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光学

13世纪,欧洲正在吸收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的光学知识。科林斯大主教威廉·冯·莫尔贝克(Wilhelm von Moerbeck)在1278年将阿尔·哈森关于抛物柱面镜的论文翻译成了拉丁文。1270年,他的一位朋友即图林根僧人维特洛(Witelo)或威特利奥(Vitellio),以阿尔·哈森的论文为基础写出了另外一本光学著作。虽然这本著作更不为人所知,但是其系统程度超过了阿尔·哈森的论文。维特洛指出星星会闪烁是因为空气的运动,并指出如果通过处于运动状态的水来观察星星,那么这种效果会进一步增强。他指出彩虹的形成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仅仅是因为反射,彩虹的产生是因为反射和折射叠加在一起。

中世纪从阿拉伯著作中汲取智慧的作家,包括大名鼎鼎的培根。他有光学方面的著作,曾被错误地认为是折射望远镜的发明者。毫无疑问,培根设想过设计一种仪器,使得人们通过眼睛就可以在极远的距离之外看到极小的文字。但培根并没有制作甚至都没有尝试制作过这样的仪器,人们以为他发明了望远镜,是因为对其作品中的部分内容翻译有误。

培根是中世纪最具智慧的人之一。他曾在牛津和巴黎接受过教育,之后在牛津担任教授而声名鹊起。他公开蔑视经院哲学和教会人士中存在的不道德,因此被控诉为异教邪端,并遭到了监禁。他在牛津的监牢中发出了对实验科学的呼吁,并说服了他的老朋友克雷芒教皇四世(Pope Clement IV)。但是培根的思想超越了其所处的时代,在当时并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他在巴黎遭到了第二次监禁,且长达10年之久。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政治和思想上的专制,使得这位伟大人物的天资无处发挥。 9o5o92XDYyhhOUO5lF/3nlOZKyiOllLeJNXIVIeIM4u0tHBbvAbnTlY8NqLNy8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