,你在点击“确认查询”时,页面展示出了问题、答案和得到答案所用的方法,这向孩子展现了整个操作过程。

你可以提出一个“结构化探究”,即给孩子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但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你也可以使用“引导式探究”,即只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自己创建方法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你还可以利用“开放式探究”,即什么都不提供,不提供问题、方法或答案,让孩子自己设计这些方案。开放式探究是诸如蒙台梭利等教育方法的根基。在此方法中,不同年龄的孩子被分为一组,他们可以学习任何他们想学的东西,这使得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再自己想办法来回答这些问题。

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去思考新问题的意识,而不是单方面依靠老师向他们灌输枯燥乏味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你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解决了旧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下面这个新问题呢?”也就是向孩子抛出一个问题和方法,推动他们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同样,你也可以在指导朋友时给他们三本书,让他们设计一个自己认为最能挖掘这三本书核心内容的问题,这不仅会促使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新方法,还会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有很多好处,比如它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但它也有一些缺点,其中最大的一个缺点是,对于老师来说,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准备一堂课是有难度的。为讲授一个概念,老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这比采用其他方法来教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你为他们精心准备的问题,这种方法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孩子思考速度较慢或有学习障碍,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让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方法是否可以混合使用?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这就涉及最后一种教学法——反思教学法,它将定期反思置于学习的中心。虽然上述方法都有其价值,但若不假思索,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使用它们,那任何一个方法都不会奏效。因此,反思教学法要求老师定期停下来,评估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否存在偏差,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老师要经常反思: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孩子学得更好吗?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吗?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这样?怎样做会更好?新手老师常被鼓励要勤于反思,因为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自己应该知道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以及产生最后结果的原因。这种方法强调了一个重要原则: 教学的本质在于实用。 没有太难的题目,也没有太笨的孩子,只有不合适的方法。当你反思时,你会提醒自己教学只是一种工具,你可以而且应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会促使你不断尝试。但像探究式教学法一样,它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为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

后面章节会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到这5种教学方法。你要记住的是,尽管许多现有的教与学的理论是为传统课堂设计的,但这些理论和方法是通用的,不要让你的认知局限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式。 pX6jMKfzLbPphZXyuFho9O8gGin6fM2DAoofNJ3F+HC+9js7fSgSIXtLI7rugQ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