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治愈根本不存在的问题

按下快进键,我们来到今时今日。近年来,广告商急速过度扩张的一个最显著案例,就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西地那非。当临床试验表明这种药物并无效果时,其生命周期本应画下句点。

但随后,广告商介入了。

在发现几名男性试验对象在临床试验中经历了长时间的勃起后,西地那非的制造商急切需要为这个解决方案找到一个问题。于是他们雇了一个广告公司,臆造了“勃起功能障碍”一词,随后,伟哥(又称“万艾可”)诞生了。这番操作,从一个相对不重要的问题入手,创造了每年利润高达30亿美元的蓝色药丸。

当然,伟哥尚且是个温和的事例。许多药物的副作用非常之大,以至于不得不在广告中强行植入健康的绿色牧场、极富感染力的笑容以及手牵手的演员,来掩盖“直肠出血”“记忆减退”“自杀倾向”的可怕后果。

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推广有潜在害处的处方药是一种犯罪行为。事实上,在除美国和新西兰以外的所有国家,针对消费者给处方药打广告都是违法的。

但我们还是让万能的美元横行无阻。

1976年,时任默克公司(Merck & Co.)首席执行官的亨利·加兹登(Henry Gadsden)告诉《财富》(Fortune)杂志,他宁愿把药卖给健康的人,因为他们更有钱。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销售新的“治疗方法”。

尽管如此,请不要认为我们是在反对伟哥。研究表明,伟哥是一种相对良性的药物。因此这一药物本身并无不妥,引发问题的是付费广告。

许多广告公司雇用作家、人口学家、统计学家、分析家甚至心理学家,致力于让我们现金账户中的钱流空。在一系列精心调整下,“免责声明”甚至也成了销售手段的一部分:“如果勃起超过4小时,请及时就医。”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我宁愿去咨询我的妻子。

伟哥并非唯一背离初衷的产品。你知道吗?李施德林原本是一款地板清洁剂,可口可乐本来是吗啡的替代物,而全麦饼干的制作初衷是防止小男孩手淫。

极简主义生活守则
以防万一守则

你不肯扔掉某些东西,是因为觉得万一有一天会用到它吗?事实上你不必执着。看看这条“以防万一守则”,又名20/20守则。它的工作原理是,任何你所丢掉的东西,假如你真的需要,都可以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花不到20美元从附近买回来。

乍一听,这好像是条特权规则。每次更换都要花20美元,谁负担得起?这样每年岂不是要搭进去几千美元?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你其实很少需要为捐出去的东西寻求替代品,其中大多数都毫无用处。 PBt0+9HJbb3Xtr6uYrC5VfZIb57kcgpeEP5/i/Wp+AdPPeXZVDOYeqH9lCAqGD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