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社会网络理论与企业网络

社会网络最早是由英国社会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类学时提出来的概念,30年后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并得到快速发展。现在,社会网络已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其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也运用到多个领域,如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组织研究、工商管理、公共卫生、信息科学、生物学、复杂理论和混沌理论,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已逐渐完善和深入,形成了一套整合多学科的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即社会网络理论。

1.4.1 社会网络的思想与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是指特定行为者之间持久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Mitchell,1974)。这里的个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和组织,如企业、部门、家庭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一定是直接联系的,可能存在多重联系或间接联系。社会网络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描述社会结构的方法(Cook et al.,1992),用于分析一些具体的经济社会现象。

社会网络理论在开始提出之时并不是为了解决管理学领域的问题,而是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与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知识相互融合而来。社会网络并不是个体刻意形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发生交易的个体形成的一种无意识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介于组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可以为组织提供所需知识,同时又不会受到来自组织内部过多的限制(王军等,2016)。按照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社会网络与物质、能力、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社会行为者嵌入一个由非正式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之中,他们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并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网络关系的数量、密度、规模、联系内容的多少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均会影响资源在网络中流动的方式和效率。因此,也可以将社会网络看成是一些带有一定资源的行动者和关系构成的结构(宋雅杰,2005)。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以社会网络思想为起点,概念化地用网络结构模型来刻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审核结构和行为的分析技术,到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成为新的研究分支领域。而SNA方法则是用一套数理化工具来形式化研究网络结构的分析方法,它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测量新的社会现象。

可以认为SNA是一种连接微观和宏观层次的社会学理论的工具,旨在透过推敲某方面的小规模互动去阐释其宏观含义,首要任务是分析行为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网络中的地位是如何影响行动者的机会、约束和行为的(Wasserman et al.,1994)。它将社会网络中的任何一种关系模式都视为一种结构,一个社会网络系统的管理结构则由其参与者集合的关系形式所组成。因此可以将社会网络看成是由点与线构成的结构体系,这里点代表的是行为者,线表示的是行为者之间的关系。

依照分析的内容层面不同,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宏观层次的整体网络(whole network)和微观层次的自我中心网络(ego-centric network,也称为个体网络)两种(Crozier,1972)。整体社会网络沿用社会计量学的分析思路,将网络看成社会体系中各种关系的综合体,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关注网络整体的运行情况,分析整个网络的结构。测量整体网络的维度主要有整体网络的规模、密度、平均路径长度、中心性、可达性、簇、桥梁等,侧重研究整个网络中的小团体、联络人、孤立者、明星等。自我中心社会网络则以网络中的个体成员为中心(此成员被称为焦点对象),关注对外关系联结的网络特征对焦点对象的影响。测量个体网络特征的维度主要有个体网络的规模、密度、趋同性、异质性、个体自身的度数、结构洞以及个体网络所具有的强弱关系等。

1.4.2 社会网络的代表性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Granovetter(1973,1985)的弱联结优势理论和嵌入性理论、Burt(1994)的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源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下面对其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1.弱联结优势理论和嵌入性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研究领域内举足轻重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是Granovetter(1973)的弱联结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将SNA理论由关注网络与社会网络的属性和结构的发展前期,带入侧重于利用网络工具分析企业组织及其经济活动的发展后期,随后Lin(1982)、Coleman(1988)等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补充和推动。之后,Granovetter(1985)进一步提出了嵌入性理论,认为经济行为嵌入社会结构,网络行为者的行为及行为结果受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的影响,通过行动者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研究经济现象。弱联结优势理论和嵌入性理论都是社会网络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理论,网络结构及其中发生的交互关系对组织和交互行为的影响是近30多年来社会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

强联结(strong ties)和弱联结(weak ties)的概念是用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相互接触的频数来定义的,强联结指主体间情感密切或频繁互动所形成的紧密联系,而弱联结指主体之间接触次数少、比较松散的联系。Granovetter认为强弱关系存在于不同的网络中,在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强联结包含着某种信任、合作与稳定,而且较易获得,但它在网络内获取的信息往往是冗余的;弱联结则总是与不稳定、风险、投机联系在一起,也较难获得,但它所联系的是两个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它们嵌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中,拥有异质的信息源,因此充当了信息桥,这是弱联结优势的核心依据。所以一般说来,弱关系具有信息传递的优势,而强关系则适于传递情感、信任和影响力。强弱联结并非哪一种关系一定更优,而是必须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选择不同的联结方式。

网络嵌入性是研究企业网络的重要工具,最早由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于1944年在《大变革》(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一书里提出。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强调了宗教和政治对经济的影响。Granovetter(1985)对“嵌入性”概念作了深化和发展,认为组织及其行为受限于社会关系,强调社会结构影响个体的决策与行为,也就是说经济行动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他还界定了嵌入的两种类型:关系型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和结构型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关系型嵌入界定为交易双方对彼此的需求和目标的重视程度,相互信任、信赖和信息共享程度,它影响交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结构型嵌入定义为网络中各种关系(包括交易关系和非交易关系)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整体结构,它影响知识、信息的获取机会和流动效率。他同时指出嵌入的机制是信任,而信任是通过个体之间重复面对面的社会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社会关系是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信任行为的主要原因,信任嵌入社会网络之中。

Zukin et al.(1990)在Granovetter的研究基础上将嵌入性划分为认知嵌入、文化嵌入、结构嵌入与政治嵌入四个维度。Uzzi(1996,1997)基于嵌入性思想将社会网络理论运用到企业网络中,指出企业的嵌入关系通过产生独特的机会而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强调信任、信息转移和共同解决问题是处理嵌入关系的关键。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嵌入性理论,嵌入性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中的热点视角。同时关于嵌入性的实证研究也开始大量涌现,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嵌入性对组织(或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显著影响(McEvily et al.,2005;Echols et al.,2005;杨昆,2011;吴红翠,2012)。

2.结构洞理论

社会网络的另一个代表性理论是由Burt(1994)提出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理论。Burt在Granovetter的弱联结优势理论和嵌入性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结构视角指出社会网络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网络中主体之间都有联系,关系不存在间断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就是一个“无洞”结构,这种形式只存在于小团体中;二是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与一些个体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这种现象从网络整体上看就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空洞,这种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的稀疏地带被称为结构洞。如图1-8所示,网络有A、B、C三个成员,如果A与B联结,A与C联结,但B与C不相连,则B与C之间是一个结构洞。

图1-8 结构洞示意图

结构洞理论认为如果某个体与许多彼此不相连的个体有联结,则这种结构对该个体将非常有利。如果能作为两个互不关联簇群间的桥梁,则这种结构带来的收益将进一步放大。相互联系密切的个体的多重联结往往会产生冗余信息,当一个个体在合作者中存在着结构空洞时,意味着该个体有机会接触到两种异质的信息流,跨越结构空洞的个体获取的信息冗余度很低,从而可以形成保持和控制信息的优势。

3.社会资源理论

社会资源理论是由Lin(1982)在对Granovetter的弱联结优势理论进行思考与修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定义社会资源为镶嵌在个体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财富、地位、权利)不被个体直接占有,而是需要通过个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社会资源理论的一大主要贡献在于,把人们的社会行为分为工具性行为和情感性行为两种,并分别分析了它们的社会意义。工具性行为中的行动仅仅是一种为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是纵向联系间的相互影响,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流动和更好的社会资源分享。而情感性行为中行动和手段是合一的,行为本身可以满足需求,它是指特征相似的个体间横向联系的相互社会影响,能加强社会团体或组织的稳定团结。

Lin指出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Lin的社会资源理论从资源视角阐释了如何利用网络关系获得资源和提高社会地位,将弱关系的作用由Granovetter的信息沟通作用扩展到资源交换、获取和使用上,揭示了弱关系的本质是能够获得优质的社会资源,从而为行动者带来更多的收入回报。

社会资源理论是社会网络理论的一大突破,该理论否定了资源只有占有才能使用的地位结构观,认为资源不仅可以被占有,而且可以嵌入社会网络中,可以通过个体或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弱关系之所以比强关系更重要,是因为它能更有效地获取社会资源。此后,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推广和发展了社会资源理论。

4.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社会改革家L.J.Hanifan提出的,而后被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Bourdieu(1985)定义社会资本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得到公认的制度化的关系网络。可见社会资本是在社会网络的基础上引入的。个体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社会网络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网络的成员数量,二是网络中各个成员所占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本数量,资本运用得当,将产生高收益,因为这些资本具有高度的自我增值能力。

美国社会学家Coleman(1988)深化和发展了社会资本的概念,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体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机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网络之中,只有通过获得网络成员资格和网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Coleman指出社会资本存在五种形式:义务与期望、存在于社会关系内的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和多功能社会组织。他认为个体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个体从社会网络获得的资源越多,则其社会资本越丰富。因此,社会资本反映了行动者嵌入的社会网络的情况及从中获取资源的能力(Portes,1998)。Lin(2001)定义社会资本为一种镶嵌于社会网络中,通过行动者的行动来获取或使用的资源。Adler et al.(2002)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蕴含在个人或组织的相互关系之中的资源。

虽然学者们对社会资本的理解不同,但得出的社会资本的各种概念、作用与影响基本上是一致的,均认为社会资本与一般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资本蕴藏在行动者的关系网络中,是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资源的总和,它像所有的资本一样能产生价值,但需要获取才能显示。

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测量社会资本。Tsai et al.(1998)提出测量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这三个维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结构维度是指行动者之间联结的整体结构和关系模式,即网络联系和结构的特征,包含网络规模、网络范围、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网络异质性等特征变量。其中,网络规模指与行为主体直接联系的网络的其他个体数目;网络范围指行为主体与合作伙伴之间关系种类的数目;网络密度指既有关系的数目与所有包括潜在关系的数目之比;网络中心性表示网络中某些节点比其他节点拥有更多的直接关系;网络异质性表示网络成员之间的非相似性。关系维度是指关系联结的特征,包含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关系质量等变量。认知维度是指促进网络成员对群体目标、行为方式共同理解而共享的语言、符号、共有编码等,主要反映网络联系的认知质量。此后,学者们还提出了分析社会资本的其他维度,但这三个维度是目前运用最多、影响最广泛的。

另一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网络维度——资源维度,Granovetter et al.(1992)、Gulati(1998)、Galán et al.(2004)以及Cristobal et al.(2013)等均认为资源维度是与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一样重要的网络属性维度。

1.4.3 企业网络理论

企业是一个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是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机构(Bourdieu,1985)。企业网络是多个企业基于长期战略目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网络化系统,是企业和企业介于传统合约关系(市场买卖、许可证等)和紧密的股权关系(合资、购并等一体化关系)之间的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网络日益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模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学者们用“网络组织”“动态网络”“战略网络”“创新网络”等词汇指代企业网络,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对企业网络进行描述。

企业网络是社会网络的一个子网络,关注企业外各种交互的网络关系,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是“企业网络为何会存在”和“企业网络对企业的影响情况与路径”,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

1.企业网络的研究范畴

企业网络的研究,从关系性质来看,目前主要研究两种关系:一是基于社会交往的社会关系网络,二是基于长期商业交易的商业网络。从分析视角看,借鉴社会网络理论的方法,分为整体网络和自我中心网络(也称个体网络),后者的研究对象企业被称为焦点企业(focal firm)。从研究对象上看,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个人网络(interpersonal networks),讨论不同企业或企业内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如企业家网络、员工网络;二是企业内网络(intra-firm networks),指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企业集团内不同的事业部门间的关系网络;三是企业间网络(inier-firm networks),从组织层面研究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如供应链网络、产业集群网络、战略联盟网络等。本章研究的LSSC网络主要是基于商业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企业间网络,如图1-9所示。

图1-9 本章网络分析的研究视角(图中阴影部分为本章LSSC的网络研究范畴)

2.企业网络的维度分析

每个企业都处于不同的网络中或在同一网络中的不同位置,这使它接触到的组织和资源不同,获得的机会和约束也不相同,不同企业在通过网络发现和利用出现的机会时,获得资源的能力也不相同,所以企业的行为和效益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于它与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间的关系模式。企业网络提供了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企业间形成的不同社会网络会带来企业行为和结构的差异,即企业嵌入在网络中的位置、结构及其关系强度的不同会带来企业绩效的差异。学者们大都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网络特征对企业影响的效应机制和形成机制问题。现有的效应机制把网络作为自变量,围绕机会识别、资源调用、绩效等问题来考察企业网络对企业成长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而既有的形成机制研究把网络作为因变量,试图通过探讨影响企业网络的主要前置因素来剖析网络的形成变化和演进。

现有文献存在两种划分企业网络属性维度的方法。第一,二分法,即网络关系和网络结构。第二,三分法,或将资源作为与结构和关系对等的一种测量企业网络属性的维度: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和网络资源;或强调地位的重要性(Casanueva et al.,2010;Inkpen et al.,2005;Koka et al.,2002;Rowley et al.,2000),将网络位置从网络结构中区分出来作为一个与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对等的属性维度:网络位置、网络关系和网络结构。企业网络分析维度的梳理为后续分析LSSC的网络属性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6phHk1oAKwODO3EuDyJ5bOez7O7xeWtqshtSMymyboFLnEqkoWD0lwH0M9bkZAq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