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平衡型管理模式

平衡型管理模式指的是母子公司在权力分配方面取得平衡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母公司和下属子公司在战略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方面平衡处理。

1.平衡型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①集团重要事务不再只是由母公司决策,下属子公司也有决策权。经营管理权也是由母子公司分享,这种权力的划分达到一个相互平衡的状态。

②集团发展战略考虑更多的是集团整体的利益,而下属子公司考虑的则是公司短期内的经营业绩表现,平衡型管理模式使得长期战略和子公司短期业绩之间取得平衡。

2.平衡型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

平衡型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包括:

①从组织结构角度来看,集团应采用事业部制或子公司制,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子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从组织角度保障母子公司之间平衡型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

②从授权角度来看,相对于集权型管理模式而言,在平衡型管理模式下,集团母公司要给予下属子公司更多的授权,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各方面要均衡发展,治理结构运行要偏重于法理,人才分布也要平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母子公司的授权平衡。

③从子公司数量角度来看,由于子公司得到了充分授权,子公司数量可以稍微多一些。

④从业务能力角度来看,面对市场的变化,子公司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否则,得到的权力也会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无法行使。

集团采用平衡型管理模式,通常会面临如下两个问题:

①由“平衡”引起“扯皮”。平衡型模式的本意是消减集权管理的色彩,达到母子公司之间的平衡管理,但是实际操作中也可能会出现母子公司之间的“扯皮”现象:当出现经营管理问题时,由于权力的平衡,双方相互推卸责任,无法集中、迅速决策。

②由“平衡”而带来的效率低下。集权管理如果应用得当,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而权力上的平衡势必会导致集团权力的分散,当面临需要决策的问题时,集团和下属子公司要共同协商而不能由母公司说了算。这看似决策公平,但无形中消耗了资源,加大了沟通成本,可能导致集团决策和管理效率的低下。 6r9tryrZzDV3x7yPtW3BTKMnJ5aKHfZ4/b40eRvzkGz7foUG7csmrcOd+wO95Z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