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起始的国际形势

春秋时代是“王冠纷纷落地”的时代。

司马迁在概述春秋时期的历史时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他统计的春秋二百多年间共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发生大小战事有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有四百五十余次。

见于史书的春秋诸侯国国名超过一百二十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了其中十四个国家的世系: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国、鲁国,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位于今天山西的晋国,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燕国,位于今天陕西的秦国,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江西、湖南、湖北的楚国,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国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国。

在展开春秋外交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些外交“角儿”。

最西边的大国是秦国。在主要国家中,秦国立国最晚,出身最卑微。秦国,嬴姓,先祖非子是周王室的马夫,因为养马有功,被赐予西戎偏远的一块土地。这块在今天甘肃天水的土地叫作秦,非子于是就取国名为“秦”,作为西周王朝的附庸,而非诸侯。也就是说周天子只是赏赐了非子一块土地,而没有晋升他做诸侯。在西周末年的犬戎之乱中,秦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秦襄公勤王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史称“秦始为诸侯”。东方的诸侯国这才将秦国作为一个对等的诸侯国来看待。另一方面,东迁后的周王室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和人民都顺便赏赐给了秦国,秦国的国土面积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之后的秦国历代国君都埋头去接收、消化王室赏赐的土地,与犬戎等少数民族进行艰苦的拉锯战。到秦穆公时代,秦国才开始插手东方事务。但在整个春秋时代,秦国基本上算是蜷缩在西戎之地惨淡经营。

秦国的南方,今天的四川、重庆地区存在着蜀国和巴国。这是两个独立发展起来的古代国家,并非周朝分封的。它们的存在证明了中华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对三星堆古文明的发掘情况表明,巴蜀地区在春秋时代已经发展出了既灿烂辉煌又独特的文明形态。但是在春秋时代,巴蜀两国并没有参与中原的诸侯争霸。

围绕在洛邑王室周围的是一系列与王室亲近的诸侯国。北方山西地区是周公时代分封的、出自周成王弟弟叔虞一系的晋国。据说当初周成王只是一句玩笑话,把一片桐叶递给弟弟叔虞说:“我把它封给你。”结果天子无戏言,桐叶转化成了真实的土地。叔虞所封国最先称为“唐国”,其子迁都到今天的太原地区,改称为“晋国”。晋国与王室关系密切,在西周大乱的时候晋文侯出兵勤王,还消灭了与周平王并列的携王。周平王很感激晋文侯,专门写了一篇《文侯之命》的文章来宣传晋文侯的功劳,还赏赐了许多车驾等器物。经过春秋初期的内乱后,晋国最终崛起,在春秋时长期是中原的超级大国。

卫国在晋国的东南方向,占据着今天黄河两岸的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卫国是原先商朝的核心地区,国都就是商朝的旧都朝歌。这一地区本来是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的,用来延续商朝的血脉。武庚后来叛乱失败,国灭。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的康叔被转封到这一地区。因为此地处于周王室的卫服地区,所以国名为卫,希望它能够成为周王室的护卫。卫国国君称公,爵位很高。康叔的九世孙卫武公在犬戎之乱时勤王积极,得到了王室的特别嘉奖。可惜的是,卫国在春秋时一直没发展起来,一度还被少数民族狄人灭国,复国后就苟延残喘了。

郑国在卫国的南边,占据着今天河南中部靠北地区,紧挨周王室。郑国封国很晚,但爵位很高。郑国的始封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名友。友在周宣王的时候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郑桓公就是那个在犬戎之乱中护驾被杀的忠臣,在朝廷中担任司徒。他消灭了东方的东虢等国,举国搬迁至此,以新郑为国都。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因积极勤王有功,继续担任朝廷司徒,郑国在东方继续得到发展。春秋中期后,郑国衰落,左右逢源,勉力支撑才熬到战国。

顺时针往西,今天的河南三门峡地区是封国很早、国名出自周文王弟弟虢仲的虢国。虢国有东虢国、南虢国、西虢国、北虢国、小虢国五国,此处是北虢国。虢国地方很小,实力很弱,但与周王室的关系却很亲密,虢国国君一直担任朝廷的卿士。虢国也一直作为王室的屏障之国。但在东迁一百多年后,虢国被晋国所灭,还由此多出了一个成语:假途灭虢。

在周王室南方是强大的楚国。楚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非华夏民族国家。西周初年的时候,楚国接受了西周封赐的子爵称号,称“楚子”。楚国每年仅象征性地向强大的西周王朝进贡几车茅草。成语“名列前茅”就出于此。出土的西周甲骨中还有“楚子来告”的记载。但随着周王室衰微,楚国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日益紧张。周昭王曾亲征楚国,结果溺死于汉水。王室东迁后,楚国迅速扩张。三十年后,楚君熊通说:“我蛮夷也……王不加位,吾自尊耳。”公然称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春秋早期,楚国灭国无数,逐渐进入中原地区,在春秋中后期成了左右中原政局的超级大国。

在楚国和中原各国之间有周天子为了防备楚国分封的众多小国,如地处南阳盆地的申国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封君主要是出自王族的姬姓贵族,所以被称为“汉阳诸姬”。这些原本防楚的小国在春秋时成了楚国兼并扩张、壮大自己的对象。春秋后期,这些国家就只剩下作为楚国附庸的蔡国和随国了。蔡国在春秋时期是南北争夺的对象,是耀眼的小国。随国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国名——曾国。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就证明了随国的存在及其昔日景象。

燕国是最北边的国家,在今天的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始封君是姬姓的召公,灭商即封。燕君的地位很高,是周初三公之一,但燕国长期与北方的孤竹、肃慎、北戎等少数民族交往,在春秋时期没怎么参与中原事务。然而在考虑北方力量平衡的时候,燕国是不可忽视的。

齐国在燕国的南边,占据今天山东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国都是临淄。齐国的始封君是灭商有功、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周武王将地域广阔、有待开发的东方沃土封给了齐国,为齐国在春秋时期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整个春秋时期,齐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成了霸主,即使是在春秋中后期不是霸国也是强国。

鲁国在齐国的西南方向,与齐国隔泰山山脉相对,国都在曲阜。鲁国是开国功勋、一代名臣周公旦的封国。因为功勋卓著,周天子赐予了鲁国全套礼器,由此鲁国保存周礼较为完备。这就可以解释鲁国为什么会被称为“礼仪之邦”,也是宣扬“克己复礼”的孔子出在鲁国的原因之一。但是鲁国在国力上并不像在礼制上那么出色,尽管在春秋初期国力尚强,但到春秋中期后江河日下,最后沦为看人眼色行事的小国。

齐鲁的西南方向是宋国、陈国、杞国。宋国的始封君是商纣王的异母兄微子,国都在今天的河南商丘;虞舜的后裔胡公被封在陈国,都城在河南淮阳;夏朝的后裔东楼公被封在杞国,都城先是在河南杞县,后来迁到了山东安丘等地。这三个国家是周朝为了表示对前代王朝的敬意分封的,因此被称为“三恪”。其中,宋国地处豫鲁皖交界处,扼南北交通要道,力量最为强大。宋国在春秋初期力量尚强,之后一年不如一年了。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宋国成了列强争相控制的目标,多次成为春秋大战的战场。

东南地区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吴越两国。吴越两国一北一南,主体并非华夏族人。这一地区现在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但在春秋时期还是有待开发的荒野。经过春秋时期很长一段时间的开发,吴越两国在春秋晚期逐渐强大,开始登上春秋外交舞台。春秋末期的外交捭阖就聚焦在东南吴越之地。

除了这些外交主角,春秋时期还存在令人目不暇接、难以计数的小国。这些小国存在于列强缝隙之中,如应国、肥国、极国、共国、凡国、祭国、苏国、茅国、大荔、绵诸、介国、舒鸠、黄国、江国、弦国、厉国、须句、原国、西不羹、东不羹,等等。一长串的国家资料给后人提供了研究、猎奇的丰富资源。比如,除了燕国,还有南燕。南燕相传是由黄帝的后裔建立的,姞姓,领地在今天河南延津东北。在春秋初年,南燕也还上台“跑过龙套”。

如何记忆这些外交“角儿”呢?记住这些主要国家是理解春秋外交的基础。笔者草拟了一首打油诗,希望有助于读者的记忆:

自西向东百余国,

犬戎西秦与巴蜀。

晋卫郑虢护东周,

南楚北上随蔡地。

燕国在北连齐鲁,

西南三恪宋为大。

吴越争霸东南角,

小国存隙列强间。

做人难,做小国人更难。

一次,卫庄公蒯聩闲来无事,登城赏景。他望见远方有一处部族,问知是戎州。蒯聩就大大咧咧地说:“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下令消灭之。就这样,戎州被卫国消灭吞并了。这就是春秋时期小国命运的真实写照。

春秋时的外交力量格局是这样的:大致黄河下游开化程度最高,社会最为发达,黄河中游次之,长江中游又次之,长江上游、下游和黄河上游地区最不发达。因此处于黄河中下游的国家力量相对强大。《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最大者则为齐、晋、秦、楚四国。除了楚国,其他三国都在黄河流域。如果从今天的地域上讲,各国之中楚国最大,大约占据了天下的四分之一;晋国次之;齐国、秦国、吴国又次之;越国、燕国、宋国、鲁国再次之。

综合起来看,国力最强的是楚、晋、齐、秦四国,可以看作天下力量的“四极”。史载:“齐、晋、秦、楚,其在成周,甚微,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

列强划定各自势力范围,相互征伐。在各诸侯国势力范围内的小国,则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下,不是降为列强的附庸,就是沦为列强贵族的采邑。这些附庸和采邑最后都逐渐消亡,成为列强的领土。春秋时期是华夏大地国家数目急剧缩减的时代。比如,山东诸小国被齐国兼并,河北、山西诸小国被晋国吞并,江淮、汉水流域各小国被楚国所并,西北各小国被秦国吞并。吞并的速度在春秋后期越来越快,力量格局的对比也越来越悬殊。

也有一些小国因为列强追求均势的需要而侥幸存活下来。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管你用什么类似的词来形容春秋的兼并征伐都不为过。

随着天子衰落,诸侯列强兴起,周朝的天下变成了类似于“联合国+列强”的“无中央状态”格局。

东周王朝就是那个“联合国”,是天下名义上的管理机构。但它的权威来自大国的承认和配合。如果大国都像熊通那样不搭理周王室,那么周王室就什么都不是了。它更多的是起一个标志性作用。在以周朝为中心的世界中,中心、次中心、次外围、外围等层次是清楚的。在政治关系上,华夏民族形成中心区,是天下秩序的主要力量,与周王室的关系最明确,也最密切;在华夏之外的蛮夷地区是拱卫中心的次外围地区,它们受华夏文化影响,与政治中心形成时紧时松的关系;而不开化的荒凉地区的民族则处于最外层,与华夏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与政治中心之间只是偶然发生的关系。

这种格局类似于“同心圆”结构,圆心是周朝,各国按照血缘、地域和强弱的综合考虑环绕在圆心周围。

中心与外围的关系通过“联合国大会”——“四方民大和会”得到确认。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周公当时为在东方的洛水营建新的都市,把各地的诸侯召集到一起。“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在这次会上向各诸侯发表了著名的《康诰》。这也许是华夏各方国的第一次“联合国大会”

阳光下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今天的许多外交事物是与春秋外交相通的。

衰微的周王室虽然被渐渐抛弃,但它投射在历史深处的影子始终笼罩着春秋外交。

周朝的第一个长影子是它作为“圆心”的象征性作用始终存在。春秋各邦国都已自立,弱时不能指望周王室的支援,强时也不向周王室施舍,但周王朝依然具有各国盟主的影响。绝大多数国君至少对周天子还抱有一丝名义上的礼貌;春秋时期,人在祭祀祖先神灵的时候,还心存几分虔敬。春秋诸侯征伐如果能够得到周天子的授权或者赞同,仿佛就增了几分“师出有名”。这在春秋初期表现得比较突出。就像联合国安理会是全世界唯一有权采取包括军事在内的行动来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一样,周天子是对诸侯和蛮夷进行征伐的权力来源,天下的许多大事名义上还是需要向周天子汇报,听取意见。

周朝的第二个长影子是它制定的许多礼仪和制度依然被春秋邦交所遵守。尽管“礼崩乐坏”,但是春秋时国际交往间相互遵守的公约、礼仪都是发源于西周的。所谓的“周礼”为世人的言行树立了标准。鲁国的孔子甚至将春秋乱象和人民的困苦归结为没有严格遵守周礼,将“克己复礼”作为解救困局的良方和毕生追求。宋襄公在泓水之战还煞有其事地举起了仁义的大旗。

周朝的第三个长影子是体现在天下观念方面的。春秋各国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延续了西周的思想观念。西周的宗法分封、华夷观念和天下认识,使春秋诸侯在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上形成了“诸夏”的认同感。这就使得多数诸侯尽管在战场上打得死去活来,但还是认同为同一个民族。这种共同的思想观念使春秋走向战国,最终走向了统一。

共同的天下观念表现在中原和周边民族的关系上演绎了华夏族和少数民族的和平与战争。在“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认识支配下,诸夏各诸侯之间虽然宗法关系已经淡化,但在抵御外敌和对外征伐上的利益及行为却是一致的。各国“迁邢救卫”“救灾恤难”“迎逃送归”等扶持救助的事例也不胜枚举。诸侯普遍认为周朝的礼仪和制度只对诸夏诸侯国有效,对蛮夷外邦无效。

周朝的这些影子使得春秋外交是我们中国的外交,而不是现代的外交。

周朝的这些影子也有投射不到的地方。在那些地方,春秋外交突破明显。

第一个就是各诸侯国开始发展成为独立国家。诸侯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周天子主导的天下的组成部分,在内政上受到天子的制约,不能展开外交活动。但是王室东迁后,各国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它们不断地拓展领土,发展军队,独立决定自己的内政外交,根本不理睬周天子的约束。其中,许多诸侯国的疆域大小和政治独立性并不比现在欧盟框架下的欧洲国家来得少,这样的国家完全能够成为独立的外交主体。

第二个是“诸侯无外交”的禁忌被打破了。西周制度规定外交是天子的专属物。鲁隐公元年(前722)祭国国君出访鲁国。《春秋穀梁传·隐公元年》对此记载道:“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意思是说:周朝范围内的诸侯们,没有周天子的允许,是不能相互交往的。这可能是在史籍中最早出现的、明确的“外交”一词的记载。诸侯外交在这里是贬义的。因为外交是天子的特权,诸侯贸然交往就是僭越。但这并不妨碍诸侯国之间外交往来的现实存在。诸侯有外交,大夫更是进行外交活动的主要人员。春秋时,鲁国大夫就出使齐国十六次,去晋国展开了二十四次外交活动。

不管承认与否,春秋各国都接受了周朝的外交遗产。

在开章的最后,我们说个题外话:“春秋”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春秋”是因为孔子修订鲁国的《春秋》而得名。这《春秋》本是鲁国的国别史。

那时各个诸侯国都有记载时事、修编史书的传统。各国之间还互相通报消息。王朝和列国每发生一件大事,就像现代的新闻报道一样在天下传播。各国负责搜集资料和修史的人兼有今天记者、编辑,甚至是“狗仔队”的职责。每当天下发生“爆炸性新闻”时,“狗仔们”无不以抢到内幕消息为乐。专门的史官把这些事件、消息按照年月日忠实地记载下来。因为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因此史官们就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叫作“春秋”,作为一年四季记录的简称。因此各国都有《春秋》,但是只有鲁国的《春秋》保存到现在。这得归结于孔子的功劳了。

孔子修订的《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周王室东迁,到公元前470年越国灭亡吴国大规模战事告一段落,这段大约三百年的时间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风起,吹过页页书卷。从外交视觉阅读其间,将会别有一番认识和感悟。 O9naG9lr/ShKux+sOX5IZv8TyyZZ4LqdWCF52JcolCVxQ4CMfgC3qFk6M8u/S77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