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平时,我常和学生或三五好友一道,去附近的森林砍来木头,不以机械而纯靠手工工具切削生木,制成椅子。我把这一活动取名为“绿色木工”(Green Wood Work)。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说有一种叫“梵高的椅子”的欧洲古木椅,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做出来的。这让我跃跃欲试,甚至觉得以此作为制椅讲座的主题,也极具趣味性。

当我萌生了这一想法,便开始着手调查。这一查,才发现这把椅子其实早已被知名的工艺家们介绍进了日本。譬如大名鼎鼎的黑田辰秋,竟曾特意去当地考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录像,详实地记录下了制作过程。

提起黑田辰秋,木工工艺界无人不晓,他是获得过“人间国宝”称号的工艺巨匠。

我不想埋没那些在调查中获得的宝贵资料,期望以恰当的形式公之于众。这便是撰写本书的初衷。

黑田辰秋以精美的漆艺和螺钿作品声名远扬,为何会对这种做工粗犷的原木座椅感兴趣呢?深入调查后,我又了解到很多东西,包括黑田对制椅终生持守的情怀,以及切削原木、转眼即成的梵高椅,为黑田穷工极态的作品创作带来的诸多影响。

我了解到,黑田本人也曾为木头这种会开裂和收缩的材料吃过很多苦头,还发现有不少文人和工艺家也曾为梵高椅着迷,且至今仍有工匠在制作梵高椅。

源自国外的“梵高的椅子”,黑田辰秋的椅子,以及我们绿色木工的椅子,它们之间看似不同,却又相互联系。

通过学习旧识,去发现新知。

对此,我不仅想亲自求证,也渴望与更多的人分享,因而,在本书中,有对黑田辰秋制椅历史的回顾,有海外调研的所见所闻,还有对梵高椅制作方法的详细解说。

第三章中黑田对梵高椅制作过程的记录、第二和第四章中黑田本人的制椅照片,大都是迄今为止未曾发表过的,它们也是历经五十年的岁月终获展现的珍贵历史资料。

敬请赏阅这个始于一把椅子的故事。

久津轮雅

何谓梵高椅

在日本,有一种座椅被称为“梵高的椅子”。

椅腿由细瘦的圆材粗削得到,

座面以植物的叶子编结而成。

不施漆料,原木材质。

相对于现代的成人椅,它的尺寸略小。

这种椅子构造普通,

不过是将木棒纵横相接组装而成的一般结构。

顾名思义,它正是荷兰画家

文森特·梵高的油画中出现的那把椅子。

文森特·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梵高的椅子”在这幅画中出现。

1888年,梵高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Arles)租了一栋房子,旨在创造一个可使年轻画家们共同生活和创作的场所。高更响应呼吁,在那里与梵高共同生活了两个月。前页的《在阿尔勒的卧室》描绘的就是那所房子里的一室。而上面这幅《梵高的椅子》,则是针对《高更的椅子》所做,梵高椅之简约质朴和高更椅之精致华美,也暗示着两个人的性格之差,以及最终分道扬镳的结局。

上面的画作《梵高的椅子》由梵高本人所做,而后页照片中的座椅,在日本也被称为“梵高的椅子”。两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几乎完全一样。

画作中,椅腿上星星点点地缀着木节,椅腿的顶端还有状似年轮的纹理,似乎只是剥掉了细瘦圆材的树皮而已。连接椅腿的枨子粗细不均,略有变形。背板勾勒出和缓的弧线,座面则由金色的绳状物编结而成。

实物座椅高约80厘米,座宽约42厘米,座深约38厘米,座面高度约为40厘米。实物座椅上也遍布着木节,木材的表面并无打磨而形成的光泽,手感粗糙。弯曲的枨子,有弧度的背板,以及编织成形的座面,与画中的椅子并无二致。若在座面上再放一只梵高最喜欢的烟斗,几可入画。(照片中的椅子由河井宽次郎纪念馆所有。)

梵高椅的特征

如果凑近细细观察,会发现这把椅子的特征体现在木材的利用和切削方式上。从上俯览,前后腿的中央都有芯子,可见其几乎保持了细圆材的本样而未做过多修整。由于木材芯部会出现放射状的径向裂纹,故在家具制作中往往会将芯材剔除,像这样带芯使用是非常罕见的。椅腿的表面虽然经过切削,但并非笔直,而是随着树木的原始生长形态,带有自然的弯曲。连接椅腿的枨子,表面时而会有锯割的痕迹,甚为粗糙,未经处理就直接插进了椅腿的圆孔中。三块背板,正面虽刨削得较为平整,背面却只做了粗削,棱角可辨。座面用拧成绳股的植物叶子编结而成,但背面却没有拧成股,只是将多余的部分用小刀切掉而已。总体来看,这把座椅的工期之快,从外形上便一览无遗。

1.椅腿使用芯材。用直径7—8厘米左右的圆材刨削而成。

2.枨子的粗细和截面的形状参差不一。只是将原木锯割后,粗削而成。

3.枨子的断面有棱角,却被直接插入了圆孔中。

4.背板的表面刨削得比较平整。

5.背板的背面,上方的切削度较大。最上方的背板,两端用木钉固定在后腿上。

6.座面将植物叶片拧成绳状编结而成。

7.座面表里不一,背面并未拧成绳状。

黑田辰秋其人

有一位工艺家,从年轻时起就一直痴迷梵高椅,

他就是黑田辰秋。

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黑田生于京都,是漆匠家中最小的孩子。

十五岁那年,他开始接受漆艺的训练,

却对一件制品必须依靠多人分工完成的制作方式始终抱持疑问。

身为一名工艺作者,

他立志包罗一切,亲手制作出完整的作品。

在那之后,他自学木工,并精进漆艺技术,不断突破,

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工艺世界。

黑田辰秋的作品

黑田辰秋的创作涵盖面极广,其中包括受李朝家具影响的柜子等木制家具、造型独一无二的漆艺作品,以及以贝壳装饰的精美绚丽的螺钿作品等。

擦漆橡木雕花椅子

1964年(昭和三十九年)

由厚橡木板组装而成的座椅,豪迈大气,有‘王者之椅’的爱称。为电影导演黑泽明的山庄特别定制。(丰田市美术馆藏)

擦漆文灌木装饰柜

1960年(昭和三十五年)

用纹理出众的榉木板制成的装饰柜,深受李朝装饰柜的启发。

柜门先是向左右两边开启,再向前敞开。(丰田市美术馆藏)

朱漆四棱茶枣

1960年(昭和三十五年)

黑田偏爱并深入其中的‘捻转’造型。

用旋床旋出樱花形,再以小刀和小刨子磨削而成。除四棱之外,还有六棱、八棱、十二棱等作品。(私人藏品)

干漆耀贝螺钿捻十棱水罐

1965年(昭和四十年)

通体漆黑的容器,掀开盖子,贝壳的光彩令人眼前一亮。

先用黏土做出内壁,以贝壳贴面,外表面用漆料和麻布固型,最后浸在水中以融化黏土,整体上是由内向外成型的工艺技法。(丰田市美术馆藏)

干漆耀贝螺钿饰筐

1969年(昭和四十四年)

用漆料干固的麻布基底上,装饰着墨西哥鲍贝和白蝶贝。(私人藏品)

赤漆雕华纹饰手筐

1941年(昭和十六年)

自二十多岁时起就一直使用的雕华纹(雕花纹)的漆盒。

这种盒子使用扁柏木材,是雕刻花纹之后,蒙裹麻布上漆精制而成。(丰田市美术馆藏)

黑田辰秋年谱

1904

明治三十七年

生于京都市一个漆艺匠人之家。

1924

大正十三年

20岁

与陶艺家河井宽次郎相识,通过河井结交了民艺运动领袖柳宗悦及其同仁。

1927

昭和二年

23岁

上加茂民艺协团成立。与年轻的工艺家们共同生活、制作。

两年之后该协团解散。在杂志《白桦》 的梵高特辑上,见到了椅子的画作。用北山杉木制作梵高椅。

1929

昭和四年

25岁

为御大礼纪念国产振兴东京博览会制作‘擦漆榉木成套桌椅(三国庄的座椅)’。

1934

昭和九年

30岁

与井上藤成婚,长子乾吉诞生。

1944

昭和十九年

40岁

前往朝鲜、中国东北。在吉林省担任陶瓷器的制作顾问,在那里见到了曲木民艺座椅。

1946

昭和二十一年

42岁

次子丈二诞生。

1964

昭和三十九年

60岁

驻留岐阜县付知町(今中津川市)。

为电影导演黑泽明的别墅制作家具套组。

陶艺家滨田庄司赠送梵高椅。

1967

昭和四十二年

63岁

承接宫内厅的皇居·新宫殿座椅的制作委托。

为学习座椅文化,与长子乾吉一起访问欧洲各国。

学习和记录梵高椅的制作过程。

驻留岐阜县高山市。与大型家具制造商飞騨产业携手试制新宫殿座椅。

1968

昭和四十三年

64岁

皇居·新宫殿座椅交付使用。

1970

昭和四十五年

66岁

成为木工工艺领域中首次获得认证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保持者(‘人间国宝’)。

1982

昭和五十七年

去世。享年77岁。

1917年前后

1934年 长子乾吉出生

1938年 与家人一起

1964年 制作黑泽明的别墅家具套组

1967年 参观梵高椅的制作过程

1970年 与滨田庄司在一起

黑田辰秋与梵高椅的人物关系图

松本民艺家具收藏的梵高椅,上有“64年 来自滨田先生”的字样。 aiZpRgj9MY8gMEcfuT8k1maP7QdGiZ7qkojA2qemHHIyFqoBQC4yL3O8hISq/r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