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六、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原文】

宠利 毋居人前,德业 毋落人后;受享毋逾 外,修为 毋减分中。

【注释】

宠利: 指恩宠与利禄,引申为荣誉和财富。北宋·苏轼《谢应中制科启》:“在家者能孝而恭,在官者能廉而慎,临之以患难而能不变,邀之以宠利而能不回。” 德业: 指德行与功业。《后汉书·杨震列传》:“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 逾: 越过、超过、超越。 分: 范围、界限。 修为: 修,学习、培养。即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道德、涵养、造诣等。喻修行。

【释义】

荣誉与财富之事不要抢在他人前面,进德与修业之事不要落在他人后面;享受物质生活之事不要逾越本身的地位,品德修养之事不要降低自身应遵循的标准。

【浅析】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人莫不任。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大致可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遇到辛苦劳累的事情就抢先去做,遇到逸乐的事情则主动让给他人,正直诚谨、敦厚质朴,恪守礼仪而明察事理,这样的人行遍天下,都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另一种是遇到辛苦劳累的事情便苟且偷懒或借机躲避,遇到求得享乐的事情则会以献媚取悦之态恐落人后,行邪僻悖理之事而丝毫不拘谨,放纵自身的欲望而不检束,这样的人即使飞黄腾达,人们也没有不嫌弃他们的。两种心态的做人方式,是否有德尽在其中。“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如何做人,如何行路都是由自身把控,君子以心役物,小人以物役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劳累,但合乎情理且问心无愧的事情,获益相对较少,但符合道义的事情都要努力去做,有志操、修养的人不会因为贫穷与困苦而怠慢道义,这便是“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寓意所在。“利毋居前,德毋落后”,即在陶冶身心、涵养德行等方面要争在他人之前,在名利、荣誉、享受、安乐等方面要甘居人后。简而言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如此,乐观向上、恪守本分是一个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人)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孔融让梨”早已是家喻户晓。由此可见,古人对道德常识,特别是谦让的礼仪非常重视。“让梨”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刻,既包含了进德明善,又包含了修为立身。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世人日常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 tUxVmOEYwrrkkE2IDmkgKWV7lA2pyEjmpECCfypVvRiY3oDAeaHHA8M70jjnxY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