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广告更少的世界

几年前,我开车从伯灵顿到波士顿,突然感到有些异样。绿宝石色的风景浑然天成,就像个宁静的屏保,当里程标记牌一个个过去,我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平静。

后来,我越过了马萨诸塞州的州界,答案呼之欲出:这趟旅程之所以宁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广告牌,广告牌在佛蒙特州是违法的。目前,阿拉斯加、夏威夷、缅因和佛蒙特这四个州,都禁止广告牌。全球共有1500多个城市和城镇有相同的禁令,包括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巴西的圣保罗。

圣保罗在2007年推出“城市清洁法”时,超过15000个广告牌被拆除,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30万侵入性标识——塔式界标、海报、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广告。

在这座曾经的世界第三大城市,清除所有这些广告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之后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圣保罗人支持这一决定。问问大家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而非让盈利能力决定城市景观,多么新颖的想法。

不幸的是,我们已经把广告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习惯将其视为“信息传达”的常规构成。毕竟,我们都是免费通过广告来获取所有电视、广播节目、在线文章和播客的信息的,不是吗?

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小时的在线电视节目伴随着将近20分钟的插播广告,大部分其他媒体亦是如此。事实上,广告虽然被贴上了“免费”标签,但我们却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两项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和注意力。

如果我们不想让广告夺走自己的注意力(或是我们孩子的注意力),就必须心甘情愿地为那些我们认为“免费”的东西付钱。

网飞、苹果音乐和其他同类服务商,都提供一项付费服务,让用户得以避开传统广告模式。其他企业和个人,例如维基百科和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 Easton Ellis),基于这种无广告模式的变体开创了一种“免费增值”模式。创作者无偿提供内容,感兴趣的观众打赏支持(顺便提一下,“极简主义者播客”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免广告的)。

无论你对网飞、苹果音乐、维基百科、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或其他类似公司和个人的看法如何,毫无疑问,这一做法保护了创作者的作品,使其免于被无故打断,作品呈现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观众知道创作者不会为广告商的意志所累,信任感也有所提升。他们得以直接与观众进行交流,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因为掌控一切的是“顾客”,而非“广告买家”。

劳力士无法换来更多时间,奔驰车无法带你更快抵达目的地,度假屋也不能帮你赢得更长的假期。

不仅如此,作为顾客,从出钱交换作品这一点出发,我们也将变得对自己希望消费的作品更加慎重。既然是付费消费,就要确保物有所值。奇怪的是,面对所谓“免费”节目,我们却常常并未如此对待:我们确实不需要花钱,但它们也不值得我们付出注意力。

无论你的时间价值是每小时10美元、100美元还是1000美元,你每年可能都花费了数万美元在广告信息上。想想看,你实际就是在为广告买单,而付出的注意力等于白白浪费。 0yCHULOzMEjJ8aVcRDmIyhLKlkgRtbBO4QEIFO3AUI1p5Nv+oilvO5RU5Ceqfv8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