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我能做些什么?

“发明就是了,然后等人类想通并且需要我的发明。”

——巴克敏斯特·富勒博士

经过一段时日我才搞懂富勒博士预测未来的能力,和选对股票、抓大盘转折点、赌马买彩券或者是预测今年职业棒球冠军是哪个队伍等事情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对未来的愿景,是从上帝的视角来放眼人类的未来。

富勒博士一直很犹豫是否要采用“上帝”这样的字眼,因为对许多人来说,这个字眼潜藏了许多宗教上的意义、情绪、对立等。富勒博士并不认为上帝一定是白人、犹太人、阿拉伯人或者是亚洲人。为了回避“上帝”这个字眼,他个人决定采用美国原住民的说法,也就是“伟大的神灵”。伟大的神灵是将整个“宇宙”(不仅仅是天堂和地球而已)联结在一起、一种不可见的存在。

每当我在本书中使用“上帝”这个字眼时,请你务必要了解我这么说完全和任何宗教无关。我尊重任何人的选择——选择信仰上帝或者选择不相信上帝,以及选择信奉其他宗教的权利。简言之,我个人相信宗教自由,而且这个自由包括选择是否相信上帝的存在。

我对政治的看法也是一样的。我个人并不属于民主党或者共和党。我对狗咬狗一嘴毛的事一点兴趣都没有。事实上跟许多政治人物相比,我甚至比较喜欢我自己所养的那只狗。

人类的进化

富勒博士在金钱这方面并不是一个未来学家。伟大的神灵在期待人类的进化,而富勒博士则是这方面的未来学家。他相信人类是上帝所做的一个长期的实验,把他们放在一个叫作地球的宇宙飞船上,看看他们是否可以演进:这些人类是否可以,同时也有意愿,把地球变成一个人间天堂,或者最终把地球变成一个人间炼狱?

富勒博士相信伟大的神灵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变得非常富有,他经常说“地球上存在着六十多亿的亿万富翁”(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如果换成现在,他一定会改口说“七十亿”亿万富翁)。而在20世纪80年代,经过查证的亿万富翁还不到50位,远比富勒博士所说的60亿少很多。在2008年大约仅有1150位亿万富翁,而今这个数字估计是1640位左右。

富勒博士也预测说人类在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已经来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人类不尽快地用慷慨与富足的心态取代贪婪与自私的行为,那么地球上的这场人类实验将会宣告结束。他经常把那些拼命独占“上帝所赐的资源”的有钱人和当权派称之为“血栓”。他坚信,如果人类再不进化不但会自取灭亡,同时也会毁掉整个地球的生态。

富勒博士之所以想要找出各种宇宙的基本原理,是因为一些看不见的力量一直在主宰着我们的宇宙。换句话说,这些基本原理就是伟大的神灵运作的法则,而伟大的神灵必定希望所有人类及地球上所有其他生命繁荣昌盛。富勒博士相信这类的宇宙基本原理大约有200到300种。他这辈子一共发现了大约50种这类的原理。我个人清楚了解并且在实际应用的只有5种。

在富勒博士所有的著作及演讲中,他对那些贪婪的当权派——那些只会运用地球上各种资源来累积个人财富的少数精英分子,做出了非常严厉的批判。他坚信如果人类再不从贪婪变成慷慨分享——亦即人类开始好好照料地球,让全体人类和万物都能繁荣兴盛的话,那么人类注定会被“地球这艘宇宙飞船”所驱逐,而且伟大的神灵的实验将会倒退数百万年之久。他同时也说“上帝非常具有耐心并且愿意等待人类自行演进”。很不幸,你跟我可能没有机会在地球上再耗100万年,来等待我们其他人类同胞的“觉醒”。

服务更多的人群

正如我在前一章节里所提到的,富勒博士发现伟大的神灵的基本原理当中有这么一条:

我服务的人越多,我的效率就越高。

从我获得人生第二次机会开始,每当要做出事业上的重大决定时,我都会尽量服膺这项基本原理。我不再只是为了让自己发财而工作,而是开始调教自己,每当我打算丰富自己的生命时,我一定会同时考虑如何帮助其他人来丰富他们的生命。

当我和金决定要把教育事业卖给我们的事业合伙人时,这条基本原理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虽然这个事业很成功,但是我们所能服务的人数是很有限的。

1994年出售那个事业对我来说是个很困难的决定,因为我们费心打造出这个事业,并且成功地让它开始获利。虽然如此,但我们内心清楚地知道是我们放下这一切继续前进的时候了。我们应该要去找寻全新的方法来服务更多的人。

1994年我们已经达到了财务上的自由。但那样的财务自由并非遵循富勒博士的教诲,而是听从富爸爸所教导的内容。获得财务上的自由的确给了我们研发新事业所需要的时间。《富爸爸现金流》这款游戏的量产版于1996年首次在拉斯维加斯亮相并且被消费者使用,而紧接着一周之后也在新加坡上市。接下来我们需要发展出一套商业计划来推广这套游戏。

《富爸爸现金流》游戏有两个内在因素让它变得非常不利于销售。第一点就是这款游戏很复杂。我当时聘请的一位游戏专家建议我们一定要把游戏简化到“无脑”的程度,要不然是不太可能把它卖出去的。结果我们决定不听从那位专家的建议。因为当初设计这款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让它成为一个教育工具,而非一款专为娱乐而设计的游戏。

这款游戏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它的生产成本非常高昂。我的一个游戏顾问告诉我们这款游戏的零售价格应该定在29.95美元。假如我们把这款游戏的零售价定在29.95美元的话,那么我们每套游戏的生产成本就不能超过7美元。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批在中国生产出来的游戏,如果包含运回美国与仓储等费用,每套的成本就已经超过了50美元。我们再次违逆专家的建议,把这款游戏的零售价定在195美元,让它成为市场上最昂贵的游戏之一。

别忘了逆境经常会激发创新思维。想要推广一款售价为195美元的游戏,我和金就非得运用极为创新的手段不可。所以我们联系之前教育事业的客户,并且提议以我们游戏为主开设500美元的培训课程。在当天的课程当中我们要玩两次现金流游戏。第一次是为了熟悉整个游戏的玩法,而第二次才是完全投入学习的玩法。结果那天课程的效果非常好。学员们个个都非常兴奋,许多人都宣称他们在这堂课程里所学到的有关金钱的知识,远远比他们这辈子加起来所学到的还要多。当我们宣布这些被人玩过的二手游戏只卖150美元时,当场就抢购一空。事实上,虽然现场也有在卖195美元全新未拆封的游戏,但是仍然有人为了争夺这些被使用过的二手游戏而大打出手。

这样的商业模式非常成功,因而促使“现金流俱乐部”概念的诞生。在2004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关于现金流俱乐部的报道《金钱游戏有了新的价值》,并且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全球各地有超过3500个现金流俱乐部。有许多俱乐部到现在还很活跃,在持续教导并且服务大众,远远比我自己和金一辈子能服务的人数还多出许多。

问:如果你真的想要服务更多的人,为什么不干脆把游戏免费送给别人?

答:我们的确考虑过要找政府补助游戏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么做就变成了采用了穷爸爸的心态,而不是运用富爸爸创业家的思维来运作这件事情。

何况经常给人免费的事物反倒会让他们继续待在贫穷之中。这种做法是在滋长“既得权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会扼杀创新能力及个人应有的责任感。

就算实体游戏生产的成本如此高昂,但网络版本的确是免费提供给数百万的玩家。通过现金流俱乐部,一套游戏竟然可以(而且也确实做到了)免费地教导数百万的人们。全球各地现金流俱乐部的领袖们都在致力于将这款游戏教给大众,而绝大部分也都非常拥护富爸爸集团的使命,亦即:提升全人类的财务幸福感。对他们而言,教导不但是一种精神上的奉献,而当他们教的人越多,他们自己本身也会学到更多。

绝大部分我所接触过的现金流俱乐部领导者们,几乎每个人都会说他们所得到的远比他们所付出的还要多。

很不幸的是,有一些现金流俱乐部的存在,只是为了销售他人的产品或者利用它进行招商。万一你碰到了这类的俱乐部,希望你能了解:就算我支持创业自由,但是我个人是极为反对把我的游戏当成他们推销自己产品的营销工具这种行为。

另类的观点

大约有半年的时间我待在亚利桑那州古老的艺术镇比斯比,住在一幢由监狱改建的古色古香老屋里。老牌影星约翰·韦恩曾经是这个监狱的房东。他十分喜欢亚利桑那州及比斯比,甚至在这里买下了一处大农庄。

白天的时候,我在自己的小农场里做工,努力将这个小驿站改建成一个一室一厅的出租屋。夜晚来临时,我就会坐在监狱里写书,而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程。每次刚开始的时候又选择放弃,一阵恼火之后又开始写。某天晚上,由于白天整修房屋及不断烦恼要写什么书而筋疲力尽的时候,我开始输入第一行字,我至今还记得这一行字是“我有一位富爸爸及一位穷爸爸”。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因此而诞生了。很多人不知道写“富爸爸”系列图书第一本《富爸爸穷爸爸》的创作目的是把它当成营销现金流游戏用的“说明书”。

1997年4月8日在我50岁生日那一天,我们发行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同时也成立了富爸爸集团。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开始遍布全球,并且都是自费出版的,直到2000年,它开始借着口碑刮起了一场紫色风暴,结果有天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排行榜。在这个崇高的排行榜上,本书是唯一自费出版的书。

没多久,奥普拉脱口秀的制作人打了个电话给我。但是在安排我上电视节目之前,对方要求跟富爸爸的儿子联系。当对方做完富爸爸和穷爸爸的背景调查之后,他们才跟我敲定上节目的日子。

当邀请函来的时候我人在澳洲。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个两难的决定:我是该继续留在澳洲还是飞到芝加哥接受访问?这时候我再次想起“我服务的人越多,我的效率就越高”这项基本原理,因此决定缩短行程,从澳洲直飞芝加哥。我走上奥普拉的舞台,跟她肩并肩一起坐了一个小时左右,并且向她介绍了财商教育这个观念。

就因为那一小时,从此我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在那一个小时之前我是一个无名小卒,之后我变成了世界闻名的财商教育的代言人。我花了55年的光阴,经历了众多的成功与失败,还抓住了为数不少的机会,才让我一夜成名。

我跟你们讲这个故事并非在自吹自擂或者自以为了不起,而是想要借着自身的经历来让人们了解富勒博士的一般原理,以及富爸爸有关金钱方面的教导能够具有如此之大的威力与效果。

有钱人都非常慷慨

有个记者问我是否因为上了奥普拉的节目才变成有钱人的?我的回答是在登上节目的舞台之前我就已经非常富有了。我之所以在财务上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是因为我花了一辈子累积知识,特别是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在节目中我只是很慷慨地把我所知道的与众人分享而已。

我的观点中提到有钱人很慷慨惹得这个记者很不高兴。在他看来,人一定要非常贪婪才有可能成为有钱人。当我费心用“一必定是多元的,而且至少有二”这个一般原理来向他解释“既然有人可以因为贪婪而致富,那么同时必定也会有人因为慷慨而变得很富有”。结果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很呆滞。他的脑筋死板地坚信:人若要致富就必须变得非常贪婪不可。在他的脑海中,人们是无法借着慷慨来致富发财的。在他的认知里有钱人只有一种:贪婪的有钱人。

问:当你成名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日子是不是从此一帆风顺?

答:差远了。名气和财富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复杂,而不是更轻松。很多朋友开始眼红嫉妒。一些合伙人开始变得贪得无厌,甚至还中饱私囊。还有很多人突然出现,拼命问我怎么“帮到我”。当时很难区分哪些人是响应我们的使命而来支持我们的,哪些人是看到我们所建立的一切而前来“找机会帮助自己”。

好消息是多年来许多精英人士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再次强调:“一必定是多元的,而且至少有二”,因此我们在学着迎接好运的同时,也要有能力处理这些坏事情。

富勒博士最后的遗言

如同我之前所说,富勒博士于1983年7月1日逝世了,而他的太太安妮在36个小时之后也跟着走了。两位都是享年87岁。就连死亡的过程,富勒博士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

他当时正在讲课(现在看来那次竟然是他最后一次授课),他突然停下来而且安安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我个人并没有参与该堂课程,但我事后有听录音带,并且听到他在那堂课最后所讲的一番话。我在这里转述他所说的内容。

他说自己打算提早结束这次的课程,因为他的太太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他上课前提到自己前几天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自己会跟太太一起走。他感觉到他俩不久之后就要面临死亡,因此他说:“现在有非常神秘的事情正发生在我身上。”他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传承一切,并且用他一贯的说辞来结束那天的演讲:“谢谢你们这群可爱的人们。”

我之后才听说富勒博士和他的太太彼此有过约定,说绝对不亲眼看着对方死亡。他们的确信守了彼此的承诺。富勒博士火速赶到太太的病榻旁,而她已经陷入了重度昏迷。如同事前安排好的一样,富勒博士的头静静地朝着太太倒了下去,然后很安静地走了。他的太太在36个小时之后也跟着他走了,双方信守了没有亲眼看着彼此死亡的承诺。我个人猜想富勒博士应该是听到了伟大的神灵在召唤他,是他们应该回到神灵身边的时候了。

当我听说他俩双双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开车行驶在檀香山的高速公路上。这个新闻是如此震撼,以至于我被迫把车子停在路边后不停地哭泣。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现在清楚知道那一天是我人生重要的分水岭,之前的人生已经结束而开启了崭新的一页。我再也不会是一个制造业的创业家,我即将成为一个教育业的创业家。

劫夺的巨人

在富勒博士过世几个月之后,他最后一本著作《劫夺的巨人》出版了。这本书讲述了有钱人和当权派是如何利用我们的金钱、政府及银行体制来剽窃我们的财富的。

在我看这本非常薄但是又非常具有杀伤力的书时,我的多年以前的一些迷惑开始逐渐清晰起来。我的记忆开始回到过去,即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举手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学到有关金钱的事情?”“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有钱而绝大部分的人都很穷?”

在阅读《劫夺的巨人》的过程里,这些答案都逐渐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富勒博士对于教育体系做出了很严厉的批判。他批判的不是学校所教授的内容,而是我们是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教育儿童。他对于每个孩子所具备的独特天赋的看法如下:

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具有无比的天赋才华,但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因为没有智慧的人类及(或)不利的环境等因素而使其逐渐被侵蚀递减。

他还说:

根据我的观察,每个孩子都展现了复杂的好奇心。由于孩子对万事万物都感到好奇,这种全面性的兴趣让他们专精于某个领域的父母或师长感到很困窘。孩子从一出生就展现出他们的基因组成是有能力协助他们全面性地意识、理解、协调组织,并且善加运用自己的所知。

富勒博士建议学生们要重新掌握自己的教育过程。简单来说:要跟乔布斯在俄勒冈州里德大学的做法一样。乔布斯先申请退学,因此他才可以再次选修研读那些他个人感兴趣的科目。乔布斯后来再也没有回去完成一般传统的学业。

问:富勒博士是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天才?

答:是的。

问:但是我不觉得自己很聪明,我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赋才华。为什么会这样?

答:就像富勒博士所说的,学校和父母经常会侵蚀孩子所具有的天赋才华。富勒博士把学校比喻成钻石矿坑,老师们拼命在矿区里面挖掘自己想要的钻石,寻找符合他们印象中被称之为天才的孩子们。而那些矿渣,或者被弃置两旁的石头和沙子,都是那些老师自以为没有潜力和天分的孩子们。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孩子在受过传统教育之后都觉得自己并不聪明,没有什么天分,而且一点也不特别。有的孩子甚至会对学校和教育体制抱持排斥或愤怒的情感。

问:那么一个人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赋才华?

答: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问:环境跟我的天赋才华又有什么关系?

答:下面让我举几个例子。很多学生在学校的教室里觉得自己很窝囊,但是他能够在足球场上展现其天赋才华。老虎伍兹的天赋才华在高尔夫球场上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披头士乐队借着吉他和架子鼓在录音室里大放异彩。乔布斯虽然辍学,但是他在车库里跟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研发苹果计算机的过程中,让他的天赋才华被世人所见。

问:那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并不聪明?为什么我找不到自己的天赋才华?

答:因为绝大部分人每天离开家时,不是去学校就是去工作,而这些场所并不一定是他们能发挥自己天赋才华的场所。绝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过着不满意、有所缺憾、缺乏考验、不被他人感恩的人生,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可以发挥自己天赋才华的环境所致。

看看“天才”(genius)这个词,亦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精灵或魔法师”(genie-in-us)。请问你有没有认识这样的人,也就是厨房里的魔术师?那种人可以把很平凡的食材变成令人难忘的美食佳肴。

问:有。

答:你认不认识那些喜欢“拈花惹草”、颇有园艺天分的人?他们凭着一些泥巴、水和种子就能创造出一个美妙的花园。

问:当然认识了。

答:你是否观看过残运会比赛,也就是一个专门为那些生理上有障碍的孩子们所举办的运动会?你是否被他们无视自己的身心障碍,全心全意投入比赛的情景所感动,甚至被鼓舞激励?

问:有的。

答: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精灵或魔法师”启发激励他人的例子。当别人的精神感动了我们自己内在的精神时,我们就会被激励或打动。这才是真正的“天赋与才华”。每当我们被他人激励启发时,我们都会再次忆起我们“内心的精灵和魔法师”。

问:为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天赋才华?

答:因为天才并不是好当的。举例来说,或许有人可以超越老虎伍兹,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把自己一生奉献于开发这样的天赋才华,那么他内心的精灵永远不会施展出应有的魔法。

问题比答案还要多

对我而言,当我把《劫夺的巨人》这本书看完之后,内心反而产生了更多的疑问。那时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想要重新当个学生,来好好钻研这个议题。我想再次回到四年级时的自己,举手问老师那些关于金钱的问题,并且把答案找出来。我非常渴望学习并且想要找出“为什么学校从来不教导有关于金钱的事情?有钱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有钱?”等问题的答案。

我继续拜读富勒博士其他有关于教育的著作。我发现我在四年级所提出的问题纯粹源自我个人的好奇心。我只是想要研究金钱这个主题,以及有钱人致富的方法。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有关金钱和致富等内容在当前学术研究中被“消毒”干净并非只是巧合。

因此我求学的精神在1983年重新被激发了,我完全照着富勒博士所形容的去做。我以学生的心态重新再次用功求学。

多年以来,我自己研究的心得完全印证了富勒博士所说的,也就是当今的货币制度是被设计用来剽窃民众的财富,让有钱人(而不是你我)变得越来越有钱。奴役他人并且剽窃别人财富这种行为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富勒博士相信面对根深蒂固的贪婪及奴役他人等行为,就是人类是否能进一步演化的关卡,考验我们人类是否能从心出发,利用智慧在地球上建立人间天堂,或者把地球的环境彻底毁坏,使之成为人间炼狱。

在《劫夺的巨人》这本书里,富勒博士详加描述这些有钱人和当权派是如何利用金钱、银行、政府、政客们、军事领导者,以及教育体系等来实现他们的控制计划。简言之,金钱是被设计来让民众成为钞票的奴隶,永远服侍那些掌控货币体制的权贵们。

讽刺的是,虽然富勒博士和我的富爸爸对于金钱的看法南辕北辙,但是他们对于“目前人类是被金钱所奴役的”这个观点的看法却是一致的。而且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也再次证实“一必定是多元的,而且至少有二”这个基本原理,亦即两个人虽然有着不同的论述,但是他们在观点上所抱持的原则是一样的。

知识的力量

在我上奥普拉的节目之后没多久,有一个信托基金公司开价400万美元请我帮忙代言他们公司旗下的共同基金。虽然我跟后来承接这个广告的那位仁兄一样喜欢赚钱,但是接受这笔金钱就等于把自己出卖给那些劫夺的巨人们。财商教育最大的好处在于给予民众做出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且永远再也不需要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你跟我都心知肚明,我接下来要问你的问题了……

问: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答:答案是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目前世界上充斥着各种问题。或许比较好的问法是:你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你认为老天爷给你的独特天赋才华是准备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你是否能靠一己之力完成,还是你可以选择加入一群人或者某个团体组织,来解决你所关心的议题?

当你从“解决目前世界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这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而且有很多事情是你可以去做的。

更重要的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付出心力,卖力工作?还是非得要等到有人愿意付钱给你的时候,你才会考虑去做这件事情?

在下一个章节里你将会学到的内容,是当我在寻找“我们的财富是如何借着金钱体系而被剽窃”,以及“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里完全没有财商教育”这两个问题时所得到的答案。

借着开发现金流这款桌面游戏并且着手写作《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我的财富、收入、名声都获得了几何级的增长。我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要专门讲给那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要该怎么做才能把握自己第二次致富机会的那一些人听的。

那些想要在金钱及人生方面获得第二次致富机会的人们,或许你应该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要怎么做才能服务更多的人?

而不是:

我要怎么做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如果你问自己如何才能服务更多的人,而不是拼命想着自己怎样才能赚更多的钱,那么你就已经开始遵循伟大的神灵所安排的基本原理了。 B/vItbUkpHizMApRLAz0fntnxxnpJqbUuXeHKYM89iVYM/6pPywoeScB4bSR6Uo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