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至今40多年,经过不断深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行业因时制宜做出改变以求生存与发展,由此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城市供水行业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进行了市场化和民营化的改革探索。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国内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1992年,法国苏伊士集团旗下的中法水务承担了广东中山市坦洲水厂的投资建设,这也是中国率先全部由外商投资建设并经营管理的水厂。只是在彼时,外资只能投资供水生产和污水处理环节,还不能参与投资管网建设环节。但是,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开始进行市场化的探索。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外资进入我国供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外资企业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为我国城市供水行业资本结构的比例带来了实质性变化。2002年6月,上海友联同上海水务局下属的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签约,此事件标志着我国民营资本正式迈入水务市场,该合约为上海友联获得了上海市竹园污水处理厂20年的特许经营权,作为当时上海市最大的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金额高达8.7亿元之多。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的政策文件,允许外资与民营资本投资城市水务行业建设,同时允许外资与民营资本参股城市供水企业,标志着我国放宽了水务行业进入规制。受到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国内民营资本通过PPP、BOT、TOT等模式大举进入城市供水行业,形成了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民营化的第一波浪潮。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出台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政策文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国内民间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投标的方式参股现有城市供水企业,这是城市供水行业进入规制的再次放宽。这两个政策文件,表示外资与国内民营资本通过合规方式,既可以获得城市供水行业的增量资产,也可以获得存量资产。文件出台后,包括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英国泰晤士水务集团等水务巨头在我国部分城市与国有水务企业合作设立合资企业。与此同时,部分民营企业也随之进入城市供水行业。这样,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初步形成了国有资本、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共同竞争的局面。
供水企业经营效率不高、缺少竞争活力、投资不足一直是行业存在的问题。供水企业民营化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民营化和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务。民营资本进入供水行业要发挥效力,还必须借助规制改革政策的配合,才能促进竞争,提高供水企业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因此,一些学者对供水行业的民营化改革方案仍存疑虑。
从现实层面来看,推行多年的城市供水行业民营化改革使得我国供水行业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部分难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规制机构与供水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公共利益受损、不公开导致的投资回报率规制下的A-J低效等。
民营供水企业的绩效水平,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考核,并找出影响供水企业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同时,在现实环境条件下,对政府规制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合理调控进入规制与收益率价格规制的政策效果,是提升我国供水企业的绩效水平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