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挺好听的!”
“是谁在听歌?”
“当然是我了。”
“你是谁?”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朋友的车上,发生了上述对话。当时我被问到,觉得挺有意思的,仔细想想,是啊,是谁在听歌?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我在听歌,那么又是我的什么在听歌呢?我的耳朵?鼓膜?耳蜗?大脑?
那个听歌的主体在哪里?这和“我到底在哪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样让人脑洞无限。
这副皮囊是我,还是看不见的思想、精神或心灵是我?
如果具体到实景当中,你对别人说“你伤害了我”,伤害的是身体还是心?是凶器伤害了你的身体,还是语言伤害了你的心?或者身体和心都被伤害了?到底身体是“我”,还是心是“我”,还是这二者都是“我”。
我们表达“我”的时候,会默认是自己的一个整体,即包括自己的身体,也包括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有关的东西,我们统统会组合在一起,然后贴上一个标签——我,就像把发动机、方向盘、座椅、挡风玻璃等组装在一起,命名为“汽车”一样。
较早的时候并没有“精神损失”的说法,后来人们开始发现并重视心灵受到的伤害,虽然不会像身体受伤一样流血,但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就有了“精神损失”这么一说。
我们可以说“我的衣服”“我的车子”“我的手”“我的脚”“我的老公”“我的老婆”“我的儿子”,我们可以把所有我们的身体、思想、精神以外的东西,在前面加上一个“我的”,既然这样,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我”?如果身体就是“我”,那么我们就不能说“我的身体”;如果思想是“我”,也就不会有“我的思想”这么一说;如果精神是“我”,也就不能说“我的精神”。到底“我”在哪里?
“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一个字。一个孩子从生出来以后,没有你、我、他(她)的概念,在大人的教导下,渐渐有了“我”这个概念。他会表达“我要吃饭”“我渴了”“我想睡觉”……这些表达都来自需求,来自“我”的需求,我们的表达、行为都围绕“我”展开。
那么“我”究竟是什么模样?“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呢?
通过这么多问题和解释,我们不难发现,“我”是一种虚拟存在。“我”由不同的心念持续不断组合而成,或许可以理解成注意力,注意力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无我”就是我没有注意力,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一个东西上,也就是“空性”,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有,因为它可以化身为任何东西,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个东西上的时候就成了“有我”。
所以,“我”就是“心念”,心念就像海浪一样,一起一灭循环,心念起的时候就需要一个载体,心念灭的时候就代表另一个心念的起,心念就从一个载体去到了另一个载体,心念本身还在,只是换了一个“马甲”,无我并不是没有肉身,而是连心念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