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杨浦区在教育创新和综合改革这两个领域一直是走在全市前列的。全区通过一个重大的市级课题,十余年来引领着一批中小学校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当然,这些中小学校长也在积极参与市、区的各项子课题,献计献策,敢试敢闯,得到锻炼成长。本书的作者——上海市二十五中学党支部书记倪向东就是这样一位在这种互为依存的机制中成长快速的优秀人才。

倪向东是我在德育实训基地(2015—2018)的学员。在我的印象中,他讲着一口乡音浓重的普通话,为人儒雅、睿智、坦诚。尽管做了多年的工会主席、校长、书记,还到贵州省的国家级贫困县支教一年,经历丰富,但依然好学、善问、谦逊。在交流讨论中,他喜欢第一个发言,谈自己的观点,论教育热点,很有进取心。2021年年初,他问我:“导师,我将在今年4月中旬写完一本书,您能给我写个序吗?”果然,我在4月中旬拿到了他的科研专稿《“四自教育”培育阳光少年》。在仔细拜读后,我应允了他写序的请求。由于我没有亲身参加他的课题研究,只能谈点阅读后的体会。

一、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

倪向东和他的科研团队,最初是承担了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协会的一个课题,还得了奖。后来他们发现,课题得奖固然值得欣喜,但学校得到发展,在培育学生和成就教师上取得突破更重要。于是,倪向东和他领导的校级班子及整个科研团队,花了五年时间,把原先的课题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得到了这项初步的科研成果——《“四自教育”培育阳光少年》。

纵观上海许许多多的初级中学,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学校真的不少,但倪向东和他的团队还是做得很有生气和特色。他们把德育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统整起来,形成了一条脉络非常清楚的主线:阳光—阳光发展—阳光师生·阳光校园—阳光规划、阳光教师、阳光少年、阳光课堂、阳光管理、阳光校园。

第一,确立了“阳光”是育人的核心目标。什么是“阳光”?就二十五中学的学生而言,是“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学有所长”。怎样让阳光照耀校园?学生要与阳光同行,教师要与阳光同行,学校也要与阳光同行。教师、学校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第二,“阳光发展”成为二十五中人的办学理念,培育高素质的“阳光少年”是学校的核心指向与终极目标。很自然,“建设阳光校园,培育阳光少年,成就阳光教师”成了学校的办学目标。

第三,怎样让“阳光师生·阳光校园”这个理想和追求得以实现呢?学校在顶层设计中规划了六个模块,即阳光规划、阳光教师、阳光少年、阳光课堂、阳光管理、阳光校园。这样,就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即理念、课程、管理、课堂教学转型等统整起来。以上,既是学校的工作思路,也是学校的实践之路。一所学校的发展,本质上是实践,也是探索。

二、非常重视对德育载体的研究

长期以来,上海在德育工作中花的时间、精力、经费等真不少,为什么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对载体的研究,而二十五中学恰恰在德育载体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

第一,他们在做“四自教育”校本德育课程时,融合并渗透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指导教育等。这里的“融合”和“渗透”非常重要。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具体的德育研究项目,“单打独斗”一定是过不了关的。

第二,他们在对载体的认识上比较深刻。怎么做“四自教育”?就是把呈现在外的道德要求及品行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再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的过程,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学校在做“四自教育”时,选择的方法和路径是言传、身教、体验、榜样、激励、惩戒等,并对诸方法进行多向互动,反馈协调,全面把握,持续推进。

第三,在做“四自教育”时,注意操作性和彼此间的内在逻辑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恰恰是学生身心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例如:①预备年级开展“自理成人”主题教育。这一阶段强调立规矩,学会自理,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习惯。其特点是遵规自理,学练成人;要义为“把优秀练就习惯”。②初一年级开展“自律成长”主题教育。这一阶段强调辨别是非,不断自我约束,主动实践,塑造形象,学会内化。其特点是明德自律,静心成长;要义为“把习惯铸成品质”。③初二年级开展“自强成才”主题教育。这一阶段强调不断修身自立,自我激励,奋发图强。其特点是笃学自强,立志成才;要义为“让品质砥砺行动”。④初三年级开展“自信成功”主题教育。这一阶段强调自信品质的培养。人有了自信,就有了人生成功的动力源泉。自信的培养,越早越好。其特点是敦行自信,走向成功;要义为“让行动成就梦想”。

三、采用分年级、分项目推进的办法,把“四自教育”做下来

在德育实施时,非常难的一项工作是把认定的项目目标,统整为学生自己喜欢、能自觉执行,并能持久地坚持下去的自觉行动。换句话说,能把它落实下来,能做成功。二十五中学在具体实施时,有三种做法是富有智慧的:一是在顶层设计时就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在实施“四自教育”时,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二是他们以国家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杨浦区制订的《行为规范标兵校标准》,以及多年来积累的各个班级的班规为基础,按照“四自教育”要求,确定行为规范的教育目标,再化繁为简,确定各个年级的主要教育点;三是把主要教育点整理成学生能模仿、能触摸到的几种规范行为。以预备年级为例,提出了“勤奋学习”要做到五条,“遵规守纪”有五条,“文明礼仪”有六条,“卫生习惯”有五条,“按时到校”有三条……如此,让学生在不断经历自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从而获得长大成人的体验和向往。

四、将评价和反馈覆盖到每个班级和每位学生

自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之后,怎样用好评价,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十分重视的工作。二十五中学在这方面也是做得比较扎实的。

学校以“集七色卡—争四自星—做阳光少年”三个递升的评比层次为主线,让每个学生体验每级目标达成之后的愉悦,从而满足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还在各个年级设置了学生自我评价量表,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例如:预备年级设立“自理评价量表”,初一年级签订“自律承诺卡”,初二年级填写“笃学自强记录表”。最有意思的是,初三年级的“阳光行动记录表”和班级“自信三法”宣传栏,完完全全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状态设置的。方法一要求学生“微笑,抬头挺胸”,方法二要求学生“坚决不打疲劳战”,方法三劝诫学生“千万不要攀比”。整个设计精细、实在、富有操作性,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以及开展励志教育,都很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感染力。

五、学校实践探索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在“四自教育”领域探索了五年多,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第一,学生在“四自”品质、道德素养、个性特长、践行能力等方面,获得了明显的发展与提升。实践探索提炼出的二十五中学“阳光少年”的品质特征,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和学校的财富。非常富有二十五中学特色的“四进四亮”(“走进大学亮追求”“走进企业亮技能”“走进场馆亮情怀”“走进社区亮责任”),丰富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第二,教师在“阳光育人”的课程载体以及实施途径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尤为可贵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工作实践中,他们对“四自教育”与他育的关系,也有了清楚的认识与理解。第三,学校初步构建起“四自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形成“阳光育人”课程文化,特别是初步建立起“家校合作共育”的阳光共同体,提供了家校沟通的新思路。总之,二十五中学在“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经验和具体做法,富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在人的一生中,职业和事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论,职业关系到生存,事业关系到生存的意义。两者之间,最重要的是锲而不舍地追求具有真正意义的事业。我祝贺倪向东和学校的研究团队,也希望他们为了学生、教师、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能持续地研究下去,不断地有更多的发现和创造。

以上,是为序。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教授
2021年5月3日 zdChLbk03v0c5tpZ/Bpn8ihIhzDbUVo/5sZ/87YFCwRnoHrNPBPmNOac/mZI89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