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马克教授发现的重大秘密

经过六天的西行,全队终于平安抵达了札达县的东嘎村。安营扎寨、稍事休整之后,我们第二天便开始按照事先的分工分组开展工作:一个组由川大博士研究生张长虹和西藏博物馆的旺堆带领,对遗址中的佛塔分布情况进行测绘并记录;另一个组由张蕊侠、陈英组成,负责对东嘎石窟壁画进行临摹;还有一个组由川大硕士研究生吕红亮和西藏博物馆的娘吉家带队,负责对东嘎遗址中一藏语称为“丁冬”的坡地进行调查和试掘,马克和荷里也被分配到这个小组协助指导工作。

说到“丁冬”,不能不提到一段往事。一年前,在拉萨的一个宾馆里,马克神情严肃地向我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原来,两年前在这里进行考古调查时,他在协助队员们对遗址进行测绘中无意发现,在东嘎村对面的山坡上,有一处佛塔建筑的遗址,这些佛塔都是用大块大块形状相似的石头垒砌起来的。“这些显然经过人工挑选的石头是从哪里运来的呢?”作为职业的考古学家,他在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开始思索起这个问题来。

在一处地层的断面上,他发现这些石头的下面,似乎还叠压着一层薄薄的灰褐色的灰烬层。长期的训练和多年来在南美高原从事考古工作的经验告诉他:这样的灰烬层极有可能与早期人类的生存活动有关。马克细心地从灰烬层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些碳化颗粒,在经过我们的同意之后,带回美国加州大学的考古实验室中做了年代测定。测出的数据使他大吃一惊,这些碳样标本的年代和与这片佛塔遗址仅仅一沟之隔的古代墓地的年代几乎是完全相同的,都在距今2300—1950年。也正是在两年前,我们在皮央和东嘎遗址发现了好几处规模宏大的古代墓地,初步试掘后,从墓葬里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一柄造型特别的青铜短剑,从而将这两处遗址的年代提前到可与象雄时代并列的史前时期。

根据马克提供的这个重要线索,我们在报国家文物局的工作计划中,将对这处遗址的再次调查核实也列入了今年的工作方案,并请马克和荷里给予现场指导,马克对此感到格外高兴。

马克教授过去在这里协助对遗址进行测绘,他在测绘定点时拉长声调高声呼喊的“O——K——”之声响彻全村,所以几天以后整个东嘎村的村民见了他都会用拖长声音的“O——K——”向他表示敬意,让他哭笑不得。这次一进皮央村,热情的村民们马上发现了这位大胡子美国人,高兴地连连向他“O——K——”起来,新婚宴尔的马克情绪高涨,和他的漂亮夫人也兴奋地招手回应。 zxX/VXykswByWsEPs9NrBPR2UUCvJfGSRB4UMUosSOeODZctRZDgdunFO8e47p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