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库珀(Robert Cooper)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说法,新产品开发大致等同于一个“风险管理”的赌局,赌局的规则是:
(1)如果不确定性高,则赌注下得少些。
(2)随着不确定性降低,赌注增加。
埃隆·马斯克(Ellon Mask)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和特斯拉公司(Tesla Motors)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他曾说:“来冒险吧!做点刺激的事儿!你不会为此后悔的。”虽然他的胆气令人钦佩,但大多数组织考虑到新产品失败的历史记录,会谨慎地选择规避风险的发展之路。
大多数研究显示,新产品失败率超过50%。对大多数组织而言,一个关键问题是:是否有可能降低失败率?如果有可能,如何降低?
一般来说,产品创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糊前端阶段(Fuzzy Front End,FFE)、产品开发阶段(New Product Development,NPD)及商业化阶段(Commercialization),如图2-1所示。在模糊前端或创新前端阶段,产品战略形成并在业务单元(或产品线)内展开交流,机会得以识别和评估,并进行创意生成、初始概念开发、全面筛选和评估、产品定义、项目机会和最初的执行研究等。这个阶段充满着种种模糊不清的现象,如果不一一加以克服,企业很难冲破产品创新的“迷雾”。
图2-1 产品创新过程模式
对制药业新产品开发的研究表明,在模糊前端阶段产生的3000个产品创意中,只有14个能够进入产品开发阶段,最终能够进入商业阶段的产品只有一个。也就是说,从创意的产生到产品实现开发的概率只有0.47%,而产品一旦进入开发,其从开发到商业化成功的概率也有7.14%。由此可见,现阶段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是极低的,产品开发失败的真正关键还是在从创意产生到产品开发这一过程。许多项目并不是在开发过程中失败的,而是在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即使在产品开发阶段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但由于最初判断或研究的失误,都会以失败告终。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模糊前端的执行效果是产品开发成败的分水岭。对模糊前端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新产品开发的绩效,也能节省30%的新产品开发时间。但是,现阶段对新产品模糊前端阶段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管理。图2-2展示了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累计成本,早期产品开发成本相对低,但是从原型(Prototype)开发的后期开始,从规模化到商业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中,成本大幅上涨。在相对较低成本的模糊前端阶段,组织有机会较为清晰地探索新产品的潜力。
图2-2 新产品开发风险随成本增加而下降
图2-3 标准的决策框架
对模糊前端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新产品开发的绩效,也能节省30%的新产品开发时间。产品开发的成功建立在一系列正确的决策之上,决策来自知识、信息和数据。图2-3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标准的决策框架,这个基本框架正是产品开发流程模型的基石。
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和数据来源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组织记录、组织员工、外部顾问、发表的文献、专利、竞争对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