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过程、阶段和成效

(一)研究思路

二十五中学建校五十多年来,从“艰苦奋斗”到“发奋图强”,从“投身改革”到世纪之交的“和谐校园”,再到今天的“阳光发展”,一代代师生坚守精神、不畏困难、砥砺前行,日臻成熟的“阳光发展”办学理念是历史的积淀,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几代人的孜孜追求。在“阳光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以生为本”,不断创建德育课程,探索德育路径,强化德育措施,优化德育环境,致力于培育“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高素质阳光少年。

我们将“四自教育——自理成人、自律成长、自强成才、自信成功”渗透到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人人开展“四自教育”,学生人人接受“四自教育”,通过善教乐学,教学相长,共同成长,使每一位师生成为一名堂堂正正、踏踏实实的二十五中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四自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从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凸显德育课程的“基础性”“适切性”“发展性”“时代性”等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优良品质。全体师生从“四自”出发,循“四成”轨迹;从“四自”下笔,做“四成”文章;从“四自”入手,造“四成”氛围;从“四自”修炼,达“四成”境界。

(二)研究过程

(1)在预备年级开展“自理成人”主题教育。预备年级确立“自理”为行规教育目标。主要教育点:“学习用品备齐全、书籍簿本理整齐、个人卫生搞清洁、文明礼仪做到位、各种活动多参与、良好习惯早养成”。

(2)在初一年级开展“自律成长”主题教育。初一年级确立“自律”为行规教育目标。主要教育点:“文明礼仪是基本、行规条例记心中、作业规范及时交、上课笔记认真记、自我管理能力强、学业稳定向上升”。

(3)在初二年级开展“自强成才”主题教育。初二年级确立“自强”为行规教育目标。主要教育点:“优良行为成习惯、学习目标要明确、学习方法要掌握、作业效率要提高、校园活动展风采、自强少年爱奋斗”。

(4)在初三年级开展“自信成功”主题教育。初三年级确立“自信”为行规教育目标。主要教育点:“言行一致赢赞誉、学习效率更提高、校外活动亮责任、外塑内修炼品性、志存高远共拼搏、阳光自信有成就”。

下表为“四自教育”分级分层实施目标、具体要求和重要教育点。

“四自教育”分级分层实施目标、要求及主要教育点

(三)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设计问卷调查表,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对《二十五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修订意见,了解师生对“四自教育”主要内容、“阳光少年”品质要求的认知程度,做好开题准备。

(2)工作方案制订阶段。在问卷调查数据和座谈会纪要的基础上,制订本课题研究方案与分项工作计划;课题正式开题。

(3)实施阶段。通过系列的主题教育与展示活动,行规示范员和文明监督岗工作的展开,课题组、项目组的工作研讨,编写“四自教育”实施手册、制订课程保障方案,开展“党员进课堂·‘四微’铸品质”党建引领活动,师生共同撰写“四自教育”格言和反思感悟,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四自之星”和“阳光少年”的评选与风采展示,“四自教育”案例集之“自理篇”“自律篇”“自强篇”“自信篇”“学科篇”的分集撰写等,为课题研究积累课程资料、案例素材、实证材料和经验总结。

(4)成果整理阶段。设计问卷调查表,就“四自教育”课程实施成效、阳光少年品质要求的认知和行为再次进行师生调查访谈,并在第二次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四自”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制作微视频“阳光少年的一天”;编写“四自教育”案例集。

(5)总结评价阶段。完成“以‘四自教育’校本德育课程为载体培育阳光少年的实践探究”结题报告。

(四)成果形态

(1)“四自教育”问卷调查报告。

(2)“四自教育”实施手册。

(3)师生“四自”格言录和反思感悟集。

(4)“四自教育”案例集。

(5)“党员进课堂,‘四微’铸品质”案例集。

(6)“以‘四自教育’校本德育课程为载体培育阳光少年的实践探究”结题报告。

(7)“阳光师生·阳光校园”风采展示。

(五)研究成效

将“四自教育”课程中所蕴含的自理技能、自律素养、自强精神和自信气度渗透进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以“阳光”为标识的校园文化,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探索契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路径,培育出一批校级、区级、市级的阳光少年。 RGVjNxDOM2te+op4nByxfAXxbXrzG63NqHUJR9KxYlDpO17zuIkt2XoQYn6Kyro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