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我可以热爱体育但是讨厌锻炼吗

谭杰 高级记者·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我可以热爱体育但是讨厌锻炼吗?如果你终于鼓足勇气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那么后半部分问题的答案是——你当然应该本能地讨厌锻炼。

本书作者、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非常坚定地认为,人类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他还认为,休息、犯懒、节约能量、储存脂肪在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中是常态。而锻炼,是最近几千年才出现的“不可理喻的古怪行为”。

至于“热爱体育”,你应该完全义无反顾地热爱体育,因为体育最终给予你的,远比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更为美好、更为宝贵。

两种状况叠加到一起,热爱体育但是讨厌锻炼?是的,可以。你完全可以热爱体育但讨厌锻炼,这并不矛盾,你甚至可以在锻炼的同时讨厌锻炼。

因为,体育与锻炼根本就是两种东西。

这本书为什么叫《锻炼》

丹尼尔·利伯曼教授是一个严谨的人,他在书中一上来就给出了几个极为关键的名词解释,我把它们列在下面,再加上我的一点点补充,也许有助于你理解体育与锻炼的关系,以及本书的中文书名。

physical activity 身体活动:任何由骨骼肌驱动的、消耗能量的身体动作。

sports 体育:在对手之间进行的、以获胜为目的、按照完善的规则和标准进行的对抗性身体活动。体育的核心是竞争,以及胜利和合作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甚至失败也是一种精神震撼。至于体育是否应该提供健康,那倒真是未必,想想各种比赛中的那些受伤者吧。

physical education 身体教育:一门课程,英文缩写为PE,中文简称为体育,但是与前述的体育概念并不完全一致。欧美很多学校已经将这门课程扩充为PHE(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也就是身体和健康教育,相当于将我国中学教育中的体育课与生理卫生课结合起来。

exercise 锻炼(名词):为了保持健康或变得强壮而自愿进行的有计划、有体系、重复的身体活动。

exercised 烦恼、焦虑、担心、厌烦(形容词):exercised的形容词意义与exercise的锻炼本意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利伯曼教授看来,exercised包含的这种慌张的负面情绪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由于对锻炼(exercise)的认识不充分所导致的混乱局面。

本书英文版的封面上还有一段话作为副题——Why Something We Never Evolved to Do Is Healthy and Rewarding,锻炼如此有益健康且回报丰厚,为什么我们却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因为在人们的认知中,对于锻炼存在着巨大的疑惑,所以利伯曼教授以exercised命名本书,取其双关含义。比较麻烦的是,中文无法找到与exercised类似的词。原本有一个备选的书名是《锻炼的悖论》,但考虑到“悖论”一词的中文概念也不甚普及,索性使用《锻炼》作为中文版书名,也算直截了当吧。

为什么要区分体育与锻炼

“体育”一词来自日语,“锻炼”一词源于冶金行业,“体育课”的名称由“身体教育”简化而来。虽然在中文里都没有太悠久的历史,但三个词语的边界还算清晰。只是在使用中又排列组合出“体育锻炼”“体育健身”“锻炼身体”“竞技体育”等,显得有些纷乱。

我在这里略加梳理一下,当有人调侃“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的时候,这里的体育指的是身体教育;当有人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时候,他说的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们通常也会称之为竞技体育。

当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以及更早之前写下“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时候,所指的都是锻炼。不要以为主席不知道锻炼一词,就在这两次关于体育的论述之间,他还曾经在延安期间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必须承认,主席对于锻炼的认识极其深刻,他甚至用了“体质”“体魄”等不同的词来描述锻炼行为所针对的对象。

总之,身体教育应该是一门终身教育的课程,它能够教会你掌握身体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保持充分关注。

锻炼是人类最近几千年来,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工具出现之后,由于体力劳动的减少,而不得不进行的额外的身体活动,其唯一目的是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和正常机能。而体育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是一种高级的游戏。在任何一个人类文化中,体育都在某一个阶段被发明了出来,它回馈给人类的,是崇高的仪式感和精神上的高度满足。

好吧,我就是要把体育与锻炼对立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们虽然不热爱甚至讨厌但出于理性还要坚持去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为什么而骄傲、我们不必为什么而羞愧。

承认锻炼的反进化反本能的本质,承认锻炼之艰难,但也承认其健康的功用,把锻炼当作一种承诺,愿意以科学的锻炼方法来“惩罚”自己、塑造自己,才更像是一个理性的现代人。

至于体育,这么伟大的东西被发明出来,是为了鼓励人类的进取之心,是为了奖励人类之间的合作,健康只是体育的附属品,我们不应该买椟还珠般向体育索取健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就是近乎功利地过分注重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导致那些自以为已经获得了健康的人没有享受到体育,另外一些所谓“体育不好”的人没有得到健康。

看看《奥林匹克宪章》这部体育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奥林匹克主义是怎么说的:“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这其中没有关于健康的论述,而是一些比健康更美好、更值得拥有的东西。

我在这里愿意分享中国前百米飞人、当年的“眼镜侠”、现在的清华大学教师胡凯说的一句话:“强身健体其实是体育最末流的功用——大部分人现在却认为它是唯一的、最好的功用。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深入地参与进来,就永远体会不到体育中最深刻的奥妙。”

锻炼虽然不讨人喜欢,但它并不会害你。我非常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从锻炼开始,从主动关注自己的健康开始,从接受科学的身体教育开始,慢慢进入到体育的美好世界,最终超越对强身健体的追求,纯粹地体验并享受体育的精髓,从中获得智慧、勇气、愉悦和友情。

关于作者丹尼尔·利伯曼

翻译这本进化生物学和人类学著作对我而言,并不轻松。我之所以在看到摘要之后,完全没有犹豫便接下了翻译工作,最大的驱动力来自对作者的喜爱。丹尼尔·利伯曼教授的前一部著作《人体的故事》实在太过精彩,那是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阅读体验。

先睹为快的感觉相当棒,《锻炼》果然又是一本充分满足读者好奇心并略带颠覆性观点的精彩著述,结构工整,文字讲究,推理舒服,逻辑缜密。

他一上来便告诉你,不喜欢锻炼、不锻炼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而是生灵的天性,让你放下所有戒心,听他将人类种种懒惰行为的合理性娓娓道来。他也会从进化和人类学的角度帮你想出很多办法,克服惰性,投入到锻炼中去。总之,他竭尽所能让你认识到锻炼的本质、锻炼的好处、锻炼的必要性。他甚至还批判了那些像江湖医生推销“神奇药丸”一样推销锻炼,效果却适得其反的“锻炼家”。总之你能够感觉到,为了说服那些暂时还未养成锻炼习惯的人们,他煞费苦心,甚至有点“絮絮叨叨”。

利伯曼教授在《人体的故事》里提到自己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但也并未过多渲染此事。在我的想象中,他应该是一个久坐书房、偶尔锻炼的哈佛学究,直至我翻译到下面这些文字:

接下来的42.195千米极为可怕。很多时候,迎头风和暴雨实在猛烈,我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我的防水鞋每一次落地,听上去都像是大象发出的动静,我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感到了极度的寒冷。出发几千米之后,我告诉自己,在这种狂风暴雨和遍地水坑的条件下持续奔跑的唯一原因在于,我只要不停下来,就相当于以最快的速度回家,也是以最有效的方式保暖。我对抵达终点之后最强烈的盼望,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床上取暖,而我就是这么做的。

之后的几天里,随着我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慢慢恢复,我开始思考,我们这25 000名“精神错乱者”为什么要在风暴之中这样奔跑?如果我的目标只是完成一次马拉松,我只需等到第二天就可以享受一个几乎完美的天气。我能给出的唯一解释就是,我是为了社交而跑。我就像一名战争中的战士,我并不是独自战斗,而是作为群体的一分子与大家共同做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波士顿马拉松自1897年起就一直是受人尊敬的传统赛事,而2013年的恐怖袭击又赋予了这个赛事更深刻的意义。我觉得我在2018年那天的奔跑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其他人,其中就包括那几十万顶着风雨为我们加油的波士顿人。尽管承认下面这一点也许会有些没面子,但我还是要说,我跑下来就是因为我不愿意成为一个懦夫或者逃兵,而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遭人鄙视。来自身边同伴的压力也是一种强大的激励。

那也是我本人所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一次马拉松赛事,没有之一。而且利伯曼教授的语言是如此准确,简直就是把我的心理活动也描述了出来,那天我跑得“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是38千米处加油助威并给跑者提供补给的波士顿母女俩递过来的一杯热巧克力救了我,让我撑到终点。我也必须承认,我跑下来的唯一理由,也是因为我不愿意成为一个逃兵。

我打开波士顿马拉松的网站,进入2018年赛事的成绩查询页面,输入丹尼尔·利伯曼的名字,点击查询:3小时42分00秒,7 761名。

342,多么熟悉的数字啊。我又翻出了波士顿马拉松组委会寄过来的2018年度选手成绩册,按照成绩翻到他所在的位置,视线往下移动了几行,果然,我的名字出现了:3小时42分13秒,7 786名。

要知道,利伯曼教授比我年长整整5岁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完全应该相信他作为一名知行合一的波士顿马拉松达标参赛者所给出的关于锻炼的灼见。

2021年波士顿马拉松举办时,我托前往参赛的朋友找到了连续第10次站上波马赛道的利伯曼教授,邀请他为《锻炼》中文版作序。

现在,我完成了《锻炼》的翻译,也算完成了对利伯曼教授的致敬。我想,我这个“精神错乱者”也并不是独自一个人,而是作为一群人中的一分子做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

2022年6月 Lbt3eENCNsjLXQosp30EU0YIiykwUw6oONXfoWoPJbcemByloXViz0rvJ2gE0p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