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爽独特的女装

旗袍作为中国女装的代表,如今已风靡世界。然而,最初旗袍只是满人的装束,从开始兴起到逐渐接受再到广泛传播,旗袍的流行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满人入关后,在服饰方面所推行的政策,有“十从十不从”的说法,即“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大概只是民间的一种总结性说法,不过“男从女不从”倒确有其事。

清朝立国后,汉族男性虽已剃发易服,但女性仍可保持明朝时的服饰装扮。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中有相关的记载:“国初,人民相传……男降女不降,妓降优不降之说……女子犹袭明服。盖自顺治以至宣统,皆然也。”书中提到自顺治至宣统皆是如此,可见这一政策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

清初针对女性服装的禁令,大多只是对一些特殊职业的女性,如奴仆、优伶等,不允许其使用丝、绢、纱、绫、缎、绸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这更多是一种阶级政策,与满汉、男女均无关系。

清代有一类女性身份较特殊,即官员的女眷,她们虽非满洲贵族,但也有正式场合专用的吉服,衣裙为红色,袖口和领子处带有各种纹饰,服饰中间带有补子,图案视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

文官一品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八品绣鹌鹑;九品及以下绣练鹊。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同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无品级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

慈禧出殡 清朝人穿丧服

妾也可以有类似的待遇,但颜色上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以示区别。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礼服,即丧服,颜色大多素朴,常见的有白、灰、黑、蓝几种,一般为麻布、粗白布等材质。在今天流传的慈禧太后出殡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清朝人穿丧服的样子。

清朝汉族女性的日常着装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女性着明代的打扮到雍正时期仍有持续,在历史上以严酷著称的雍正帝在这方面颇为开明,曾谕旨:“朕试问诸臣,照此定制以申禁约,能管束令其必改乎?断不能也。法令者,必其能禁而后禁之,明知法不能胜而禁止之,则法必不行。”可见,除了开明之外,雍正帝还看出,这种现象单靠法令是禁止不了的。

不过,旗装有其本身的优点,后来逐渐被广大女性所接受。比如,旗装多在一侧或两侧开衩,便于行动;旗装多用纽扣,与以前服饰用的系带相比,穿戴时更加方便。

旗装在满语中称“衣介”,与传统汉服相比,不止制作简便,而且节省用料。虽称旗装,但样式上实为满汉文化结合的产物,因此种类异常繁多。常见的有便袍、衬衣、氅衣、马褂、大坎肩、小坎肩等,后三者按大小长短又可细分为对襟、大襟、琵琶襟、一字襟等样式。

衬衣和氅衣外形比较相近,常易混淆,但二者在穿着时有相当大的区别,衬衣一侧开口,可以单独穿着;氅衣两侧均有开口,不可以单独穿着。坎肩也叫“马甲”,虽于清代开始流行,却是满汉服饰融合的产物。慈禧太后曾身穿氅衣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其照片今天依然可见。

民间女子的着装并没有贵族那么多讲究,还是以舒适美观为主。

以裙子为例,初期尚流行明时期的“月华裙”,色彩淡雅,裙中带有褶裥,行动时色彩流动,如月光照耀。

清 佚名 清宣宗孝全成皇后便装像轴 满族传统旗装——衬衣

到中期则流行“凤尾裙”,在缎带上绣花,以金银线将裙片连接,宛如凤尾。

及至后期,又流行“鱼鳞裙”,工艺越加复杂,裙料均折成细褶,幅下绣满水纹,每褶之间以细线连接,能展能收。

还有一种马面裙,亦颇为盛行。前后左右共四个裙门,两两相对,侧面打褶,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近日吴门所尚百褶裙,可谓尽美,予谓此裙宜配盛服,又不宜于家常,惜物力也。”文中“百褶裙”,即是马面裙的一种。

除样式繁多外,清朝女装的一大特色是在喜欢在衣服边缘处多加修饰,如襟边、领边和袖边等处,均以镶、滚、绣等为饰。

这种装饰的工艺极其复杂,史书中曾记载“镶滚之费更甚……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在制成一件衣服的过程中,光是这些边缘部位的装饰就占去了十分之四的工作量,而且一旦制成之后,很难更改,可见其工艺之繁复。

这种风格发展到后来已不限于服饰的边缘处,头巾、围裙、衣襟、鞋面等处亦可加上各种装饰,著名的“镶滚彩绣”即源于此。

氅衣初期乃是后宫妃嫔所穿,然而上行下效,先是在满族贵族妇女之间流行起来,后来又传到民间,受到广大女性的青睐。但为了避免违制,民间的款式已经有所改变。

如果说氅衣的流行是由上而下,那么女性坎肩的流行则是由下至上。从民间流传到宫廷,形式多种多样。长至膝下的称“大坎肩”,仅到腰间的称“小坎肩”。坎肩一般套在长袍外穿着,在领、袖、叉口、下摆等镶有各种图案的花边,装饰作用明显。

在今天,氅衣已经不再是日常服饰了,但坎肩(马甲)依然为人们所喜欢。

在鞋子方面,旗鞋并没有像旗装一样普及,究其原因,旗鞋不仅高跷,木质鞋底也较坚硬,不利于日常活动,即便在满族妇女中,高底的旗鞋也仅为年轻女性穿着,老年妇女一般着平底木鞋。

从清中后期开始,很多满族女性模仿汉族女性缠足的做法。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服饰上已显出明显的满汉融合的态势,到了清末,在服饰上实则已经“满汉难辨”了。 KIm/Q4HELYlbXnmdX6Vx72Na1MYBYy6tocxwYVEg1M1Cu2UDXefe6uL6AAa1o7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