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留发不留头?清朝才没那么可怕

当年清军入关时,曾犯下很多骇人听闻的罪行,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但最广为人知的,还是那句杀气腾腾的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历史上,中原地区曾多次被游牧民族部分或全部占领过,但清朝统治者是唯一一个在发式方面作出如此强硬要求的。只有四种人是例外:女人、小孩、僧人、道士。那么,怎样的发式才符合清朝统治者的规定呢?

目前的影视剧中,清代人的发式几乎千篇一律,大致上以顶心为界,前半部分全部剃光,后半部分蓄长发,以三缕编成麻花样式,垂至腰部。然而这种只剃前半边头的样式,实则是清晚期男子的发式,称作“牛尾辫”,也有人称其为“阴阳头”或“半瓢式”。

其实清朝人的发式,按样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前、中、晚三个时期。前期发式称为“鼠尾辫”或“金钱鼠尾”。很多历史记载中对这种发式有过描述,如《榕城纪闻》中记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清 关良昶 《称桑图》

秦世祯的《抚浙檄草》中写道:“小顶辫发”把头发剃去,只留下铜钱大一点,梳成一根小辫,叫“金钱鼠尾”。

然而这些描述都不太准确,所谓“金钱鼠尾”,是在顶心处留一面积相当于铜钱大小的头发,编成外观类似鼠尾的辫子,对辫子的粗细有严格要求,以能通过铜钱中心的孔洞为标准。大部分记载对“金钱鼠尾”的描述都是如此,然而这并不全面,还应该在后颈处也留一缕类似的头发,两者合在一起,才是真正且完整的“金钱鼠尾”。

清朝统治者对这种发式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这种要求当然会遭到人们的抵制,清政府为了美化这一法令,在1647年广州发布的剃发易服令中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然而,抵制归抵制,毕竟命比头发重要,所以这一法令的推行速度还是蛮快的。据当时福州遗民所撰的《思文大纪》记载:“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听话。事实上,清朝统治者“剃发令”的发布与执行可谓一波三折。据郑天挺《探微集》记载,天命六年,后金攻下辽阳时“生擒御史张铨,其余官民皆剃发降”,待大小城池都落入金人之手后“官民皆剃发降”。“天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年号,也就是说,当年还在辽东地区的时候,清政府(准确地说当时应该叫大金,史称“后金”)就已经实行了剃发的政策。

在满人的观念中,通常意义的投降不算真的投降,不能取得信任,只有剃了发后投降,才是真的投降,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这一观念直接导致了后来“剃发令”事件的愈演愈烈。

早在清军刚入北京城的时候,就发布过“剃发令”。但随即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鉴于清军刚刚入关,立足未稳,此时不宜过度激化民族矛盾,所以这一政令只颁布了一个月左右就取消了。

此事见于《清太宗实录》:“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待清军节节胜利,攻下南京、杭州等江南重镇后,“剃发令”就又被提上了日程,而且这一次来得更加血腥。江南本就是明廷抵抗清军的大本营,“剃发令”发布后,人们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然而,反抗得越激烈,随之而来的镇压也就越残酷,等待这些明朝英雄儿女的是清军的大屠杀,于是一时间血流成河,死伤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热衷推动“剃发令”的人中,还有一个汉人,名叫孙之獬,是明天启年间的进士,曾做过魏忠贤的走狗,在魏忠贤倒台后,被朝廷革职,“削籍返乡”。

清军入关后,他立刻投降。当时清廷为了笼络人心,允许明朝投降的官吏保持原有的装束打扮。但孙之獬为了讨好满洲贵族,竟主动剃发留辫,还穿了满人的服饰上朝。当时朝堂上,满汉官员分列两班,孙之獬小人行径满人不屑,汉人不齿,满人说他是汉族官员,不许他入列;汉族官员说他穿的是满人服饰,也不许他入列。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分。

如果孙之獬有一点廉耻之心的话,他还会收敛自己的行为,可惜的是,这种人似乎永远不知道何为“改过”,他之后上疏清廷说:“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也正有让汉人剃发易服之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就有了后来的剃发风波。

清 郎世宁 《弘历观荷抚琴图》

不难看出,孙之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这种人的结局也不难预料。后来,孙之獬因贪污被罢官返乡,正逢谢迁起义,孙之獬全家被抓,众人将其绑起来游街示众,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以惩罚其谄媚清廷,剃发残害同胞之罪。随后又将其斩首市曹,暴尸通衢,他的家人也被一同处死。

一个无耻小人因一己之私,挑拨民族矛盾,“剃发令”的根源虽不在他,然而他在其中推波助澜,导致无数人流血牺牲,最终自己也身首异处,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可谓咎由自取,后来人不可不引以为戒!

而清朝统治者对发式的规定,到了清中叶就已逐渐放松。后颈的辫发消失,顶心的部分也不再是一枚铜钱大小,而变成了巴掌大小的一块。发量大大增加,俗称“蛇尾辫”。

从嘉庆后期开始,逐渐演变成今天影视剧里见到的样子。

有趣的是,从清宫流传下来的画像看,清前期的一些统治者,如努尔哈赤、顺治帝等留的也并非标准的“金钱鼠尾”发式,在其前额及两侧可以明显见到寸许长的头发,对照清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严厉口号,不得不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 Nzs8yHdBfX0ftGf017pFIIsvKi7rDoBzO7YN8NDfXpWe/ckJP/dJSfXuQPZ7C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