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原始建筑
——巢穴分居

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大约有170万年。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晚上回到山洞里休息。这些山洞都是天然洞穴,所以现在也称这种居住方式为“穴居”。这样的洞穴在北京、辽宁、贵州等地都有发现,也证明了这是早期人类的普遍居住方式。

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后,我国广大地区进入原始社会晚期——氏族社会。这个时期的建筑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今,人们考古时发现了大量氏族社会时期建造的房屋遗址。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这些建筑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布于长江流域潮湿地区的干栏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干栏式建筑是一种底部架空、高出地面的房屋,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样式,不但可以防止野兽侵袭,还有利于通风、防潮,因此很适合在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的亚热带地区使用,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区。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目前遗址中发掘出的一处木架建筑遗址,长约23米,纵深约8米,据推测原来应是一个体积很大的干栏式建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姆渡人建造的房屋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建造的木结构房屋。榫卯是一种利用凹凸结合连接木构件的方式,凸出部分为榫(或榫头),凹进部分为卯(或榫眼、榫槽)。这种连接方式在我国古代一些家具和木制器械上经常用到。即使到了现代,家具中也常见这种结构方式。

▲梁枋檐柱(镊口鼓卯)

▲额枋檐(吞口鼓卯)

▲梁枋对卯(藕批搭掌、箫眼穿串)

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黄河流域遍布丰厚的黄土层,土质中含有石灰质,墙壁不易倒塌,很适合挖洞穴。因此,在黄土沟壁上挖穴而居是这一地区普遍的居住方式。随着原始人不断积累建造经验和技术,地面上的木骨泥墙房屋渐渐取代了窑洞式的穴居。原始社会晚期,黄河中游地区经历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房屋所呈现的建筑方式略有不同。

仰韶文化时期的氏族已经开始过定居的农耕生活。仰韶时期,房屋外形主要是长方形和圆形,房间已经隔离开来,墙体是木骨架上扎枝条再涂上泥做成的。室内通常立着几根木柱,用来支撑屋顶中部的重量。同时,屋顶上还设有排烟口,用来排除室内烧火的坑穴中产生的烟雾。在陕西西安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就属于这种建筑方式。半坡村遗址呈椭圆形,北面是墓地,南面是居住区,东北面是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房屋共有36间,分为两片区域,有一定的布局。

龙山文化时期,在半穴居的住房遗址中,出现了两个相连的套间。套间平面的分布就像一个“吕”字,分为内室和外室,由这种布置可见,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内室有烧火的地方,可以做饭和取暖用。外室还设有地窖,以贮藏生活物资,这说明人们开始有私人财产了。此时,建筑技术也有所进步,为了使室内看起来干净、明亮,地面上都涂抹了一层坚硬的白灰。其实,这种技术在仰韶时期就有所应用,真正得到推广却是在龙山时期,且是以人工烧制的石灰为原料的。另外,属于龙山文化的河南安阳后岗的房屋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山西襄汾陶寺村的房屋遗址的白灰墙面上出现了刻画的图案,这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室内装饰。

▲斗拱榫卯结构。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在原始社会,祭祀是原始人类非常重要的活动。因此在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祭坛、神庙这种向神表达敬意的建筑也很常见,比如浙江余姚的瑶山和汇观山发现了两座用土铸成的长方形祭坛,内蒙古和辽宁分别发现了三座用石头堆成的方形或圆形的祭坛。这些祭坛都位于山丘上,远离居住区,可能是几个部落共同用来祭祀天地神或农神的。

在辽宁西部建平与凌源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了一座神庙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神庙。据推测,神庙在修建时,先在原来的地基上挖好了室内地面,然后用木骨泥墙的方法建造了墙体和屋顶。神庙室内的墙面上还发现了由赭红(红褐色)间黄白色组成的几何图案装饰。原始先民们为了表达对神的虔敬之心,将装饰艺术与建筑形式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建筑艺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龙山文化时期,部落聚居区周围筑有土墙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土墙可以防御外敌入侵,提高防卫能力。由此可见,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出现,城市正在慢慢萌生。 Dcc/zMchV90IC2VrFw5s+lpXeHbZapDftgjh9u30YJQRp6MRQxpenw1rqGMV9G5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