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朝服的冠、袍、褂与配饰

清朝统治者在刚入关的时候,就颁布了“剃发易服”的政令,在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明朝的冠冕、礼服以及汉族的一切服饰。但清朝的冠服制度,直到乾隆年间才基本确定下来。

然而,略带讽刺的是,虽然经过如此长时间的酝酿及改革,清朝服饰在很多方面还是无法摆脱明朝服饰的一些特点,比如百官补服上的图案等。

清朝的朝服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出席重大的典礼或祭祀活动等,算在礼服一类。皇帝的朝服由披领和上衣下裳组成,取《周易》卷八《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之意,以示上下有序,尊卑不可颠倒之意。

按季节不同,朝服可分为冬夏两款。冬季朝服因使用的季节较寒冷,服饰之上,多缀有珍贵动物的皮毛,以起御寒之功效。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中,演员大部分时间穿着的都是冬服,显然在搭配上并不准确。而夏季朝服多用绸缎,以便凉爽。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臣中只有四品及以上官员的朝服才分冬夏两款,五品以下的官员一年四季穿的都是同一套朝服。

清 佚名 清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朝服像

在朝服颜色的选择方面,只有皇帝的朝服才可以用明黄色,盖因隋唐之后,帝王冠服皆以黄为贵。清崇德元年(1636)《冠服通例》规定:“亲王以下官民人等俱不许用黄色及五爪龙凤黄缎。”顺治八年(1651)又规定:“官民人等……朝服、便服、丧裹具不许用黄色。”

当然,这只是对官员和平民而言,皇帝本人则不受此限。根据用途不同,皇帝朝服也会选用其他颜色:祈谷、常雩(求雨)用蓝,朝日用红,夕月用月色(月白,即浅蓝色)。皇子可以用金黄色,亲王、亲王世子、郡王等人的朝服,用蓝色或石青色,皇帝若是高兴,也会赏赐其金黄色朝服。四品官员用蓝色或石青色,五品及以下官员只能用石青色。

朝服之上,还配有色彩鲜明的图案。皇帝朝服自然是龙形图案,但样式及数量多变。其他各阶层的朝服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一是图案上,有龙与蟒之分,只有亲王和郡王才可以用龙形的图案,其他如贝勒、贝子、公侯等只能用蟒形的图案。二是在龙的姿态上,有正龙、行龙、升龙之分。所谓“正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盘着的龙,一般正面朝向;“行龙”指奔走状态的龙,一般侧面朝向;“升龙”指呈升起态势的龙。其中,升龙、正龙等图案只有皇帝可以使用。第三个区别是龙或蟒爪的数量,亲王、郡王用五爪龙,贝勒、贝子、公侯等用四爪蟒。

身着朝服时,应佩戴朝冠。在“剃发易服”之后,清朝人的发式已不再适合传统的冠式。清朝的朝冠为礼帽,又称为“顶子”或“顶戴”。顶戴之上有顶珠,在顶珠下还有翎管,质地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二者合称“顶戴花翎”。

顶戴分为两种,一种为夏天戴的,称为“凉帽”,另一种为冬日所戴,称为“暖帽”,每年的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编成。

顶戴的颜色代表着官员的品级,由高往低,每两种品级的官员用一种颜色,比如一品和二品官员都用红色顶戴,三品和四品官员则改用蓝色顶戴,五品和六品官员用白色顶戴,七品及以下的官员一律使用金色顶戴。在同一种颜色的顶戴中,还有更加详细的划分,比如:一品官员用纯红色顶戴,二品则只能用杂红色;三品和四品之间又有不同,其区别在于颜色的亮度上,有亮蓝和暗蓝之分。除官员以外,其他一些读书人也可以使用顶戴,进士、举人、贡生等都戴金顶,生员、监生则戴银顶。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即便顶戴的区别已经如此明显,却似乎仍不足以说明其佩戴者之间身份的差别。所以,除了颜色外,顶珠的材质也有所区别: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镂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雍正时期,官员的顶戴制度曾进行过一次改革,顶戴的颜色保持不变,但材质换成了玻璃,同一种颜色的顶戴,其材质有明玻璃和涅玻璃之分。所谓“明玻璃”就是透明的玻璃;与此相对,“涅玻璃”就是不透明的玻璃。

顶戴上装饰的花翎亦大有讲究,按颜色不同,大体可分为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鹖”是一种外形似野鸡而善斗的鸟,古籍《说文》和《礼记》中都有关于它的记载;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按数量不同,又有单眼、双眼与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说明功勋越高。单眼花翎与双眼花翎较常见,三眼花翎极为罕见,连和珅这样权倾一时的大臣都没有得到过,而清末中兴名臣李鸿章曾得到过。

清朝初期的时候,亲王、郡王、贝勒等人不可以戴花翎,到乾隆年间,相关政策有所放宽。顶戴、花翎均是官员身份的重要象征,其重要性有时甚至在朝服之上。官员受到处分,很多时候仍可身着以前的朝服,但顶戴花翎却是一定要换掉的。

除上述各项外,五品以上的文官和四品以上的武官,穿着朝服的时候还应悬挂朝珠。与顶戴类似,朝珠的材质也有很多种类,如东珠(珍珠)、翡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清朝统治者大多笃信佛教,朝珠的设置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总共有四颗大珠,称为“分珠”。旁边尚有小珠三串(一边一串,一边二串),称为“记念”。

有趣的是,朝珠的戴法根据性别不同而有所分别,男性要将两串戴在左边,女性反之。另有一串垂于背,称“背云”。作为朝服的配饰,朝珠的使用自然也有严格的限制,其使用必须与佩戴者的地位相符,严禁逾制,其用珠和绦色也各有区别,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 kNq/f7GlenNxqQEzUrcXSrXJRUJqCWTqfkVLx21ivb/yw+grmZM92+yBbI11vJ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