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人在入关初期,十分重视服饰制度。不仅对汉人的着装严加管制,推行“剃发易服”的法令,即使在满人内部,服饰要求也十分严格。
崇德元年的时候,清太宗曾对此事作出训诫,他说先前曾有儒臣劝他改革满洲衣冠,但当时他并未听从。他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原因:如果他们身着宽袍大袖,聚在一起,此时敌人突然杀入,那么这种宽大的服装会妨碍他们迅速投入战斗。可以看出,当时天下尚未平定,清太宗没有改革满洲服制是出于安全上的考量。
清太宗对此事非常重视,在崇德二年(1637),他再次谕旨:“我国家以骑射为业……服制者,立国之经。朕欲尔等时时不忘骑射,勤练士卒。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俱令遵照国初之制,仍服朝衣。……使后世子孙遵守,毋变弃祖宗之制耳。”
在这里,清太宗将服饰制度上升到立国的高度,可见其重视程度,于历朝历代中均颇为罕见。但在田猎时已允许满人身着便服。
到了顺治十年(1653),部分汉族官员又穿起了汉人之前的服饰,顺治帝曾下诏痛斥此事:“近见汉官人等,冠服体式,以及袖口宽长,多不遵制。……如仍有参差,不合定式者,以违制定罪。”在清朝统治者的高压下,男性服饰变革的速度之快,要远大于女性服饰。
从康熙帝开始,清朝统治者开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乾隆帝下旨奖励农桑,在浙江和三吴一带推广育蚕之法,还下令各州的县官以官方资金购买桑秧,分给居民种植,根据其种植的成效,加以奖赏。让百姓知道种桑养蚕的好处,并强调:“农桑乃为政之本,所当时刻留心。”
由于统治者重视农业,奖励农桑,丝织业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后来清代服饰的丰富多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代男子服饰舍弃明代流行的宽衣大袖、筒袜浅鞋的风格;改为箭衣小袖、深鞋紧袜的满洲风格。其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其中以袍褂为主,袍褂中又以马褂最常见。
史料《陔余丛考·马褂》中记载:“凡扈从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战裾,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马褂最早是骑马时所穿的服装,因其外形前后衣身之间有接缝,便于骑马,多为士兵穿着。但后来马褂逐渐发展为常服,其开衩亦大有讲究,在清朝以开衩为贵,官吏士庶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但也有不开衩的,俗称“一裹圆”,为一般的市民服饰。
马褂在材质上有单、夹、纱、皮、棉等多种选择,结构多为圆领,对襟、大襟、琵琶襟(又称缺襟)、人字襟等。常见的颜色有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很多官员常常选择与补服同样颜色的天青色作为常服。
清 佚名 满洲家族肖像
《清会典》中规定:“八旗之四镶旗副都统的行褂,镶黄旗、镶白旗和镶蓝旗用红缘,镶红旗用白缘。前锋参领、护军参领、火器营官皆如之。火器营兵行褂,用蓝而镶白缘。健锐营前锋参领行褂,用明黄而镶蓝缘。健锐营兵行褂,用蓝而镶明黄缘。”
有趣的是,清代人在马褂颜色的选择上,若以时间为线,可以看出明显的抛物线风格。初期较单一,以天青色为主,到了中期,颜色逐渐艳丽起来,这与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逐渐强盛有关,到了后期国力衰弱,马褂又流行起浅灰色等较朴素的颜色。
在众多种类的马褂中,有一种极为特殊,即黄马褂。黄马褂为明黄色,熟悉清史的人应该知道,在清代明黄色乃是皇帝的专用颜色,普通贵族只能用金黄色,平民若想穿黄色衣服,只能用杏黄色。清昭梿《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记载:“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内大臣与侍卫是皇帝的亲卫,所以平时穿黄马褂,以示与众不同,彰显皇室威严。
但这些人只有在职的时候可以穿,离职以后就不可再穿了。除了这些特殊职务的人外,只有被皇帝赏赐时,才有机会获得黄马褂。
在清代,获“赏穿黄马褂”是莫大的荣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曾提道:“他还是花翎、黄马褂、‘硕勇巴图鲁’、记名总兵呢。”清黄遵宪的《冯将军歌》也写道:“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袿色映花翎飘。”诗中所谓“黄袿”即黄马褂。李鸿章在与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时,就曾身穿黄马褂。
清代男装还有一个重大特色,即马蹄袖。我们在电视剧中常看到,清代官员在跪拜之前要先甩两下袖子,然后再行礼,这种做法就源于马蹄袖。所谓“马蹄袖”,是在衣服的袖口处接上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因形状类似马蹄,故名“马蹄袖”。满族人则称其为“哇哈”。马蹄袖在平常的状态下应绾起来,行礼时再掸下来,这一动作在满语里被称为“放哇哈”。另外,在骑马射猎时,也应将马蹄袖放下。
清代男子下身已不再着裙,而改穿裤子,既有利于日常活动,也方便骑马射猎。裤子通常较宽松,并绑有腿带。足上一般穿靴子,尤以皂靴最为流行,黑色白底而高帮。《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曾描写到:“身穿元缎直裰,脚下虾蟆头厚底皂靴。”
总的来说,清朝男装彻底改变了自古以来男子的着装风格,这应该是一种进步,虽然清政府推行的手段过于粗暴。在今天,以清代服饰为基础的唐装、旗袍仍风靡全球,而清代之前的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已经消失了,足见清代男装是颇有其可取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