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得意回首 拂意莫停

【原文】

恩里 由来生害,故快意 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 处莫便放手。

【注释】

恩里: 指得到恩惠,蒙受好处。 快意: 指称心如意,心情舒畅。喻得意。宋·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拂心: 指违逆其心。喻事与愿违。东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纳拂心之至言者,所以无易方之惑也。”

【释义】

人生在得到恩惠的时候,这其中往往潜藏着祸根,所以在称心如意的时候更要保持头脑清醒,及早回头;人生在遭遇失败的时候,或有历尽反转成功在即,所以当事与愿违的时候切记不要轻易放弃,知难而退。

【浅析】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世事哪能尽如意,凡事只求半称心。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亦是一种修养。读一本好书,当读到津津有味的时候,却遗憾地读完了,可谓意犹未尽;而“人生难得相知心”,却常常盼而不来,世上之事多有美中不足或是略感遗憾,而且人生百年又能有多少愉心悦意之事?道理浅显,通俗易懂,既劝慰世人凡事要想开些,顺应自然;亦告诫人们“快意”与“拂心”总会伴随人生,所以要能保持“得意淡然,失意夷然”的心态,即顺心得意之时需要内敛,坦然处之;失意之时要镇定自若,切勿躁动。春秋末期的范蠡、秦末汉初的张良,都能在志得意满之时,保持头脑清醒,做到急流勇退。然而人们在称心如意之时,往往缺乏冷静,所以真正能够做到自我约束的人既懂得“忍痛苦之药石者,所以除伐命之疾”的道理,又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东晋王献之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既有娇气,又有锐气,但更多的是拂意、挫折和意志的磨炼,最终其所书之字力透纸背,炉火纯青,能与其父王羲之同被世人赞誉为“二王”,足见其功力与成就。这其中既有“纳拂心之至言者”而精进,又有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精神。

<快意回首,谦谨做人>: 晏婴(字仲,春秋时期人,史称“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做人宜当谦虚谨慎,诚恳朴实,知错就改以免造成人生路上不必要的损失。 AXx45L8MNn6UXTk7l3GARjGB0WOFjz2Ek2jJMLvdIngxH8kzCp7ZgkPOCu8prN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