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常服与便服,差了个太平洋

清朝人的服饰繁复多样,按使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朝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戎服、便服等多个种类。其中以常服和便服最易混淆。便服乃非正式场合或休闲时的着装,形式多种多样,并无严格要求。

与便服不同的是,常服仍是一种正式服装,只不过所使用的场合没有朝服和吉服那么隆重,多为日常办公时穿着,有固定形式,根据穿戴的场合不同,决定是否佩戴朝珠。而身着便服时是无须佩戴朝珠的。

实际上,满人早期的日常服饰远没有后来的繁杂,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单一的,根本就没有常服与便服之分。满人在东北地区从事渔猎生活,织造业本不发达,纺织品也十分匮乏。其服饰来源无非三种:

一、来自明朝的赏赐,数量极少,聊胜于无。

二、来自和明朝的交易,这是最主要的来源。众所周知,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满洲人以本地物产与明朝人进行商品交换,大致可以满足日常对纺织品的需求。

三、战争掠夺,须实力强大方可实行,风险、成本亦大,并非主要途径。

但这三种来源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要取之于人。

早在后金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就认识到这种弊端,尝试自给自足。据《满文老档》记载:“天命八年(1623)二月二十一日,派七十三人织蟒缎补子。”努尔哈赤的这种尝试获得了成功,他对织出的蟒缎、绸缎、补子十分满意,曾夸赞道:“于不产之地织此蟒缎、绸缎、补子,乃至宝也。”

对于以渔猎为主要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后金来说,掌握纺织技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后金可以自己产出纺织水平比较高的、带有刺绣图案的纺织品,无疑是后金纺织技术的一大进步。努尔哈赤在接下来实行了一系列鼓励纺织业的政策,如从事纺织业的人可以免除官差兵役,对纺织业者按劳给予一定的奖赏等。

可以看出,此时对后金人来说,不只织造出来的纺织品是“至宝”,甚至掌握纺织技术的人“亦至宝也”,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等到清军入主中原之后,经济及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在日常服饰方面自然也就有了新的追求。此时的满洲贵族对于美衣华服开始持提倡甚至鼓励的态度,清太宗皇太极甚至曾抱怨后宫的佳丽们衣着简陋:“诸福晋等,美衣不服,存贮于柜,欲死后携之去耶?……趁年少修饰,及时服用,则为善矣,年少时不修饰,年迈时勿追悔,生前不服用,死后勿叹惜。”

所谓“饱暖思淫欲”,这句话虽然不适合用在这里,但“淫”字在古时也有“过分”的意思。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帝贵族,在条件改善了之后,自然就会产生一些“过分”的需求。何况对当时的清太宗来讲,这要求其实也还合乎情理。清太宗的这段话说得很直白:“有好看的衣服活着的时候不穿,难道留着火化的时候再穿吗?放到火里烧成灰有何益处?年轻的时候不修饰,年老的时候一定后悔。”他的这段劝说,也算苦口婆心了!文中所谓“美衣”,指的就是当时后宫妃嫔所着的便服。

清 佚名 孝贞显皇后常服像

江南的纺织业在明朝时期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到了清朝更是达到顶峰。清人在服饰方面越加追求舒适与奢华,汉服的宽袍大袖无疑更符合这种需求,社会上甚至已经出现了僭越的情况。

这种情况自然不为清朝统治者所喜,对此,在康熙年间,清圣祖曾谕旨:“凡服饰等项,久经禁饬,近见习俗奢靡服用僭滥者甚多……以致不遵定例,嗣后必须着实奉行,时加申饬……恪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节俭至意。”这道谕旨有两层意思,一是提倡节俭;但更重要的还是另外一层意思,即恪守法制。可惜,康熙帝晚年政务松弛,法令不行,所以这道谕旨恐怕收效甚微。

雍正皇帝继位后,也曾下旨批评过这类现象:“满洲风俗,原以淳朴俭约为尚,近渐染汉人习俗,互相仿效,以致诸凡用度皆涉侈靡,不识撙节之道。”可见康熙年间对此事的整顿并没起到应有的效果。雍正帝一改康熙晚年的宽厚作风,严厉明察,勤于庶务,但即便如此,也没能刹住这股社会风气。

乾隆皇帝在继位后也曾强调:“衣服、语言,悉尊旧制……朕发此言,实为子孙万世之计也……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这三位皇帝对此事的态度一脉相承,不过乾隆帝说得更加具体、更加直白。

这里大致可以看出三位皇帝为政的差别,康熙、雍正两位皇帝在颁布谕旨的时候还提倡节俭,而乾隆皇帝担心的是满人一味追求舒适与奢靡,而丧失战斗能力,节俭在此时已变得没那么重要,这与乾隆皇帝的奢靡作风不无关系。

所以乾隆帝注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本人就好大喜功,六下江南,花费甚巨。古人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乾隆皇帝其身不正,又怎限制得了别人?

到清中叶以后,八旗贵族日益腐败,奢靡成风,早已将满人的骑射传统抛诸脑后,甚至连以军事训练为目的的“木兰秋狝”活动也几乎废止。满人窄袖束身的服饰已不适应闲适的宫廷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宽襟博袖的便服,带有明显的汉服特征。

嘉庆帝时,大臣官员之女依旧着衣袖宽大的服饰,与汉人妇女衣着极为相似,嘉庆帝对此大为不满,曾痛斥:“我朝列圣垂训,命后嗣无改衣冠,以清语骑射为重……近日旗人耳濡目渐,已不免稍染汉人习气……此风渐不可长。”嘉庆帝本人崇尚节俭,刚刚继位便铲除了大贪官和珅,大力整饬内政,严惩皇族的不法行为。同时整顿旗务,打击清朝贵族的奢靡之风。可惜当时清朝积重难返,嘉庆帝又过于谨慎,其改革注定无疾而终。

在道光皇帝之前,宫廷服饰尚能遵循《大清会典》中的旧制,其后便再也无法维持原来的样式了。连吉服与常服尚且如此,更不要提休闲的便服了。

究其根本,清朝从乾隆皇帝开始,便闭关锁国,苟且偷安。满洲贵族腐化堕落,朝政日益腐败,乃至出了和珅这样的大贪官!有了这样的土壤,才滋生出这样的社会风气。所谓服饰,不过是这种经济、政治、心态之下的一个表象而已。清朝统治者舍其本而逐其末,自然事倍功半! xr2FBnkkXJliSCRP9op4/6p07xZPGBtwH8ShjSOR4gpg+Db66Z6sjuJo7iyVST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