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中,用户的参与是服务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数字服务经济中,用户将被最大限度地整合到创新生态系统之中。数字服务经济时代,人们的数字素养是数字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决定了数字服务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空间。
有一个经常被提出却很少有人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数字素养?踏入劳动力大军的人们通常认为自身具备数字素养。数据表明,并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具备较高数字素养。
除了语言和计算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技能。数字素养是一种理解的能力,是能够理解和使用通过计算机呈现的多信源、多格式信息的能力。事实上,数字素养在学界被定义为“自信、创造性和批判性地识别和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以有效满足在数字社会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和挑战。
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对数字素养做了一些研究,目的是改善人们的书面沟通、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字化识字等能力,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现代社会,“传统的、线性的职业轨迹正迅速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大多数新人将经历多样化的职业生涯。人们将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技能,能力则表现为创造性和批判思维,以及更多的数学和科学技能。新时代的员工将需要高度发展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培养企业家思维。较高技能要求的是数字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数字素养已经“快成为一个人在组织的各个层面都需要的重要工作技能”。大部分管理层要求员工有“软”的数字技能以及更常见的“硬”技能。根据这些“软”的、“硬”的技能要求,可以在未来的数字化企业中构建这样一些职业角色,即:有能力的学习者、数字公民、知识构造者、创新设计师、计算思想家、创意传播者和全球合作者 。这些职业角色就是员工未来在数字企业中的对应发展目标,基于这些目标,我们可得出一个有关数字素养的能力和水平框架,这个框架包含七个元素,即:信息通信技术水平、信息和媒体素养、信息和数据管理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沟通合作与参与能力、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以及数字身份的确立。
这些有关数字素养的基本元素提出了基础的能力要求,促使人们在数字化的工作条件下建立信心、形成敏捷性和灵活性,适应快速变化的数字环境;积极地发展技能来理解现代媒体世界,成为负责任的数字世界公民;利用数字技术改善自己、社区以及更广泛的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生活。
有研究报告表明,在数字化时代,几大角色中只有约7%的工人将不被要求任何数字技术。包括知识构造者、创新设计师、计算思想家在内的“数字工人”将占到全部劳动力的46%,他们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评估、配置和使用复杂的数字系统。数字制造商将需要足够的能力培养数字工作者,普通群众也将使用各类数字技术。将有占劳动力10%的人需要具备相当复杂的数字技术,通过先进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支撑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功能。
数字素养的提出,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字化的职场技能需求。当前,企业需要承担一些责任,以提高员工的数字素养,特别是对于那些最有可能受到自动化负面影响的人。员工需要积极主动地保持技能,尤其是提升数字素养,因为这些是与自动化交互的技能,将是员工今后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各级各类的教育者同样有责任确保学生和毕业生具有适当的技能,以成为有价值的劳动者。
我们要认识到,数字素养并不是静态的,即使相关的技能需求也是以满足动态环境需求而设定的。数字素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对数字素养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且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不同的相关技能,所以,要确保我们的数字素养技能持续存在,就必须进行终身学习。
当前,在社会实践层面,人们对于“数据驱动”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来自企业的变化最为明显。现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对于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以前不太重视数据的部门,现在也逐渐重视数据。
许多企业虽然现在还远远谈不上引入知识构造者、创新设计师、计算思想家等角色,但对于分析大数据的工作,已有非常大的需求。其中有两方面是实实在在的需求。第一,是对企业运营的数据分析角度的多样性和分析的有效性。相关企业管理者查看数据的方式和角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多是单纯从报表的角度来看问题,现在是主动或被动地从更多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从数据方面看生产暂存、配送,以及配送路线的优化和成本分析等。这些对数据的理解能力,构成了企业员工数据素养的主要内容。第二,是处理信息的时效性。以前一天一报的数据,现在每分每秒就可以在手机端做。
总体来看,企业层面真正的大数据应用更多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化还远没有达到全面。但是,数据化的思考方式作为新时期人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已经建立起来了,其价值必将在未来的全面数字化进程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